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六百四十四)

(2020-04-16 08:26:53)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每每写到有“四”字的篇幅时候,不知为何总想到与之谐音的“死”字,毫无疑问到了这把年纪面对生老病死的问题考虑就会更多一些,就像我上一篇写的那个梦,在梦里面见到了先我们而去的曾经的朋友,想到了那句话“黄泉路上无老少”。

 

到了退休以后对生死的问题的考虑可能就会更多,我赞同那句话,看透了死,就等于自在的活。既然人必有一死,你恐惧和担心有什么用处,更何况你也不知道死亡躲在何处等着你,想那些没有用处,活在当下便会有自由自在的感觉。

 

虽然自己那样潇洒谈到生死的问题,也知道并不是内心里面的最真实的一面,在梦里面对死亡的最终之处——殡仪馆,也从心里面有一种恐惧和排斥,都说是胆小,其实就是对死亡的一种恐惧,至于现实中到那去送那些曾经跟你一起认识或共过事的人,那是对他们去世的一种悼念,是不得已的事情,都说那是对生命敬畏的最好课堂,又有谁愿意去那里上课。

 

我写过儿时听到死人就害怕得不行,认为死人一定会变为鬼,而且小伙伴讲了那么多鬼怪的故事,更确信了这种想法,而且大一点的小伙伴讲诈尸的故事,估计自己经常做这样的梦,跟儿时受惊吓不无关系,到了成年以后,偶尔也能听到这样的消息,见到逝者家属的哀求,让医生在想尽办法救治一下,说,他还有体温,应该还有生命,这些事情一点点沉淀在自己的脑海里,最后的出处就是梦境。

 

当然也会在特殊场合跟别人说起这些事情,也就是成年以后,特别是自己干的这个行当,遇到这些生老病死的事情就特别多,所以见的多了,记忆中的事情也就多了,在后来明白,所谓的死人用长眠去形容最贴切,看到他躺在那里就跟睡着了一样,一点恐惧的感觉没有。

 

第一次看死人,我写过那是在京城大院外面的公交车站上,被公交车压死了一个女同志,等我趴在人群底下往公交车地下看的时候,那已经被一个白色布单盖住了,只不过是在布单上渗出了血,感觉挺可怕的样子,根本就没有见到是这真的面容,这倒好了给了自己无限的想象空间,特别是那个白色的布单,成为了恐惧的象征,因为你就不知道布单下面的是什么,像我写的那样整个夏天都在这种自己吓自己的惊恐之中。

 

所以说,还怕是自己吓唬自己,是心虚的表现,根本就是对死亡的畏惧,到后来看到棺材也害怕,想到了曾经的那个白色的布单,谁还能想到时隔那么多年,棺材成为了吉祥物,成为了升官发财的美好寓意,反正怎么也感受不到这种寓意美好想法,假如有一个人送我这样的礼物,我一定在最短的时间给扔掉,认为这是不祥物品。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也是一个夏天,老母亲让我陪着她,还有她的亲戚去迁坟,说你姥爷死了以后埋在小城“羊夹山”上,那里要改造,下发了迁坟通知,如不迁走算作自动放弃,听老母亲这一说,心里面就开始有忐忑,不知道会遇到什么。

 

那时候已经经常在春季跟着学校组织的扫墓活动,到太平山下的那个烈士墓,在它的西边就是成片的公墓,多多少少知道公墓的样子,而且听说文革时期造反派到公墓里推倒资本家和外国人的墓碑,破四旧的一种实际行动,自己把姥爷的墓地象成了那样,要知道太平上的那个墓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还到露这棺材板子,非常吓人,我们下班去市里上夜校,都不敢从那里骑自行车走过,特别听了老同事讲的那些鬼怪的故事,认为很可能就是真的。

 

包括后来跟掌柜的谈恋爱,他们家就住在公墓的前面部队大院里面,晚上爬部队大院的后打门回单位宿舍,爬下来以后一定是一阵疯跑离开那里,心里面害怕万一有鬼被他服着麻烦了,根本不敢到哪里闲逛,经常晚上跟单身宿舍的人打赌,说现在谁敢一个人到公墓那里走一圈在自己走回来,输给他多少钱,没有一个人敢应战,足以见得那里给人们带来的阴森恐怖。

 

记得那天跟着老母亲去了那里,还有其他的几个亲戚,倒是人多感觉壮胆,到了那里发现与我想象中的不一样,那里早已经见不到坟茔,几乎被人已经给铲平了,老母亲的亲戚好像还有印象,左看右看,说有几个记号能对上证明还有,在那里找了半天似是非是的指了一个坟茔,说估计这个就是。

 

那天并没有直接的开挖,亲其中的一个人说,一定要看黄历,不能随便得来挖,迁坟要选好日子,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不然的话会带来灾难,现在知道中国人的原始思维模式生来具有,亲戚说的不无道理,自然大家就跟着一起迎合,之后便一起离开,后来听说,最终也没有挖,因为大家认为猜测的那不准,不如让逝者就在那里安息,毕竟已经过了几十年了,早就成为了泥土。

 

第一次看到安息的逝者还是就业以后我们单位的老院长,这一段我也写过,到他家把他的灵柩抬到单位的卡车上,这一段自己不是去抬灵柩的人,没看到屋里面的事情,但是到了殡仪馆,在告别厅里面必须面对,心里面在害怕也要咬住牙去面对,后来发现并非自己想象中的死者变为青面獠牙,而是很安详地躺在那里,那一刻理解了长眠的含义。

 

在后来印象深刻的就是岳母去世时候的那些细节,我成为了主力军,掌柜的乖乖顶上一根毛,她要照顾好老父亲的情绪,所以凌晨三点赶到医院以后,赶上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老岳父的弟弟在那里,医生和护士让我们把老岳母的遗体推到太平间,半夜时分,加上雷雨交加,估计小护士也害怕,我和老岳父的弟弟两个人推着车子,小护士跟在我们的后面,临到太平间的时候,小护士叫停了我们,说,这是开大门的钥匙,门边上是屋里灯的开关,事情完事以后你们把钥匙送回护士值班室,说完这些便一转身消失在夜色之中。心里面在害怕也没有用处,这一段我曾经写过,过了多少年还能再梦中梦到,不过已经经过了改造。

 

从那以后这些事情就不间断的帮助去处理,特别是到了第二个单位以后,觉得去的频率明显提高,就像我写的诗那样,没有了恐惧,像是去看一场生死离别的大戏,活着的人又发自内心的悲痛的哭泣,也有妆模作样地在那里一脸严肃,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发现一旦走出殡仪馆,他笑得比谁都灿烂,足以证明刚才的悲痛是装出来的。

 

去年到哪里好多次,记忆深刻地是一个曾经的关系,他曾经为我们的工作做了很大的贡献,后来由于他的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委以重任,不在分管我们这个行当,成为了上面领导的新宠,从那以后很长时间没有跟这位朋友见面,去年出意外不幸遇难,去殡仪馆送他最后一程,躺在那里的他已经认不出来了,入殓师给他的脸填充了很多东西已经不想在我记忆中的他了,很像溺水者,被水给泡发了的样子。

 

过去一直认为死亡是一件悲催的事情,现在完全不这样去想了,该到寿命的终点一定不要去苟且地活着,这是对自己和亲人最大的不幸,没有质量的生命就等于已经变质的物品,一个报废的物件,没有了任何价值,而且还会给健在的人造成麻烦,欣然的接受命运的安排,你便就是自由的精灵。记住毛姆的这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因为人会死,而是人会停止爱。”

 

作家谢有顺说过:“不认识死亡,人都是狂妄的。”,他接着这样写道:“一个人以自己的权利和贪婪,用不义的手段攫取了无数财富,他其实是做了物质的囚徒,而没有想到,人死了以后,都化成那把灰,即便你生前有再多的房子,到时也不过是住那几平方的公墓而已。这才是人生不可回避的真相。”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