赵宝刚不拍《奋斗2》是明智之举?(图)

标签:
赵宝刚石康奋斗娱乐 |
分类: 娱乐八卦类第一娱乐视角 |
谁都不想把一世英名砸在自己的手里,一项享有盛赞的赵宝刚也不例外。所以当赵宝刚说出不再参与拍摄《奋斗2》的时候,一点都不感到意外。相反我认为这是“权宜之计”,能在大家的高度认同声下选择“急流勇退”是明智之举。
《奋斗》与其说是一部青春励志剧,不如说是一部青春乌托邦剧。拿现实生有活的平淡无奇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对比,自然种以卵击石的错觉。揉揉眼睛都不敢承认现实与故事差距咋就这么大。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乌托邦式的爱情世界,在那里我们是绝对的主角。而《奋斗》恰恰迎合了年轻人的这种心理:有艳遇,而且都不失时机的得到过。《奋斗》中的情感已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感情游戏,它更喜欢有第三者的插足。亲情、友情、爱情全都闷在一个锅里炖,最后整出一个堂而皇之的主题--奋斗。我觉的《奋斗》改叫《第三只脚》更为贴切。
《奋斗》如果非要整个80后必看电视剧的帽子,我反倒觉得这个帽子有点大,挡眼睛了。她喜欢他他又喜欢她的剧情模式和刻意堆砌模仿的台词,让人觉着整个电视剧显得有点做作。
《奋斗》要拍续集,石康过嘴瘾喊出的1000万泡汤后,终于找到了300万的台阶下。《奋斗》几近完美的结局又要出多少只脚的是非是非。这部80后必看电视剧《奋斗》,不否认他是近几年来难得的精品,在大张旗鼓的宣扬要拍续集的同时,带给我们又有多少期待?80后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追捧呢?无论是再掀热潮,还有走下坡路。有些问题不得不想问,且看本人的“可能性分析”:
疑问一:植入式广告策略观众买不买单?强行在电视剧中插入广告,无异于强奸民意。我们看到了在《奋斗1》中,已经刻意加进了很多广告。演员也动不动来点广告。这些广告来的很实惠,无孔不入,让人不厌其烦。电视剧中刻意的加入这些广告产品,让人难以忍受电视剧商业化带来的过敏刺激。于是我们开始怀疑电视剧剧本创作的纯粹性。
疑问二:赵宝刚和石康能否再续“前缘”?优秀的电视剧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出色的导演,《奋斗》亦不例外。《奋斗》火了,石康从风险投资到广告营销上一轮轮炒作,借助中国最大的网络营销平台--新浪博客,已经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这种过于商业化的热炒大背景下,导演赵宝刚是否会因为观众过高的期待而不愿接受呢?到今天来看这已经成为了可能
疑问三:续拍能否摆脱走下坡路的魔咒?但凡有点名气的电视剧作品,续拍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美剧《越狱》一季不如一季,便是最好的例证。续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起点不同,观众的需求不同。《奋斗》能否再掀收视狂潮,应该在剧本创作和影视表演上下足功夫,不应是空头支票式的广告轰炸。
疑问四:故事情节会不会落入俗套?电视剧都在力争80后这一制高点,得80后者得天下。《奋斗》能否留住回头客,关键在于电视创作的精益求精。如果一味的为迎合而粗制滥造,或许真的辱没优秀编剧的一世英名。
传奇“李小龙”首秀为何被指下作?(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939f10100bf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