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新西兰——五年的等待
标签:
新西兰奥克兰重返马努考 |
分类: 走近新西兰 |
重返新西兰——五年的等待
2017.12.26--2018.1.7

(儿子住处对面的房子)
一直都不太确认,这辈子还能否重返新西兰?同时,又禁不住一次次地设想重返新西兰的情景,而且每当想起它,还竟会热泪盈眶!
新西兰于我与他人不同,那里留下了我的脚印,也承载了我的眼泪,更给了我新的人生领悟。新西兰于我,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命运总是弄人。经过几年的徘徊、试探、忍耐,儿子最终还是与一个同龄的朋友踏上了我心目中的“神奇的土地”,开始了他全新的人生。
而我也因儿子的机缘,真的重返新西兰!
一晃,重返的时光已将近一年,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无论是6年前还是一年前。
也许是儿子在那里,也许是不再陌生,也许是心愿达成,再一次踏上新西兰的土地并没有预先设想的那样热泪盈眶,倒是感觉到很随意。一下飞机,热闹的场景打破了所有的预想。
这一定是我的错觉,但一落地我确实感到了极大的不同。
初到奥克兰机场是6年前10月的一个凌晨5、6点钟(奥克兰时间),天刚蒙蒙亮,机场人不多,到处是不熟悉的声音和面孔。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我来说,多少有些紧张。我仍清晰地记得一名警察,领着一条大狗,应该是缉毒犬,从我身边慢慢走过,我本身就怕狗。我当时是从这里转机去达尼丁,办好手续后,我独自拉着拉杆箱,在夜幕中匆匆走过通往国内机场的室外通道,因为时间很充足,我选择走着去国内候机大厅,顺便感受一下新西兰的空气,当时嗅到的是微微的湿气和寒意。一切都是如此陌生和安静。
虽然都是乘坐的南航班机,6年前是从北京下午3点多起飞,这次是凌晨从广州飞,到达奥克兰的时间是下午4点多钟。下了飞机,一出机场,扑面而来的竟是足足的中国风,所有标识都是英汉双语的,犹如在国内机场穿行,根本没有陌生感。出关的时候,还有一位英俊潇洒的老先生(中国人)为我们提供建议,汉语服务呀!出海关后,我更是蒙了!这哪里还是我记忆中清冷的奥克兰机场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如此热闹,而且好像觉得变大了好多,还看到了咨询处,当然,那里的工作人员就有一位华人女子,交流绝无障碍。在熙攘的人群中,根本不会有时间和空间伤感,那眼泪也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打听好汽车站,一出门,赶紧脱下棉靴和棉服,一回头,看到一位新西兰男人好奇然而友善地笑了,我是从寒冷的北半球来到热烈的南半球呀!不费吹灰之力来到车站候车。这站台显得很寂寞,只有我一人上车,司机是毛利人,又黑又胖,但为人非常和善。当我要下车时,因为没有看到接我的人,他关切地问我,确认是118号不是180号?我当然确认,但是,也确认没看到儿子。事实是儿子已提前半小时到了车站,由于行进方向的原因,我们恰好位于90度角的位置,哈哈,遥遥相望,终于见到了儿子。这次是亲人来接,感觉就是不同。应该说没有6年前的忐忑。虽然,儿子的方向感差,经过打听我们一同回到了他的家,但仍然很坦然。
6年前,我在奥克兰市区呆了3天3夜,满眼看到的的是奥克兰的城市景象。而这次则来到了奥克兰的南区马努考,感受乡村的景象。
在新西兰生活了1年,没看到过哪里不干净,这次却看到了马努考的“脏乱差”,之所以如此说,是我在道边竟然也看到了饮料瓶,可乐罐等等,当然这在奥克兰市区是绝对不会有的。马努考位于奥克兰以南,中东人、印度人比较多,貌似卫生要差些。
为了儿子的雅思考试,我们两个去踩点。一下火车,我们就找不到方向了,终于经过打听来到了皇后大街上。心里笃信绝对熟悉的大街,好像又陌生起来,首先,方向感已丧失。怎么也回想不起当年是怎么在皇后大街上游荡的了。今年初,整个大街都在维修,好多门牌号都被遮挡了,虽然手里拿着手机导航,还是一次次错过了转弯的路径。和儿子两人都非常确认的是一定必须左转,于是,感觉再也不能继续往前走了,果断左转,进入的完全是一条背街,短而且“险”,刚转过去,转眼便是一条极陡的小街,两人都不想走回头路,决定勇往直前——爬上去!我只是感到了腿累,殊不知儿子竟然有恐高症!虽然快速地跑在了我的前面,但马上找到一个门口停下,不敢往下看,大口喘着气,这才知道从小胆量不小的儿子变成了恐高症,而因为恐高不敢带儿子爬高的我现在竟然恐高症自愈了。爬上陡峭的小街,特意记下它的名字——利物浦路(Liverpool
Road)。还没等缓过神来,一抬眼,考试中心即在眼前。稍作休整,重新往回走。这绝对不是我们要走的路线,所有,从另一侧重新绕到皇后大街。
慢慢记忆回到了脑海,看到了熟悉的市中心广场和那座奥克兰最早的地标——钟楼,这里也是儿子要转弯的地标。
到此为止,行走路线完全搞明白了。
儿子胃有些不舒服,于是坐在街上的长条椅上休息。我因为早饭吃的少,有些饿,于是拿出昨天剩的一片面包开始吃。新西兰鸟儿的鼻子就是好使,马上一只小小鸟飞了过来,我马上把口袋中的面包渣倒在地上,小鸟仔细地把面包渣啄得一点不剩,干干净净。儿子也在有趣地看着。一片面包很快就吃完了,小鸟也飞走了,哪知它又带回了一只同类和一只海鸥。真遗憾!没有面包了,3只鸟儿在我面前晃了一会儿,无奈地飞走了。
翻看6年前的照片,当年我是看鸽子啄食。
6年前本可以参观这个博物馆,因为对外国人收取门票,NZ$20,心里舍不得那钱,就没进去。这次是一定要看的,门票涨了5纽币。门口售票的女孩看到儿子拿的学生卡,认为他已经呆了半年了,竟然免票!奥克兰博物馆真的很棒,但也确实看不太懂,里面有好多内容,有自然史和人文历史,有战争馆,更有国际馆。我在这里再一次看到埃及的木乃伊!仍然没有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6年前在博物馆的草坪上走过一遭,显得过于自信。竟把儿子带离了正确方位,越走越远!再一次查看地图,终于找对方位,一块大牌子却挡住去路——封路维修!可怜两人的脚丫子都开始疼了,还得坚持往回走。
这时,迎面来了一对儿新西兰老夫妇,告诉我们下面可以过去,到城里,牌子的指示有误!而且老太太用蓝色的粉笔已画好了箭头。
我和儿子迟疑地原路返回,再一次来到我们到过的台阶处,正在犹豫!哇!蓝色粉笔画的箭头,还是迟疑地走下长长的台阶,下面好似是一个小区,台阶的尽头看到了一个门洞,出去便是大马路,真的出来了。
一看地图,往前再一走,竟然看到了琳达工作的美术馆,当年我就在那里住了3天3夜呀!
我们从海关街很快走到了火车站,坐车回家,踩点任务圆满结束。
2017.12.26--2018.1.7

(儿子住处对面的房子)
奥克兰机场变了
感受奥克兰之城乡差距
重走皇后大街
大街上发呆
前一篇:2018读书报告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