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四百三十四)
(2019-07-09 07:38: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人老的标志之一就是愿意回忆往事,那些几乎想不到的人也会从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为什么想他们,有什么意义,还真的说不上来,分析下来应该是有点沾沾自喜的意味,因为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已经不在了,有的还健在,但是也知道他们像冬天挂在树上的枯干的叶子,不知道哪阵风就吹没了。
那天有一个同事到家里面找我有事,跟我说前两天他陪着老岳父来过这里,自然不是看我,他岳父的一个朋友与我住在一个院子里面,我很熟悉,也是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他的女儿在小城比他有名,不仅如此,那个人的家属也是我曾经的同事.告诉我他岳父过来看望朋友是来慰问,说他的妻子刚刚过世,听了以后很吃惊,他的家属我非常的熟悉,曾经一个单位里的老职工.
我们这个宿舍,最早就是单位里的职工宿舍,分为前后两座小别墅,住着单位职工和家属,八十年代以后,小城的某一个金融机构看好了这块地段,找到单位的领导提出改建的要求,单位领导自然不想错过这样的好机会,不花单位一分钱,还让职工住宿有改善,就这样一拍即合,两个小别墅拆了以后,建成了现在的这个连体楼座。
听说楼房落成以后小城的那个金融机构有几个领导搬到这里居住,剩下的有原住户和部分单位职工分到这里,我们的那套房子原来是分给另一个职工的,由于那个职工对房子的户型不满意,不愿意住过来,最后才算作是照顾我们双职工给了我们。
金融的那几个领导我们不认识,但是最初的老住户我们都非常的熟悉,其中就有原来第一个单位的副院长,也是一个老八路,算下来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现在身体依然矍铄,偶尔还能看到他拄着拐杖在马路上,感觉这个老院长的性格跟我岳父差不多,不温不火,性格特慢.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这个院长是医务科长,后来提为副院长,论资历也是解放前的老革命,但是他工作时候表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态度,觉得这个人比较的亲民,总想跟这样的领导干就好了,天不随人意,自己到单位以后的那些领导都比较有性格,应该更准地说是刚烈,有时候让你真的受不了,感觉就没一点领导的艺术性,属大炮的直来直去。
后来知道一个领导表现得太亲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中国古语就说过“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你没脾气有些人认为你好欺负,对你的管理就可以大打折扣,按理说这个领导的水平和资历早应该成为一把手,但是到了他退休的时候依然还在副职上,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有什么用处,上面的人也这样认为。
有一个好心态,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别看他在副院长的位置上干到退休,但是心态摆的好,下来以后一直乐呵呵,感觉很像老岳父的脾气,与世无争,活在自我满足的内心世界里,倒好这样的人心里面没有复杂的欲望折磨,悠哉游哉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就这样一不小心活过九十有余,看那精气神活到一百岁一点问题没有。
倒是老院长的儿子,进步的比他父亲快,在某一个机关里面干部门长,不到四十岁就赶上了老父亲的级别,可是怎样?没有老父亲那样的胸怀,工作压力让他身心疲惫,到退休的时候落得一身病,用他的话说,下来以后才理解自己曾经的那些追求都是虚无。
这个老院长跟岳父大人熟悉,每年去岳父家里面谈及单位上的事情,都会问我这个人怎样,告诉他依然健康活着,老岳父便会说,这是一个好人,听到这里自己知道他们十分的相像,也就是欲望不是那么的强烈,从来不去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事情,有了良好的心态,就有了健康的身体,感觉这相辅相成的事情。
住在这里的另一个自己特别的熟人,也是我曾经写过的那个老同事,应该说是老领导,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是财务科的负责人,他同样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后来去疗区干过书记,又去过服务公司当过总经理,正是他在财务科负责的时候感觉我是一个不错的苗子,对我关爱有加,经常见到我说一些让人心里面感觉温暖的话。
后来他到服务公司干总经理和书记的时候,我那时候还是单位总务科干采购员,他主动找到我,问我想不想跟他一起干,毫不掩饰地告诉我,干采购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你过来跟我干,我很快就退休了,只要你虚心学习,尽快加入到组织队伍里,我退休以后这个位置就是你的,在这样的诱惑下,自己非常高兴答应跟着书记一起干。
他找到院领导,把我硬要了过去,到了那里的事情我写了很多,那时候给我的职务是服务公司副总经理,排在总经理之后,用现在的话说常务副经理,因为在我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副经理,那个人拿着豆包不当干粮,让总经理很是恼火,虽然那个人经商有一定的能力,但一把手不感冒,你在有能力也没用,感觉一件挺麻烦的事情。
我去了那里,他主持的会议,把任命的情况守着大家说了,那个副经理听了以后气得脸铁青,但一句话也没说,之后便学会了消极怠工,假借联系工作,办公室就不去了,不过那个人也有他的办法,很快分管的院领导就开始妥协,找到总经理跟他说,你们的情况领导都知道,长期这样也不是一回事情,所以让他自己独立的去成立一个服务公司,相互不影响,各干各的,那个总经理听到这些还能说什么,只好同意分道扬镳。
虽然这期间自己真正站在总经理的角度上帮助他说话只有一次,而这一次就彻底把这个副经理得罪了,从那以后的多少年里见到我就跟见到空气一样,视而不见的走过去,倒是我觉得这样挺好,感觉比较帅真,大家装作相互不认识,证明大家没有共同语言,相互之间也不必去装。
一直到了我到第二个单位工作很长时间,他那个公司早已经倒闭了,在单位里面混日子过,为了某一个事情他找到我,这才把之前的那些恩怨算作一笔勾销,说,知道这不是你的本意,你也是他的手下,必须维护他的利益,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提及了,人家有姿态,咱也就顺水推舟,相互给一个台阶下圆满。
那个书记临下来之前找到我,推心置腹地跟我说,你不要再犯糊涂,组织问题你必须要考虑清楚,我现在还算作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你必须要有一个态度,我好做工作,尽快的参加进来,你不参加进来,一把手交给你的可能性没有,说的非常的恳切,自己也很感动,但是谈话过去之后也没有实质性的做什么事情,就这样与总经理的职位失之交臂。
再往后自己就被调到基建科当大头兵,在那里自己了解了很多事情,也跟着沾了很多的光,施工队拿你真当回事情,但这种在意是有大前提的,那就是希望你睁一个眼闭一个眼,什么事情别太清楚,例如再算小工的问题上,在计算土石方的问题上,多一点少一点就是我这样的计工员说了算,每天在合适的土石方量的单子上签上字,那就是施工方的利润,换来的不过是不定时从家乡带来的三把韭菜两把葱。
搬到这里居住,跟这位书记经常见面,见面问寒问暖是必须的,虽然那时候自己已经不再第一个单位工作了,但是,书记对我的好不能忘记,不过对不住的是,这位书记去世的时候居然自己不知道,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这个事情,打电话给第一个单位的负责老干部的同事,问他为何不通知一下,人家回答的更干脆,你现在不是这个单位的人了,没通知你属于正常。靠,你还真没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