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五百四十)

(2019-12-12 07:33:10)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这些年在小城的文化圈里面混,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混子,好在自己的定位让那些有影响的和那些没有什么影响的文化人不太介意,自己多一句或少一句也没人注意你的这些妄言,心里明白你说话在圈子里没分量,大家都认为不在行内说错了话可以原谅,更何况到了这把年龄,全当是老糊涂了,自己就是门外汉,只要让我说就可以,也算作是自说自唱,更不会对某一个人。

 

这些年跟一些艺术家走的挺近,说实话也跟着沾了不少光,除去他们画展的宣传册页拿了不少,再就是跟着在展会后的庆功会上喝了不少免费的酒,坐在那里倾听这些艺术家的艺术构想和在现实生活中倒的那些苦水,心里面挺佩服他们的毅力,在那么艰辛的大环境下,排除干扰,克服我们想想不到的困难,创作出那些艺术作品。说实话,有这样的劲头,别说是艺术创作,干点什么都可有不同的收获,艺术的要求太高,永无止境,所以想在艺术上有所斩获和出名,我看是一件特难的事情,至于这么难而追求艺术的人却趋之若鹜,不知道快感在什么地方



除去跟着艺术家混,也得到不少他们的心血之作,在自己书房里就有不少他们的作品,即便我对他们作品的欣赏程度尚待提高,但自己知道这是自己财富积累的一部分,很受用于这些艺术家的馈赠,知道更多的人没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自己很知足,例如离我们而去的艺术家李世先的艺术作品我就珍藏两幅,这是他健在时的馈赠。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小城的艺术圈也并非像我最初混进去的那个时候的感觉,是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大环境,随着跟那些艺术家们的走进,发现艺术家的性格比作家表现得更直接,后来发现不仅仅写作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艺术家的创作同样也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他们的想法和艺术观念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艺术观念表达自己想到的东西,真正了解之后发现他们看似一个联盟,实际上都非常的独立,甚至有一些各自为政,除去某一个画展他们暂时地结为联盟,等画展结束以后他们又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

 

后来听小城圈子里的艺术家谈及小城艺术圈里面的那些恩恩怨怨,逐渐的你就感觉不像之前得那样好玩了,知道并不是你喜欢的艺术家另外一些人也喜欢,很多人谈及这个人的时候与你想的决然不同,直接感觉就是观念上的差别,这让我大吃一惊,感觉自己有点轻薄,有点自以为是。

 

分为不同类型的小团体,都在强调着自己的那些理由,让你不知道怎样去说,因为你不想去做一个是非之人,面对那么多你不了解的事情,你就不能去随便的表达你自己的意见,只是作为一个听众或观众,表明自己的立场,自己是面对艺术作品和它的创作者,至于艺术家们之间的那些事情好像与我没有什么关联,也不想去了解那些事情,艺术的探索之路永远也走不完,哪有时间能去干那些毫无意义的你争我斗的事情。

 

艺术家和作家在这一点上非常相似,谁也别说谁比谁好出多少来,谁也别把自己的偶然闪光之作当成了自己的一种必然,艺术创作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观念去表达,让更多的人喜欢你的这种构图、色彩和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让大家知道你是一个有技巧同样也有思想内涵的艺术家,我认为到当下依然更多的人还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行,没有敢夸大口说自己就是这样画派的领军人物。

 

从艺术家回到作家群里面,像艺术家那样有性格的同样不少,前些日子在一个场合里见到了几个特有性格的作家,自认为是有资格和有分量发表他们观点的人,当然他们也并不是统一战线,他们的很多观点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那种自以为是十分的相像,总觉得他们的看法是最接近本质的看法,岂不知,在现实生活中最接近真理的认识就是生与死,大家都不能否认人生下来就与死亡做不懈的斗争,更知道最后的归宿就是死亡,这是我们无法逃循的劫,他们忘记了艺无止境的说法。

 

有一个全盘西化的先生,对中国所有的文化表示不屑一顾,包括他的老祖宗孔子和老子也不屑一顾,认为他们的学说就是诡辩,就是造成当前这种不伦不类的现状的一种必然,我真的不知道他的这种观念从哪里来,感觉像是一个维护真理的钢铁战士,但是,他否定的那些所谓的诡辩,他就没想到他自己的这种对中国文化的否定是不是一种客观,他就忘了中国文化的发源对他有没有影响,在我个人的想法中那个人就是河里的鱼,瞧不起海里的鱼,一旦把它放到海里会怎样他不知道,而其他的人都知道。

 

我不知道这些文化人在接受文化的时候从哪一个角度去理解我们的现实社会,更不知道他对这个社会的不共戴天的仇恨从哪里而来,最可笑的是在痛恨现实的时候,他正坐在现实中的那些入乡随俗的平凡人的宴请之中,感觉吃的也挺美,他不知道他否定的东西也正是他在享用的东西,真的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在我的感觉里你不应该在这个国度里,既然全盘西化,你可以选择自由的国度。

 

还有一种人就是一个愿意找茬的人,用通俗的话说,喜欢挑刺的人,专门去对付那些在社会上多少有点影响力的那些人,他总会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中,思想观念的阐述中找到问题,指出这并非像别人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无缺,这样的人在我看来同样是一种心理不平衡造成的,也存在通过找茬的方式来制造自己的影响,说实话这都不是我喜欢的做事方式。

 

现在想想这些人的表现,跟那些有性格艺术家的表现如出一辙,都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才是看清事物深层次原因的人,就不知道那不过是你自己的看法,你只代表你自己,对于其他的观念你也没有权利去否定。

 

前些日子阅读了一些与艺术家有关的文字,觉得艺术家跟作家内心里的更多东西是相近的,哥伦比亚艺术家艾玛·雷耶斯她的艺术成就跟她的文学成就可以相提并论,就是这样一个艺术家,她的文字被多个著名作家看好,但是这位有性格的艺术家告之诸位她的作品生命最后的时刻才同意将她的文学作品的文字公布于众,这样的性格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

 

已故的哥伦比亚的作家,同样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马尔克斯,通过他的朋友看到了这位艺术家的文字,认为这是一个文学天才,主动写信给这位作家,却没想到把这位有性格的女作家给惹火了,居然二十年不准发行她的文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性格,要知道更多的作家艺术家都把展示自己的作品作为对自己艺术价值的认定,几乎看不到像这样的艺术家对自己的文字不在乎。

 

这是一位包括毕加索都认同的艺术家,至于文学大腕萨特都不算一回事情,这样的艺术家使性子我们似乎还可以理解,但是身边的一些艺术家和作家感觉是艺术成就不算很高,但是性格和脾气不小,让我们就有点费解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不能用这样的例子来对比,同样都是从事艺术探索的人,他们的性子与艾玛雷耶斯没有什么不同,你也是功利主义,我可以认同这样的说话,但是我还有自己的想法,在我身边就有那么一些人,我感觉艺术成就还没有达到怎样的程度,但是他的脾气和性格,以及那种自以为是却到了相当的程度,看谁的作品都不认为是好作品,感觉都不如他的创作,你可以假想一下,假如他有一天因作品一下子出了名,他会变成怎样的一种状况。庆幸他没有出名,可以想到还没出名就如此张狂,真的成了名,他心里还会有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