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温馨雅兰
温馨雅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367
  • 关注人气:2,2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换前后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2021-04-09 15:03:31)
标签:

我在雨中等你

教育

文化

在我离开你之前

连载

分类: 苦禅·道生

一个作家的隐秘世界                      一个人物姓名消失的当代

一个教育家的诟病羁思                    一本以狗的视角探知人类的书

《在我离开你之前》——值得你拥有

 

《在我离开你之前》

享有著权严禁刊载转载侵权必究! 

雅兰·

 

                  ——感谢你,给我这种方式!也只有这样,我们彼此才能永远在一起……



交换前后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十六:交换前后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又要给学生上课了。这一周,你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我身上。而那几个问题学生,多少也是让你操心的。

上学期开学不久,有个刚来的男生,上课时,他的思想总是不集中。他的手,不是在扣鼻屎,就是伸在嘴巴里掏牙齿。他的眼睛。也会时不时的在东张西望。你提醒他多次,他不但不改正,还故意影响旁边的同学。他的行为,让你头疼,因为你已纠正过类似的学生。即便是杀鸡儆猴,你也以为同样的情况,不会在学生身上发生了。没料到,半学期没到,又有一个男生来了。男生的爸爸,是当官的。

官是什么?官,就是他一人在上,其他人都在下。凡是他认为的,多半都是真理或不可违背。这位官,就认为,自己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他容不得别人说,男生有问题。男生在爸爸眼里,是完美的。

有过之前跟家长沟通方面的难缠,你尽量减少困难的产生。为了避免尴尬,放学时,你让当官的先带男生回家。临走时,你对男生说,让男生妈妈在方便的情况下,与你联系。

男生到学校之前,已经流转过好几个学校了。转来转去,都没有定性。

根,缺乏稳定因素,生存,也就难以继续。

你经常跟学生开玩笑地说,你们不要将自己当成人,虽然你们都是人,你们要把自己都当成植物,树,一棵小树苗。树的存活,需要什么条件?学生三三两两地回答,需要泥土。你笑,再问,需要泥土就行了吗?这下,回答的学生少了。

你望着学生,语重心长地说,仅有泥土,还不行。泥土只能使小树苗,稳妥地扎根,一颗小树苗的成长,还需要空气,水和阳光,这些都具备了,一颗小树苗才能茁壮地成长。你们就跟小树苗一样,你们都要长大。所以说,你们都是小树苗。学生听后,心里自然是开开心心的。

那个上课思想走神的男生,在你眼里,就是一颗根系不稳定的小树苗。他需要多方面的帮助,才能重新改过。第二天中午,男生的妈妈,拨打了你的手机。她的态度,跟她爱人不一样。她一点都不护短。

在了解了情况后,她首先跟你说对不起。接着,非常诚恳客观地剖析了孩子的问题,这样的家长较之前辞退的家长素质要高。她有明晰的心境,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沟通的过程中,她有个愿望,那就是联系一所偏远地区的学校,在那所学校里,物色一个家庭贫困的孩子,越贫困越好,然后,让自己的孩子住到贫困家庭里,跟乡村孩子一道吃住,一道上学放学,让他过着贫困孩子的生活,这就跟电视上经常播出的变形记差不多。

她跟你说得看似轻松,你听来却有些沉重,站在老师的角度,你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但从社会角度,你是不赞成的。

城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丰足的物质条件。偏远地方的孩子,则相反。你是几乎不看电视的,现在电视上的节目,不是装疯,就是卖傻,还有造假的,我都不能急了。有次闲来无事,你就拿起遥控器对准电视,银屏上出现的,是那个著名的相亲节目。你将选择停留在那个频道,不是为了看那些假面美女和弱智帅哥,而是你在看那个主持人。

我记得,你有个朋友与那个主持人是同事,朋友与你相聚时,也能跟你说一些主持人的私下之事,还有电视台里其他的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事。那些事,你都没有向外透露。有时你高兴了,就会摸着我的头,跟我说一些。

你跟我说,是最好的了,我也会替那些主持人保密的。那次你看电视,我也在,家里电视很少打开,我可不能错过那个难得的机会。电视上的内容,是城里的孩子与乡下的孩子互换。城里的孩子到乡下,乡下的孩子去城里,他们只保留自己的姓名,其他的一切都交换。

被换到乡下的城里孩子,多是问题孩子。他们在城里,不好好学习,想尽办法做着违背常理的事,逃学,上网,抽烟。他们也都处在叛逆期,如果父母配合学校老师,对他们加以管教,他们会以更加的顽劣,来和父母进行抗争。离家出走的,甚至还有以跳楼自杀,来威胁的。种种超越区域的折磨,让父母筋疲力尽。万不得已,父母将他们送到乡下,进行重新塑造。

一段时间过去,城里孩子从乡下的困苦中,得到了顿悟。他们懂得了,什么叫做来之不易,也懂得了该如何去珍惜。待他们回到城里,彷佛真的就是一个全新少年,从思想意识到外在行为,与以前,都有区别。

这种改变,就是一种质的蜕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在方向迷失时,身边亲友有必要帮助他们去进行辨别,就像你前面说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树苗。小树苗成长,需要必备的因素和条件,孩子也是这样。

城里孩子得到改变,你是支持的,但你以一个作家为原点,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考虑,你是不支持乡下孩子去到城里的。是呀,一个没有鞋穿的赤脚少年,爸爸几乎失明,还瘸了一条腿,爷爷从山上摔下瘫痪在床,年近八十岁的奶奶,整天就像一只超级大虾佝偻着背,一家老小的生活及繁杂事物,几乎都是奶奶在操持着。

乡下孩子,有时夜里,突然从床上坐起,他害怕奶奶会在睡梦里永远醒不来。他的妈妈,那个精神失常的外乡女人,曾经就像一条遭人唾弃的流浪狗,村里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又流落至此了多长时间。在他上学不久,他的妈妈又走了。同样的,村里没人知道,她是何时离开的,又去向哪里。

奶奶从山上打柴回来,他还没有放学,他的学校,要翻几个山头才能到。每天,天没亮,他就起床了,等到放学再回家,已是山里家家户户闭门时。

一天,他放学回家,再也没见到那个蜷在猪圈里的女人,那个头上爬满虱子浑身恶臭的女人。

他没有嫌弃过那个女人。虽然,那个女人拿石头砸过他,还拽住他的衣领,将他小小的头颅,摁进水桶里。不管那个女人做过什么,他都没有用树枝还击过。

猪圈周围没有人时,他悄悄地跑过去,趴在土摞上,轻轻喊上一声妈妈。他在困苦中,艰难地生存着。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亲人。他们也都在努力地支撑着自己,一家人,都活在风雨飘摇中。

这样的孩子,到了城里,彷佛来到了天庭之上。他从没尝过巧克力的滋味,从生下来,到现在,都没有用过空调。他不知道羽绒衫有多温暖,他也没有在柔软的席梦思上,做过甜美的梦。

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真的,好似他接触到的,是另一个世界。

他穿上耐克运动鞋,走在光坦的马路上。他与新新人类,一道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每天放学,再也不用穿着草鞋,举着火把,翻过几座难以攀越的山崖。来接他的,是城里孩子的爸爸。也是他的临时爸爸。

临时爸爸开着汽车,早早等在学校门口。有时,并不急于回家。城里饭店里的美食,真的就跟传说似的。菜名,取得也都跟仙女一样。

交换的时间到了,他不得不从神仙的天堂生活,回到地狱。

所谓地狱,是我说的,不是你说的。我说地狱,也是拿他的生活,和城里孩子相互做的比较。就像你说我,那些流浪狗的生活,是不能跟我比的。

他结束了城里的生活。走之前,他的临时爸爸,为他买了很多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还为他的亲人,也买了很多衣物。不管临时爸爸为他做了多少,都不能改变他,及他的亲人的命运。

交换前后鲜明而强烈的对比,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在他即将踏上回家的路时,他的眼泪,大朵大朵地顺着脸颊滑落。他的神情,显示着他的内心,迷惘交织着疑惑,就像将来的路,他不知如何向前走。

看到这里,你的眼睛,也潮湿了。我的泪水,也快要流下来。

我抬头看看你,想要安慰你,可我无法用语言传递给你。我用爪子挠了挠你,然后,将身体的后半身,蜷在你的脚上。那次看电视,是我离开你之前,我们唯一的一次共同看电视的经历。

那次看过电视后,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关上电视,你抱着我坐在沙发上,你陷入沉思。电视关上好一会了,孩子流泪的那双眼睛就像投影机上的镜头,不停地闪现在你的脑海里。

沉思的结果,你认为电视台的目的明确,非常能切入社会存在的很多问题,城里的,乡村里,由孩子的教育延伸到社会方面,问题终究归结到孩子身上,教育以及当前的社会问题,电视台没有挖,当然,这不是电视台所能解决的,也不是那档节目策划的宗旨。

但对于乡下孩子,生存状态的骤变,是残酷的。一个心智还没有成熟的孩子,犹如一棵不知劲风的小草,在经历着狂风暴雨。举足无措时,他该如何是好?

你不知道,电视台有没有在节目录制后,为乡下孩子,专门配备了心理咨询师。你认为巨大的反差和颠覆,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乡下孩子。

因此,你不赞成那个妈妈,将上课走神的孩子,送到偏僻的山区,或是乡村。

你跟那个妈妈说,孩子问题,多半是家长问题。家长在孩子面前,所做的一点一滴,都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着孩子。有问题,解决问题,不要等问题聚集在一起,然后,将孩子往外推。你的话,说得较为直接。面对学生,你说不出任何违心的话语。

你让她三思而后行。看孩子,不能看问题的纠结,而要看孩子的久远。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什么样的树,就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和对待孩子。不要待树已长成,再去吃后悔药。

世上任何,都没有回头路可走。

你建议男生妈妈,可以将男生送到偏远地区,去体验生活。但不一定非得要跟变形记一样,将自己孩子和贫困生互换。你跟家长再次强调,她需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别人的孩子。

男生妈妈让你推荐,若能有适合的地方,能否由学校出面,组织几个孩子一道去。这样,既能照顾好到个别孩子心理,又能让大家参与到群体里面去。你跟男生妈妈说,得看学校的计划,还有学生学习的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如果能实行,是最好。

 

************************************************************

《在我离开你之前》,以狗的视角打开人类的世界。

(写作灵感来自于美国著名作家加思·斯坦的长篇小说《我在雨中等你》)

从寻找出发。字字句句,溢满深情。

当狗成为了叙述的主角,人类便自觉往后退却。

(性灵里的善得到推崇,是一种在。有。人性中的恶被隐匿,或被消失,是一种失。无)。而作者遭遇现实是残酷的:人,在。有;狗,失。无。

人类退却,便淡化称谓。所以,文字里的人物都没有姓名。同时,也在隐喻人类存在的状态。

 

整篇文字在回忆里进行,逐步游历于文学和教育之间。并通过小我的思考,轻叩着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引发读者去思考:有与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