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小说随笔——《闲聊宦子塌》(2011.9.2-3)
《闲聊宦子塌》是方方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作品,但我却不以为然。也许正如巴尔扎克说过的"艺术家自己特别珍惜的作品却总是最拙劣的","因为他们和心目中理想的形象久久相处,体会过深,反而难以表达了"。
读的时候感到没有动力,有点儿心烦,感觉作品比较松散。
先说说这个题目。据说是某个朝代一个湖南商人,撑船从长江入荆河。船上装满瓦罐子,天黑了,于是把船在湾里,把竹蒿插入水兜儿里固定船。第二天,商人抽蒿,发现竹蒿发青,尖尖处冒出几片叶子,大惊失色。连人带船一起翻到河里,大喊这里风水不好。举家迁到河边的小岗上,起名“罐子岗”。果然,儿孙们后来在朝中成了宦官,回乡省亲,把“罐子岗”改成“宦子岗”。随着时间的推移,宦子岗已经凹下去了。一日胡家秀才长叹:“何处宦子岗,惟见宦子塌”,由此,宦子塌就叫开了,直到今天。
再说说这里的称谓,这可与我们平时称呼家人决定的不一样。他们叫妈妈为姆妈,像上海人;叫爸爸为伯,而且要加上排行,如三伯等;爷爷叫爹爹,要差了辈儿了;最奇怪的是称呼奶奶为妑妑,而且我不确定怎么读音,到辞海、词源里居然没找到这个字,奇了。
最后,我们来捋顺一下人物。
胡幺爹爹是“方圆百里内最有名的歌师傅……尤其孝歌唱得好”(我只知道哭丧,不知道孝歌)。年轻时爱恋上雀儿豆+刂(楼)的云仙姑娘。当时有谚语说:“女比不过云仙,男斗不过幺伢”。但由于误会,胡幺爹爹没听完云仙的歌就走了,他以为云仙嫌贫爱富,而云仙的最后一句为偏偏爱上“种田郎”。阴错阳差,云仙还是嫁到了宦子塌的油坊秦水货家。几年不生育,受到公婆虐待。后来,与胡幺爹爹暗度陈仓,使秦家人丁兴旺,自然云仙也成了秦家妑妑。他们的大儿为村长,孙子喜贵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秦家妑妑去世后,胡幺爹爹为她唱了三天孝歌,竟累病了。胡幺爹爹就这么远远地看着他的儿子们长大。
田七爹爹原本是红军,成了改组派,被软禁,听说要被枪毙,吓得逃跑了。回乡后,便不敢讲这段历史,称自己是国民党的一个勤务兵,受到人们的奚落。一日,听喜贵说要来人采访红军,他也进城,竟见到了他的范队长,二老相认,激动不已,但当说起改组派,范队长立刻变了脸,竟说不认识田七爹爹。田七爹爹回到家就病倒了,不久便离开了人世。胡幺爹爹的孙子天壮为其唱的孝歌。七爹爹死后,一个记者来寻他,并带来了范队长的500元钱,但为时已晚,500元钱也就没提。
田七爹爹的儿子享生爱上了有一儿木瓜的金枝,这木瓜可一点儿都不木,他每每都能说出惊人的话语,每次也都准确地预示了死亡。金枝也不金贵,与一知青结婚,但后了知青回城了,便不要了他们娘俩,在城里结婚生有一女,被发现犯有重婚罪。但金枝不忍,懂事的木瓜不肯,于是放过了这个负心汉。而发了大财的享生最终娶了金枝,生有一女。
秦家妑妑的孙子喜贵原本与中花好,上大学后就断了。孙女喜鹊与胡幺爹爹的孙子天壮好,当然,两位老人是绝对不允许的。天壮后来在城里做买卖,看不上喜鹊,而和中花相好。由于父亲胡大富卖假药被罚,听从爷爷的劝告,受中花的鼓励,天壮开始学习唱孝歌。第一次唱孝歌,中花却没有来,因为她到镇上上班了。喜鹊也重新相亲,嫁给了一个跛脚的小学老师。
这里面的写作技巧很多,反讽也多,只是故事不太吸引人。
1、胡幺爹爹气愤地离开云仙,不再见她,以为她嫌贫爱富,而云仙爱的是他,胡幺爹爹很后悔。
2、云仙的丈夫秦水货带上了绿帽子,却浑然不知,以为自己人丁兴旺。
3、田七爹爹真的以为范队长不认识自己了,伤心绝望而死,随后送来的500元也落入了记者的腰包。
4、为了中花的支持,天壮决定向爷爷学孝歌,但第一次唱孝歌,中花却没来。
5、田七爹爹是红军,但至死没人相信。
6、金枝带着木瓜在农村苦苦等着丈夫回心转意,等来的竟是在城里结婚生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