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德莱尔:一朵颓废时代的恶之花

(2007-02-25 12:50:07)
分类: 旁敲·侧击
 波德莱尔:
       一朵颓废时代的恶之花
 
 
    夏尔·波德莱尔,法国著名诗人,现代派诗歌先驱,象征主义文学鼻祖,其代表作《恶之花》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的诗集之一。

    波德莱尔1821年出生于巴黎,父亲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开明人士,在诗歌和绘画方面颇具才华,常给儿子讲述各类神奇逸事,并到处带他浏览和欣赏艺术作品,使波德莱尔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六岁那年,父亲离世,次年,母亲改嫁他人。家庭遭遇的巨大变故,使小波德莱尔的心灵从此蒙上了一层阴翳,产生了永远孤独的命运感。

    波德莱尔的继父是一个严肃而正统的军人,一心想把波德莱尔培养成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场中人。波德莱尔无法忍受这种束缚,与继父长期不和。他在巴黎路易大帝中学就读时成绩优异,也就在这个时期,波德莱尔开始显现出诗歌等方面的才能,但他的诗作却不为老师所认同,老师认为他的诗中有一些与他年龄不符的不健康因素。1939年,波德莱尔因不安分守纪,被学校除名。同年转入另一所学校就读。后来虽然勉强通过了中学毕业会考,但没有继续升学,而是走向了社会,他结识了一批文学界的朋友,并为一家报纸供稿。次年,继父强行将波德莱尔送至一艘前往印度的船上,希望疾苦的航行能够改造波德莱尔,但波德莱尔在航行的中途折返巴黎。回巴黎后开始与作家圣伯父、戈蒂耶、雨果以及女演员让娜·杜瓦尔交往,写出了后来收录在《恶之花》中部分的诗篇。1851年,他以《冥府》为题发表了十一首诗,四年后又一《恶之花》为总题发表了十八首诗。1857年,他把《冥府》和《恶之花》合在一起,另加了数十首诗出版,取名为《恶之花》。

    《恶之花》因其大胆直率怪异的思想和超前的理念触怒了保守势力,结果招致了一场激烈的围攻。波德莱尔被指控为伤风败俗,亵渎宗教,最终被送上了法庭。法庭处以他三百法郎的罚款,并勒令其删除六首“淫诗”。法国文坛对此看法不一,但仅少数人立场坚定地站在波德莱尔的一边,其中包括文豪雨果,他曾写信给波德莱尔,盛赞《恶之花》。四年后,《恶之花》新增了三十五首诗再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十二月,波德莱尔被提名为法兰西院士候选人,但他拒绝了这一荣誉。

    波德莱尔对艺术尤其是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的艺术评论《1845年的沙龙》以新颖的观点和精辟的分析震动了评论界。后来,他又陆续发表了《1846年的沙龙》、《1859年的沙龙》、《浪漫派的艺术》、《美学探索》、《人造天堂》等作品,并写了不少散文诗,还翻译了爱伦·坡的五卷作品,模仿爱伦·坡的《旁注》的形式和主题,以“火箭”、“卫生”为小标题,写了许多随想式的文字,后来又以同样的形式写了《我心赤裸》。波德莱尔逝世后,这些文字又被人们以《私密日记》为总题发表。《我心赤裸》形式简单,但内容广泛,其中既有对人对事的记录,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评论,当然更多的是剖析自己的内心。

    波德莱尔晚年在文坛上功成名就,陆续出版了《人造天堂》、《小散文诗》和散文诗《巴黎的忧郁》,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和精神上的宁静。1862年底,刚刚买断他版权的出版商马拉西斯破产,使他更陷入困境。他打算去比利时,考察那里的艺术画廊,然后写一本关于艺术的书,但一直拖到1864年4月才动身。到比利时不久,他发现比利时比法国更令人难以忍受。他以轻松的笔调和讽刺的口吻写了一些短诗,嘲笑比利时的狭隘、闭塞和缺乏个性。这些诗后来以《比利时讽刺集》为题发表。波德莱尔在比利时期间还收集了许多剪报,作大量的笔记,准备写一本关于比利时的书。他的书名犹豫再三,后来决定用《可怜的比利时》。由于身体急剧恶化,这本书也没有完成。波德莱尔在比利时做了一些讲座,但很不成功,这使他觉得受到了侮辱。最糟的是,他这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1866年,他在比利时参观教堂时突然失语,半身不遂。1867年8月31日,波德莱尔病逝,享年46岁。

    波德莱尔的一生是充满矛盾痛苦反抗和颓废的一生,但他并不是一个颓废的诗人,而只是产生于一个颓废时代的诗人。他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愤怒与鄙夷,并向往与追求着光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与春节无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