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投资需解决三大问题

(2010-03-29 11:29:27)
标签:

民间资本

管制

垄断行业

财经

分类: 宏观经济

 政府启动民间投资,获得商界学界好评,但政策能否落到实地,尚有存疑。

近年来,国务院多次发文强调鼓励民间投资,但至今效果不彰,其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大门虽然打开,然无形门槛依在。此番中央政府再启民间投资,并强调“非禁即入”,无疑历史意义巨大,但若达到本意,仍有三个问题待解。

首先,管制部门能否真正放松管制让人怀疑。长期以来,行业管制导致部门权力巨大,进而滋生寻租行为,放松管制即意味着原有既得利益丧失。因而,不可指望管制当局能够主动行事,放弃权力。为促其转身,还须相关实施细则配套,并加以激励和监督。

其二,国有企业怎样定位不得而知。垄断性行业长期为国企控制,其与管制当局联系密切,利益难分。为维护既有格局,必会官商联手阻碍民间资本进入。如何规范国企边界,约束其市场行为,有待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

其三,民间资本如何生存令人担忧。垄断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但投资要求颇高。民间资本进入初期体质虚弱,难禁风雨。想站稳脚跟并长大成人,仅靠自身努力并不现实。因此,政策能否有所倾斜,对民间资本进行扶持值得期待。毕竟国企长期受到关照,经过多年改造已成行业“巨无霸”,简单强调平等竞争,其实并不平等。

民间投资如何“落地生根”

如此看,启动民间投资看起来风景很美,但打破“玻璃门”仍需时间和气力。而民间资本即便能够“破门而入”,要想“落地生根”也非易事。以往宏观调控受伤的多是民企,这也让民企心存忌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