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五百零七)
(2019-10-15 08:42: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男女有别可能主要讲的是生理上的差异,到了当下觉得也表现在心里差异上,例如在我们家里面,掌柜的眼里总有干不完的活,总能发现家里面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我的陋室里的桌面太脏,地面也不干净,嫌洗澡不及时,说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一句话,离掌柜的要求相差的太远。
我可没有掌柜的那样感觉,一个人呆在家里面感觉不出那里凌乱,也不是不想搞卫生,每天早晨起来,总要大体看一下自己居住的这个环境,发现地面上有些零星的杂物,也会用扫著扫干净了,之后把垃圾收拾好,等外出时一并倒掉,心里面觉得除去可使用的空间不大,但是这个“窝”给我的感觉非常的温馨,也非常的干净。
自己知道男同志的耐脏的耐受性特强,这并不是心理强大,而是懒导致这种熟视无睹,这一点办法也没有,说实话自己现在比之前好了许多,儿时的自己用老母亲的话说,活生生一个叫花子托生的,无论给你换上多干净的衣服,绝对不超过两天就呈现出叫花子的摸样,大人说,不知道要好,我可不这样看,主要是玩得太投入,根本就不考虑卫生和把衣服弄脏了的事情。
过去自己一直没有找到理由来印证自己的这些观点,后来长大了看到煤矿工人那脏兮兮的样子,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他们是干的太出力忘记了煤灰的事情,我同样也是只专注如何让自己尽兴,从来不考虑自己穿的衣服是给别人看的。
虽然,大人批评你的时候,说你脏成这个样子,别人误以为是孤儿,后来知道那是大人也怕邻居说闲话,认为疏于管理孩子,其实还真不是大人的事情,是自己就从来没有想过干干净净给大人带来的那种自豪感,其实家里面我哥哥就是他们骄傲的典范,三百六十五天显得干净利索,加上长得讨人喜欢,给家长又添了不少颜面,也就不在乎还有一个自甘堕落,像叫花子的小儿子。
到现在自己一直在想,造成这种原因一定不是自己,在我不到一岁时被送回了老家,估计这些不怕脏的习惯都是在那里养成的,无论是屋里还是屋外都是土地,不可能不趴在地上或坐在地上玩耍,就这样席地而坐成为了家常便饭,再就是在乡间对穿的脏一点也没有城市人那种要求,这种随遇而安的习惯养成了,也就不知道城市里面的那种卫生标准。
在乡间自己的摸样已经完全不知道了,倒是回到城里以后,见过几张照片,倒没觉得怎样,可是记忆中经常为自己脏兮兮而挨揍,说实话这也不是自己故意而为,就不知道为什么吃饭总是把饭掉到自己的身上或胸前,要说那时候也没有吃多大的油水,靠,滴在身上的菜汤,经过尘土的覆盖,就变成了另一幅画面,穿的就不再像是衣服,而像穿着抹布。
平时里自己的衣服和裤子基本上都是哥哥倒下来的,到了我这里穿不了多长时间就开始破了,即便破不了那么快,也一定在与小朋友们的嬉戏打闹下变得“遍体鳞伤”,特别是夏天自己穿的背心,绝对是千疮百孔,自己也不觉得有什么,玩的依然开心,那时候不太注意仪表美,更关心肚子能不能吃饱。
春秋之际,自己的裤子和衣服基本上都是补丁,这是每个家庭共有的一种现象,衣服和裤子穿到实在无法缝补以后变为抹布或地板擦子,用家里面的大人话说,你的那些旧衣服连收废品的都不要,实在是太不成型了。
大人也不是不给做新衣服,只是大人对我这样的不要好的孩子失去了信心,后来知道大人也面对着巨大的外部舆论的压力,一个家里面有一个人干干净净,另一个人像叫花子,很明显给别人的感觉是那个穿得像叫花子一样的孩子不是亲生的,明显是厚此非彼,每个星期回来也强制性地拉去洗澡,换洗衣服,而且,用威胁的语言告诉你,必须要保持整洁卫生,三天里不许弄脏衣服和裤子,不然的话挨揍是少不了的。
听到这些只能用不作声表达自己的认同,其实大人的嘱咐就像空气流动一样,你听得很清楚,也感受到了大人的严厉,更知道大人从心里面希望你好,但是,过了这个时候自己那还能想到这些,怎么舒服怎么玩,怎么尽兴怎么玩,爬树翻墙,地上打滚,追逐扬土,真正意义上玩的昏天黑地,不到一天那衣服和裤子就回到了“三毛”解放前的样子。
我曾经写过,为了这些没少挨揍,哭过,痛过,也想改过,但是经常表现出来的是记吃不记打,用大人的话说,这孩子就一个时间让家人感觉还不错,那就是跟着大人洗完澡以后,露出了原本自己的真实面目,干干净净,红扑扑的脸蛋,用邻居叔叔的话说,就不像平日里的那个孩子,打扮一下感觉是挺不错的孩子,那时候咱小,对这种溢美之词误以为是在讥笑我,根本不予理睬,扭头走人。
到现在觉得人的一生很累,原本的要求是让自己觉得幸福和高兴,后来发现更多的时候是活给别人看,穿戴也好,吃喝也罢,总是在跟别人去攀比,有的时候你可以得到一点点假象满足,更多时候觉得有些憋气,更何况穿衣戴帽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为什么要去跟别人去学。
很多人忘了,穿衣服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取暖保温,因为我们曾有身上的皮毛随着进化而逐渐消失,树叶到动植物的皮毛就成为了我们御寒的工具,这是衣服最初的形态,谁还知道现在成为了吸人眼球的东西,也成为了吸引异性的一种方法,完全背离了最初的那种用意。
虽然到现在也跟着入乡随俗,穿的干干净净,人模狗样,证明自己已经是一个符合文明要求的人,其实这并不是我内心里面的真实,穿的干净是文明当中的一点,更多的是指精神上的文明,而不是物质上达到的所谓文明,心灵纯洁和善良不比在的东西更具有内涵,做起来更难,但是现在很多人忘记了这些,总是在外在上去装饰。
现在知道衣冠禽兽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别看你外边怎样的光鲜,但你内心里的那些做法就是禽兽,这样的假斯文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一直强调注重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就像我经常说的那句话,因为你善良而美丽,而不是你美丽就善良,当下的人更多人愿意以貌取人,就是注重外表而忽略内涵,感觉这是一件挺危险的事情。
到现在我特别理解那些拓荒的人,看到他们穿得脏兮兮的外套,我除去多了一点同情之外,我特理解他们的内心感触,这样脏兮兮的外套,同样也是他的保护罩,也是他们四处寻找“猎物”的通行证,他们内心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痛苦,这其中也有人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揭不开锅,是一种内心需要,认为这样符合他的内心召唤。
在老父亲居住的干休所里面,曾经就有职位不低的离休老人,突然有一天你看到他提着一个口袋,在马路上的垃圾桶里面窥视,发现了有价值的物品,他会毫不客气地捡出来,放到口袋里面,路出心满意足的样子,这不能归结为干不干净,这是一种心理的需要。就像我儿时表现出来的脏兮兮,那时疯玩造成的后果,与爱不爱干净,喜不喜欢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