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2022-04-07 20:21:08)
标签:

成都

洗面桥街

黄风铃花

浆洗街

洗面桥文化广场

分类: 生活在四川
成都的花、街与人
——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2022-3.27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故事一——洗面桥上看花  
每次走在成都的大街上,我总能遇到惊喜。三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计划好了去川博看展,然后,第二天去洗面桥街看黄风铃花。
我的路线是在衣冠庙地铁站下车,然后,步行去找。在没看到黄风铃花之前,我就看到了这个管道井,预示着我走对路线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看,这分明是黄风铃花嘛!

  洗面桥街两旁种植的都是黄风铃花,花前几天已全部开放,我去的时候已开始落花,还好,依然很好看。在这黄风铃花相拥的大街上开车或行走,一定都是挺美的!

这条街挺宽,车来车往,匆忙的人们很少有如我一般,停下来看花的,可能是我少见多怪吧!不过,这真的是我第一次在大街上看到这么多盛开的黄风铃花(在学校算是人生第一次看到此花吧)。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我站在街口,
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如果我那样做,既影响他人行走,又危险。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突然想起网上说在洗面桥上看风铃花更好看。于是,我又开始寻找洗面桥。在寻找的过程中,我又遇到了惊喜,他们的故事一会儿再讲。  

总之,沿着这条街,一直向前走,我顺利地找到了洗面桥,就是那个人行天桥。站在桥上看花,确实“巴适”,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看,两侧各三车道,街道够宽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这次,可以尽情地拍了,就看拍摄水平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站在桥上,我突然发现桥的前后街道名字竟然不一样?一侧是洗面桥街,转身看则是浆洗街!浆洗街又会有什么故事呢?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当时站在桥上,我并不知道,稍后我会走到另一条文化老街——黉门街。

洗面我想到了洗脸,浆洗我想到了洗衣服。倒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后来,我在网上看到平叔的一篇文章说,当时的洗面街和浆洗街非常狭窄,宽度只有15米解放后,经过改造,尤其最近几年的改造,已是今非昔比了。尤其这两旁的黄风铃花,太好看了。不仅我这个外地人为之兴奋,赶来拍照。也有当地人,特地来拍照。一对儿在这里住的老夫妻有趣地问我,这叫什么花呀?他们住这里多年了,却并不知道这叫什么花,只是叫它们黄花。哈哈哈!

浆洗街、洗面桥街南北相连,从清代中叶起,这里就是皮革手工业者聚集的地方,而制革要用硝,还要有‘浆洗’这道工序,浆洗街由此得名。关于洗面桥,有两个传说,一个是相传清成都知府出巡至此,见桥旁乞丐成群,蓬头垢面,肮脏不堪,实在不堪入目,即传话命乞丐去桥下河边洗脸,此桥从此叫洗面桥,街道也就成了洗面桥街。

另外,还有另一种说法:东汉24年冬,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于吴军之手,身首异地。刘备闻之,悲痛不已,只能将关羽的衣冠迎回成都,在城南建立了衣冠庙以示纪念。每次刘备去祭拜,都会在庙前的小河中洗去脸上的尘土,以示对结义兄弟的尊重。河上有座桥,取名洗面桥,也就有了洗面桥街。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上人行天桥的时候,我还看到了这个街牌,更有意思。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看这个介绍,还是挺感人的。下次去武侯祠,也要去杨升庵故居看看啊。再细细逛逛附近这里。

故事二——走进洗面桥文化广场
回过头来再说说我上桥看风铃花之前发生的故事。过了我拍照的十字路口,沿着洗面桥街刚走不远,我就发现树丛里有一尊铜像,马上走了进去。这里不仅有坐像,不远处还有一匹战马,对面是一堵文化墙,还有武侯祠几个字。
后来知道这里是“洗面桥文化广场”。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这是个不大的休闲广场,那匹青铜马,高1.8米,是刘备的坐骑。鞍前还插着一柄宝剑,这是我印象最深的,十分威武。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这里还有一堵青石浮雕艺术墙,长38米,高3.5米,雕刻出一幅从古万里桥——武侯祠——洗面桥——衣冠庙及刘备率部下来此的情景。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因为两侧浓郁的植被,这堵艺术墙我看的不是很清楚。只注意到了突出的马匹。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这里的重点应该是刘备的这尊雕像。一开始不知道是谁,看完衣冠庙介绍,知道这应该是刘备洗脸的动作。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在衣冠庙地铁站下车就觉得好像应该有点什么故事,在地铁站回了几次头,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的。结果,在这里找到答案了。看完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衣冠庙了。但是,名字犹在,庙已不再。不过,我倒是喜欢这个街牌,让我们记住属于这个城市的历史。
故事三——遇到在街上认真做十字绣鞋垫的英婆婆
故事发生的太快,还没从衣冠庙的故事中走出来,紧挨着那个大石头出口,我就看到了一堆美丽的鞋垫,然后看到一个大娘坐在那里安静地、认真地一针一针地缝着十字绣的鞋垫。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看着这双手,就想起了我的妈妈。老人家比我妈妈小一岁。这是劳动人民的手。劳动的手都是这样,而且是一双巧手。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成都的花、街与人——黄风铃花+洗面桥街与浆洗街+英婆婆
我也喜欢这个正在绣的,可惜没绣好呢!
这些鞋垫买了也是不舍得垫的,所以,一开始并没想买。在和英婆婆攀谈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妈妈。老人家说,只要不下雨,她每天都到这里来。我不想说这个价格怎么样,反正我认为自己能接受,就买了。材料没有多少钱,老人的劳动最值钱。下次去武侯祠,再去那里看看。
     不知道成都人是否都知道这条老街,我这个外地人就这么懵懵懂懂地闯去了,而且印象深刻。那里的花,那里的街,那里的人。

精读链接:
平叔闲谭《 浆洗街洗面桥上话今昔》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5590245
成都市洗面桥街的四十年,反差巨大,恍若百年这就是所谓的爆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328867251206109&wfr=spider&for=p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