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五百五十一)
(2019-12-27 06:52: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朋友从外地打来电话告诉我一个消息,曾经上面的大头不知什么原因辞职不干了,觉得不可思议,这个人可是一个官迷,几乎是忍辱负重坚持了那么多年好容易前两年才混到了那个位置,听说在那个上级机关里他算作是走运,更多比他有能力的人,年纪比他大的人都没有这样幸运,有人说,他有贵人相助,自己知道那个贵人是谁,哎,秦桧还有几个好朋友。
这个人我写过他很多,曾经跟他有过一大段的“蜜月期”,后来逐渐发现性格不随,现在说法三观不合,他的谨小慎微最初以为是正派,后来发现都是在压抑自己内心的更多想法,那种谨小慎微感觉是装出来的,内心里比谁都明白,只不过他在等待有发言权的机会,这一等就将近十多年,后来主政一方,他无需那样地继续表现,不过他明白对谁可以吆三呵四,对谁还是需要毕恭毕敬,不用细说大家就明白了。
咱这个人就天生不让领导待见,原本可以也仿效一些人那样装孙子,现在的话叫装逼犯,也可以混一个一官半职,可是咱性格中有些东西让咱很难做到那样,跟他那样也装过,不过装得太难受,索性就释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知道这辈子也就停在这个位置上了,不想再去遭更大的罪,不要以为当官有多大的好处,利益和责任对等,有多大的权利,就有多大的责任需要去承担。
曾经写过干了一把手看这个人就变得不一样了,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联系得到恩准后才能见到他,好像他有多么重要,耐着性子这样见了一面,发现完全颠覆了自己心里面对他的印象,你就像想不到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曾经非常随和地跟你一起玩的那个朋友,那时候谁也没有在意干的那个行当,只是想让这些事情做得更顺利,防范风险,在这方面自己从以上来做就开始考虑这些,与这位上级领导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也正因为这样我们觉得想到一起。
蜜月期的时候,用他自己的话说小城是最愿意来的地方之一,不仅有好的环境,好酒好菜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在这里可以谈一些感觉相同的话题,不过那时候他是副手,所以都谨小慎微,只要有一把手在的话,他绝不会多说一句,一把手讲完了以后,让他说几句,你放心绝对是他拍马屁的最好时间,跟现在从电视上看得到基本一样,说刚才领导作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工作的重要性,很有专业水平,对下一步的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和执行好领导的指示精神。
在下面自己也装作很认真的在那里记录,不过心里面在想,这样去吹捧大领导也未必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的需要,我亲耳听大领导在私下里对他的不满,认为他作为一个业务干部要在业务上多考虑问题,不要浮在工作的面上,要深入调查研究,感觉这个人机关作风严重,深入不下去,对下面的工作情况和具体要求都不知道,经常下面的人打电话找我抱怨。
一把手说的一点也不假,这是一个学这个专业的副手,应该在业务上多提出建议,而一把手就是从机关调来的,业务根本就不太懂,所以希望副手帮他把关,把一把手抬的那么的高,估计一把手心里面也在发虚,就没这样的能力,更何况底下的人都知道具体业务问题还是要找副手去解决,这样去说很明显就是让他感觉不舒服,拍马屁没拍对地放。
在小城开过几次全国的会议,后来知道这不仅仅是他的意思,一把手也喜欢这个地方,记得最后的那次会议是一个综合性的会议,在小城靠海边上的一个地方,在屋里就可以看到大海,与会的代表非常地高兴,而那时候发现领导都显得特别紧张,至于为什么谁也说不上来,一直到几年后才知道内幕是什么,不堪回首。
我曾经的写过,自认为跟上面的这些领导混的不错,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真实表达出来,这是自己犯的又一个幼稚的错误,不管你跟他们的关系有多好,毕竟与他们没有血肉关系,更没有亲情,无非就是工作关系而已,结果自己的话让一把手非常的恼火,在副手面前一巴掌打到我的脸上,自己也蒙了,不知道那句话为什么让大领导如此光火。
事情过去以后,副手主动找到我跟我解释一把手火的原因,自己多少知道了领导心情不好的原因是怎么回事情,自认倒霉,到是一把手第二天找到我给我赔不是,说自己太冲动了,让我别往心里去,我那敢往心里去,权当父母打了我一下,到是通过这一个情节,一把手到现在跟我关系不错,虽然退下来那么长的时间了,经常在微信里相互问候。
而这位副手混到一把手的时候,就像我上面写的那样与最早感觉中的他判若两人,也学着前任的样子,让所有人都遵从与他的权威,我这个人像别人说的属顺毛驴,你哄着我让我累死也心甘情愿,你给我摆架子,对不起离你远远的,就这样越来越远,到最后感觉他也有点恼羞成怒了,在我们领导那里没少说坏话,好在这是各地的事情,我们的当地领导发现不了我在工作上问题,而且全国很多城市的相关业务都到这里学习,通过其他人的口说这里有一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所以对上面大领导的微词也不去过多考虑,只是很委婉地跟我说,一定要跟上级领导搞好关系,听到这里自己就更不愿意搭理。
再后来他又加官进爵了,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一不小心又在这里与他不期而遇,我写过跟他又进行了交谈,他又把曾经的那些事情罗列出来,就像我说的那样离开那么长的时间谈这些恍若隔世的事情实在没什么意义,但是自己能听出来,就是告诉我虽然到后来我们越走越远,他依然还是保护我,让我领他一个情。
接替他的那个人也是我曾经的朋友,觉得那个人比他更敞亮,虽然我在家闲赋那么长的时间,听到那个人主政的消息,还是发去一个信息表示祝贺,那个新一把手还真不错,回信息让我注意身体,将来有什么事情还要给他当好参谋,与之前的这位领导就完全不一样,人比人才能找出差距,不过我也知道不管曾经是如何地虚怀若谷,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成为官僚是迟早的事情,也别有什么更高的寄予希望,这样的体制就造就这样的官员。
他的辞职感觉有些意外,居然爬到那样的位置上离开,后来打听一下,他是辞职以后要去另一个保险公司任职,终于明白了,坚守是诱惑不大,遇到了比当官更有诱惑力的事情,当官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现在的官跟最早的那些官员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了,那时候有有空可钻,再加上各项规定还不完善,所以当官是肥缺,大家都趋之若鹜。
到了当下当官不再是风光无限的事情,加上他在哪里干副手,又要看着一把手的脸色行事,习惯于一言堂的他回到之前的那种唯唯诺诺恐怕是不可能了,知道那也是他政治生命的顶峰了,混在机关里每年拿二三十万的工资,不如到保险公司里去做事,在那里高层管理者一个月的工资就等于机关大半年的工资,自然这样的诱惑足以让他义无反顾地离开。
不过好像我多次听他说过,为了这项事业坚守那么多年,多少商业保险公司找到他让他去,开出不菲的年薪,他都拒绝了。当时听到他的这些话还挺激动,认为这是一个忠实自己职业的榜样,没想到过去了那么长的时间,信誓旦旦说的那些话都忘记了,这倒让自己想那时候说的话是不是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