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七百八十七)

(2020-11-17 07:15: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从记事开始一直到退休,每年到年底必须要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写总结,记忆中从中学开始一直到退休的那年,最早还叫总结,到后来变成了考核材料和述职报告,不管怎么叫法,实际上就是总结,把这一年自己的表现简要地写出来,当然你要复杂的去写也不是不行,最关键你就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东西,特别是上学期间,除去玩得开心,也想不到其他的事情。

 

一直在猜想总结这档子事情,或许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有,也算作是奇葩的做法,感觉是管理者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让每一个人自己去说自己的表现,让其他人去感受是不是这样,最后根据总结的材料决定评选先进的资格,当然这里面人为的成分很大,这不是我自己猜想,到了工作以后年年这样,久而久之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也从此对这种形式主义有了自己的认识,也开始用自己的方法应对。

 

在学校里面自己知道说在好没用,评三好学生主要用学习成绩来作为先决条件,至于学习成绩一般,但是跟老师关系不错的同学想要当三好学生,也不是没有可能性,但是要费一番功夫,这取决于老师的私下里的工作,特别是班委主要成员,跟他们说评这个同学的理由,虽然很牵强,但是班干部那有不听老师话的道理。

 

最要命的就像我这样自我感觉很不错的同学,一旦知道有学习成绩一般,又跟我们关系疏远的同学想正当三好学生,我一定会投反对票,即使知道没有什么作用,一旦结果出来,真的有这个同学,一定会有一段时间的“流言蜚语”,特别是像我这样嘴特贱的人,会在同学面前说,这个同学能当上三好学生,娘滴,咱早就应该当了,说着话的时候也忘了自己学习一塌糊涂的现实,觉得有人缘就应该有荣誉,用老师说我的话,不自量力,闲话多了让那个同学有点受不了,便去找到老师,放心老师会在某一节课的最后开始解释评比的事情,像我这样的一定成为了老师连讽带刺的对象。

 

自己也不傻,一听老师含沙射影地说自己,心里面不服也不敢放声,心里面恨死那个同学了,等着后面这个同学有把柄让我们抓住,放心一定让他感觉不好受,自认为这是替天行道,不应该评上的人评上了心里面就是不服,就用这样不光彩的做法来对抗。

 

现在分析一下当时的心理,还是嫉妒心造成的心理不平衡,挖掘内心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当三好学生,可是自己属于“麻绳绑豆腐——没法提”,可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自己可不会这样去想,这就是没数。

 

记得很清楚每个同学都要写一个总结,而且要在班里面朗读,这确实让自己觉得很难堪,知道更多时间都在那里混事,学习成绩靠同位帮助,在就没有什么骄人的业绩,最大的业绩就是混一个人缘不错,也是属于老师评判的那样,没有原则的交往,可是学生期间那知道什么是原则,就像我写的那样谁对我好就跟谁玩,这是那些年一直坚持的原则,你敬我一尺,我绝对敬一丈,其实根本就做不到,只是自己感觉的那样。

 

即便这样也要搜刮所有感觉可以炫耀的事情,开动脑筋开始寻找线索,找到一点感觉可以写的事情,就开动脑筋夸大事实,例如那年高中期间的总结,想起来在学工劳动中师傅表扬自己的事情,又想起来在学农劳动中房东老乡有意无意的那些话,便把这些表扬写了出来,说工厂的师傅说我劳动态度端正,假如在工厂这样的表现一定会是先进工作者的人选,而农村房东的话就更邪乎,说你的劳动态度跟大寨大队的那些苦干实干的干部一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些胡编乱造的情节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那就是引得班里面的同学哄堂大笑,自己知道吹大了,成为了笑料。

 

到了工作以后,总结不在看你的学习成绩,而是看你的思想觉悟性,看你的劳动态度,看你的为人处世的好做法,这些事情感觉可以有发挥的可能性,所以从工作以后,最初的总结还算做比较谦虚,说工作时间不常,还在学习阶段,感谢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师傅的苦口婆心和为人师表,虽然工作没有什么成绩,相信随着对工作的熟悉一定会不断提高,会在不久的将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领导坐在那里听你这样说,点头表示认同,知道这样的无关痛痒的总结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更知道在单位里面是论资排辈,还轮不到像我这样的新兵蛋子,这不是我观察到的,是老师傅亲口对我说的,让我多干事,少说话,遇到荣誉的事情不要上心,那都是领导和老同志的,也就是告诉我你这个新兵蛋子别在想好事情,早当先进,早成为众矢之的。

 

师傅这样的教诲,表面上听得很认真,心里面还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不服气,为什么干好了就不能争先进,特别是看到并没有做什么事情的人成为先进,虽然表彰大会上奖品就是一个搪瓷缸子,但那也是你心里不平衡的触发点,再后来发现比我工龄长的同事去跟领导理论,问为什么他是先进,认为自己做得比他好多了,领导把脸一沉,边说,你做得再好也没用,员工的选票你就没有他多,这就是现实,希望你明年争取选票比他多,做到心想事成,说到这份上真的没有别的话可说了。

 

在到后来发现那个人找了部门领导,无形中给领导造成了不良影响,到了来年同样还是没有他的份,又选出另一个更让人不服气的员工,用他的话说,这个世道就是瞎眼当道,自己看到他气成那个样子,安慰他说,无非就是一个奖品,评不上的也未必表现不好,怪就怪在名额太少。


工作十年以上,就成为了“小油条”,看清楚很多事情,知道大家在这一年中表现基本上差不多,至于评谁先进,完全看领导的看法和这个人的表面文章做得到不到位,再后来知道私下里的竞争也非常的激烈,领导就是需要这样的激烈,也只有这样他才能从中得利,都有求于他的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在我们单身宿舍里,像我这样一上来就看出问题所在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们床头挨着的那个大青年,从军马场回来的知青,他在军马场就看清楚这些为荣誉而战的场面,所以他根本就不去争取那才虚无漂渺的荣誉,我们有很多看法一样,觉得整那些虚头八脑的事情得不偿失,搞不好把自己给搞臭了。

 

而我们单身宿舍的另一个人却成为了积极参与者,可惜的是他无论多么的努力好像都没有心想事成的最终结果,到后来听到最多抱怨的人就是他,那个军马场回来的大青年一句道破,说,你平时里不注意人际关系,偷懒耍滑,把人都得罪了,到了年底你开始表现,你觉得有这种可能性吗?别看你跟领导送了不少东西,底下的人不推荐你,你跟领导在好有个屁用,说的那个人哑口无言。

 

后来离开了第一个单位,好像在那里十八年我只被评过一次先进工作者,倒是青年工作得了荣誉不少,而且还得了一枚上面颁发的奖章,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处。到了第二个单位心里面就知道了总结是一个什么事情,自己直接跟员工说,在大家都干得差不多的大前提下,先进就是一个激励更好工作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够主动让给年轻人,假如你们心里面有什么想法,就想当这个先进,我建议轮流坐庄,每个科室就那么几个人,三两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荣誉,都找一下获得荣誉的感觉。

 

在第二个单位自己负责,告诉下面的人遇到评先进的事情,不要把我算上,我是负责人不需要你们认同,假如我做得不好我相信上面也不会继续干,我就是看着你们的表现,你们努力工作就是我的成绩,所以把这个荣誉让你们去获得。

 

就这样在那里的二十年中,自己没有先进的荣誉称号,自己心里面明白,先进不先进无所谓,最关键的是单位的效益,效益好了,大家都认同你的管理方法,效益不好早就把排挤出去了,先进不过是孩子的把戏,哄几个人短暂的高兴,让更多的人去评头论足的事情,谁认真谁自找没趣。

 

我始终坚信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