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迫不得已加息 无助缓解流动性泡沫

(2010-10-19 21:50:37)
标签:

加息

流动性泛滥

通胀

牛市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

中国央行总是干些出其不意的事情,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示他们的权威。

不过此次加息恐怕是迫不得已的安排。目前的基本经济环境是,全球货币宽松,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冲击强度加大。国内经济基本稳定,企业生产加速,但通货膨胀压力骤然增大。

在美联储第一次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中国也慌不择路地实行了乱发货币和信贷的政策。彼时,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去杠杆化”过程中,因而,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和增发货币,并没有通过商业银行传导到实体经济。而中国却在政治化的银行制度安排下,通过信贷增长,导致流动性泛滥。在2009年货币和信贷增长都创了天量,广义货币M2存量竟然大幅超过美国。

这种乱发货币政策导致目前价格水平大幅上涨,资产泡沫膨胀,居民生活成本急剧增加。

此番美联储再次开闸放水,使得中国面临困境。如果继续跟随美联储,就会导致国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目前房地产、股市和其他投机性市场已经难以把控。如果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只能承受泡沫破裂风险和政治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加快人民币升值和抑制通货膨胀。配合加息,中国还要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热钱的动作,同时还要通过行政性手段来限制住房购买。可谓是一招不慎,处处被动。

如果人民币早一步升值,如果金融危机时,适度刺激经济,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速,就不会出现目前被动的局面。加息必然导致热钱加速,能否抑制住国际游资,恐怕不容乐观。此外,加息25个基点仅仅是表明态度,并不意味着会连续加息,毕竟在汇率战前,中国出口压力加大。

在美元贬值和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情况下,输入型通胀在所难免,通胀预期也不会因为加息而改变,只不过短暂抑制了住房投机需求,一旦管制放松,房价就会出现报复性上涨。而股市也会在短期波动后,中长期依然进入流动性牛市。因此,严格控制信贷货币增速,才是抑制长期物价上涨的有效办法。但在全球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