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五百零八)

(2019-10-16 07:47: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看到博友“断肠红三世”在家里面培养儿子做饭,不仅如此,琴棋书画样样都教,毫无疑问是照着“复合型”人才培养,前些日子看到孩子刻的图章像模像样,心里面为张老师的良苦用心表示赞叹,现在这样的家长越来越少,更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出来再考进公务员队伍,当一个国家干部,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面,国家干部跟福利、待遇和权力划等号,一句话,希望孩子成为有权力的人,达到那样的要求家长及亲戚都鸡狗升天,光宗耀祖,就忘了当公务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服务,因为他们自诩为“公仆”,我理解就是人民的仆人。

 

到了周末看到许多孩子满脸不高兴的样子坐在公交车上,边上还有一个不苟言笑的家长,知道又去参加辅导或者是兴趣班,更知道这是家长的意志,绝非是孩子们想要的周末,看到这里真的为那些没有童年欢乐的孩子表示同情,一定程度上自己庆幸生在不同的年代,说是乱世也行,说是另一种体制状态也可以,总之,自己到现在认为自己的童年是幸福美满的,所以到现在觉得有挖不完的儿时素材。

 

我的儿童时代自己写的很多,那是一个崇尚劳动的年代,一个相对清心寡欲的年代,你想复杂都很难,因为那时候倡导的观念“狠斗私自一闪念”,再加上物质极度匮乏,都说富贵思淫,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功夫想入非非,更多的人把关注点放到了吃饱肚子上,改善生活水平的幻想上。

 

儿时的我们同样没有更多的志向,学雷锋,学王杰,学草原英雄小姐妹,不管怎样老师说学谁,就一定认为是英雄,虽然自己经常学偏了,成了负面的典型,但是内心里知道学习的榜样是谁,没有当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想法,做一个好工人是更多人的想法。

 

我曾经写过,家长也对孩子没有更高的要求,只要能毕了业,找到工作,像大人那样在单位里面努力工作,寻找往上走的可能性,那个年代大家都是这样去想,论资排辈也好,投机钻营也罢,只要你做得让人说不出来就行,而且那时候领导也不敢明目张胆的那样,因为都经历了触动灵魂的运动。

 

就像张老师教孩子各种生活技能一样,那个年代家家户户好几个孩子,家长看的很准,那个孩子可以培养继续学习,那个孩子可以承担家里面的重任,似乎都有一个基本的目标,所以对孩子的要求,现在说是培养,有的放矢,重点培养学习的省去了干很多家务劳动,但是必须要求有出色的成绩,而我这样的不思进取的孩子,挑起了家庭劳作的重任。

 

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不想干可以,家长让你把考试成绩单拿出来,只要你别说考一百分,你能靠六十分也可以跟哥哥那样主要是学习,听到这里一点脾气没有,成为了家里的“男仆”,不过还好那些家务劳动并没有多少,完全在自己可忍受的范畴之内,所以说,儿童时代,还有青少年时代自己过得非常的愉快,充分享受了孩子玩的天性的充分发挥。

 

我猜不出张老师家里的孩子对做饭是怎样的想法,反正我是一千个不情愿,一直到若干年后才知道家长的良苦用心,没有学会这一点雕虫小技,真的很难混社会,父母对孩子的看法非常的准确,唯独家长没想到的是这个学习一塌糊涂,但还算做事听话的孩子,居然若干年后成为了一个能胡写乱画的人,混到文化人圈子里面,成了一个文化混子,这是万万没想到。不客气的话说,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还能这样畅所欲言。

 

学做家务到现在知道是锻炼自我生存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人人都要面对吃这样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道理就那么的简单,但是现在更多的人就不具备这样的技能,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像我们这个以饮食文化为荣的大国,到现在愿意学厨艺的人真不多。

 

那年去女儿工作的那个国家,听孩子说,上大学想留在这里必须非常的优秀,再就是非常的会考试,再一个家庭背景有钱,都可以留下,但是对于更多的留学生而言单纯大学毕业是留不住的,用女儿的话说,别看是研究生毕业也没用处,连这里的技校毕业的学生就业都不如,假如学习不好,还想留在这里那么你就去学一技之长,例如烘烤师,调酒师等等,倒是这些不需要很多文化的工作倒好留下。

 

我写过儿时家长知道不能依仗我能有什么大出息,便开始培养我的生活能力,那时候心里面一万个不愿意,但不知道这后面将会有多收益,依然觉得这本不应该是我份内的事情,家务劳动在内心里面想应该是女同志干的事情,到后来才知道男同志做饭的天资比女同志要强,好大厨几乎都是男同志,女的就很少。

 

母亲手把手的去教,先让你做那些比较简单的饭菜入手,例如炒鸡蛋,交给你怎样的搅拌鸡蛋,油开到什么时候在倒进去,如何翻炒等等,做了一次初步成功,就有了点荣誉感,在到后来学做凉菜,到工作之前掌握了几个做菜的方法,一般的菜不在话下,就像我写过的那样炒菜只要你舍得放东西就一定会好吃。

 

结婚以后自己的这两手还算作被认可,可是到后来自己就不再成为灶台大军中的一员,原因很简单,这是家庭而不是饭店,过分的用料,给家里面造成了捉襟见肘的境况,只好让掌柜的继续按照从前的办法来,从那以后就很少施展身手,除去逢年过节,或者是来人,需要讲究一点的才让师傅出山。

 

到了懂得这些的时候,你才从内心里感谢家长对你的培养,看似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情,生活的本身就是从小事情开始的,而做饭又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学会了吃,你就学会了生存,而且是有滋味的生存,到后来知道凡家里面吃的非常讲究的一定是有文化背景的家庭。

 

我最初以为老母亲的手艺是在京城大领导家里面看厨师做饭学来的,后来才知道老母亲在老家是一个大户人家,从小就耳闻目染,不仅如此,女孩子都要学会,所以做饭的功夫是从小学来的,并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能吃会做现在来看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要不然说,大旱三年饿不死厨子。

 

前两天接到掌柜的命令到医院送饭,毫无疑问医院的饭菜质量达不到营养的要求,我被派上了用场,安照要求完成烹饪工作,很长时间没有发挥余热,接到任务还觉得有点诚惶诚恐,考虑到所送的对象,安排相对应的物品,去市场买了排骨,清炖排骨,加点调料蘸着吃,既清口又有味道,受到欢迎。

 

新上市的香椿价格不菲,但是新玩意,买了少许,做一个香椿炒鸡蛋,同样得到好评,有点飘飘然也,心血来潮做了一个多年未做的肉松,估计是在想别的事情,盐不小心放多了,送到医院闻味道相当的诱人,看到掌柜的久违的笑容,满心欢喜得回家,半道上接到掌柜的电话,问我肉松放了多少盐,咸死人了,我晚上带回去再加工一下,听到这里一句也不说,感觉到烹饪这个行当也不容易,跟所有高精尖行业一样,高标准严要求,稍有一点大意就演砸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