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原告和被告都满意------战国策的解读之一

(2006-12-06 22:45:55)

战国时期,公元前367年,东周国从周王室分封出来。东周国是小国,备受大国侵凌。东周与西周之间,也不断发生矛盾,进行战争,西周居洛河上游,东周在洛河的下游。

《战国策》中的子篇《东周策》有一篇关于东西周有关种水稻冲突的故事。原文如下: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简单的解释为:东周准备种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对东周君说:“我要求去让西周放水,好吗?”于是他去见西周君,说:“君王您考虑错了,现在您不放水,那正是富了东周。他们现在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作物,君王如果要害他们,不如干脆给他们放水,破坏他们的庄稼。一放水,他们必定会改种稻子,种稻子以后,再断掉他们的水。那样,就可使东周人民完全依赖西周,而听命于君王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子也得到了两国的赠金。

   这是一个典型的在尖锐矛盾冲突之下,让“吃完原告吃被告”都满意的案例。文中的主角苏子,根据我的考证并不是大名鼎鼎的纵横家苏秦,而是他的弟弟苏代。在当前的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两个利益主体发生严重冲突的事例,比如,员工要发奖金,老板“不放水”;群众推荐某一个人当官,领导不满意。如何解决这类矛盾问题,就可以仿照苏子的办法:转换博弈层次。在上述“东周种稻”的事例中,有两重博弈,一层是对于水资源争夺的博弈,两国的现实利益;另一层是水资源作为一个战略工具有效性的博弈,进而影响天下民心的归属,属于两国的长期利益。在苏子的方案中,让东周得到了现实利益,西周得到了长期利益,二者都有收获,得到了一个博弈的均衡解,当然双方都要感激方案的提出者苏代。至于如何让老板和员工都满意、让领导和群众都满意,恐怕就需要各位看客自己去寻找答案了,或者将答案放在下面留言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