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三百一十四)
(2018-11-26 06:27: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当官有快感我写过多少次,主要就是从自己的感受去写,后来知道这种感觉是更多的人跟我的感觉相同,甚至有些人当了官以后走火入魔,把自己太当成一回事情,结果引火烧身,最后的下场就是灰溜溜的离开。
干一个小单位的一把手,算下来干了十几年,过了十几年的官瘾,后来终于发现了任何事情都没有全是你高兴的事情,你当多大的官就要负多大的责任,也要承受多大的心烦,当官是有风险的,要知道在你面前表现出阿谀奉承的人,自然也就有在你背后戳你脊梁骨的人,到后来看到那些上面比自己大的领导,因站错队,跟错人到后来一败涂地,有的招惹了牢狱之灾,而曾经的他们那真的是不可一世,好象这个地域就是他说了算,忘了在这个国度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人逼急了,兔子都咬人。
这个世界上人心不古,你在那个位置上干的顺风顺水,你放心不久就会招来一些人的嫉妒,就会传来一些闻所未闻的传言,不然的话妒贤嫉能的成语怎么样会造出来,一句话就是想恶心你,即便你没有传言中的那些事情,你要跟别人澄清这些也要费一番口舌,人家就是要这样的结果,后来知道当官就要具备这样面对谗言的素质,临危不乱。
都说谬误说一千遍就成真理,现在看看还真的是这样,特别是上面的管理者,他最初是相信和了解你的人,正是因为相信和了解你才推荐你担负重任,可是在日后的时间里,面对小人的谗言,最初还有定力保持自己的清醒,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这些谗言不停地在耳边穿过,他也就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到最后自己都糊涂了,把传言当成了问题。
先不说我,有一个小兄弟工作上很有能力,无论领导安排他做什么,都会很认真的完成工作任务,被领导认为是信得过的人,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单位闲人太多,干活的人太少,那些不干活的人看这些忙忙碌碌的人心里面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就开始了无中生有,开始了编故事给领导听,一上来正向我说的那样,领导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但是事隔一两年以后,这些流言蜚语越来越多,领导也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误认为可能有这方面的问题,为了息事宁人索性把一个尽心尽力的得力干将调离,为的是避免闲言碎语,忘记了这个单位领导应该是心明眼亮的人,就这样挫伤了一个认真工作员工的积极性,调离证明就是相信了谗言。
那个领导比我年龄小,但从政的老道程度一点不比我差,这个人从政经历可以用精炼形容,每一步走得都是精心安排,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这样的顺利,想当官的人趋之若鹜,但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单纯有想法是远不够的,需要有一定实力的后台,也就是人脉关系,他就有这样幸运的机会。
在我工作这些年的过程中,看到过几个人跟这位领导有相似的经验,其中一位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看到他一步步的往上走,一直走到你都不敢相信的位置上,那华丽转身你都不敢相信,但是那就是真是,现在这个人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后来知道最关键的是身后必须有一个坚实的后盾。
那个领导很有幸结识了这样一个说话落地有声的领导,从郊区县里面调往小城,跟下跳棋类似,经过几步看不懂,感觉有些不合常理的跳动,最后调到了一个市里面单位,在这个单位一步步地往上升,当升到副职的时候,你已经感觉非常的震惊了,很快又调到了其他的单位,在那里又变成了正职,不要以为他有多强的工作能力,现在的干部不需要有这样的能力,只要你听话,按照领导的意图去做,就是最大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的认识也是通过自己经历的那些教训而总结出来,那时候自己感觉春风得意,自己觉得有能力干好领导交付的任务,更有能力管好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单位,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实那种想法就是一种膨胀,到后来觉得自己的那些措施不错,领导再跟你说什么就感觉不那么舒服了,认为自己做得没错,其实在领导的感觉中,不听指挥就是最大的错误,你干得再好,反映在强烈在领导那里等于零,所以自己到最后能够彻底的感悟到这些,毅然决然的下来,就是知道继续这样的干下去一定是死路一条,别把自己当回事情,更何况自己觉得那点权力,早已感到了厌烦。
那个人比我精明就在这里,他心里面心气再高,他也不会去表现出来,一定会按照他的大领导的要求去做,不管别人怎样去说,领导的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就是好领导,跟他接触过几次,可以感觉到他对我的很多做法非常的羡慕,但是这不是他的风格,他还没有过足当官的瘾,他还有更高的目标追求。
但凡背靠大树上来的这些“蟹兵虾匠”大树一旦倒了,他们就慌了神,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那几把刷子很可能驾驭不了这个自己曾经认为得心应手的单位,他更不知道新上来的领导是怎样一种性格,是不是仍像曾经领导那样,结果出乎他的意料,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一朝君子一朝臣,他的那种唯唯诺诺在新任领导那里不被看好,新领导也不直说,看这个下属的悟性,很遗憾但凡靠关系上来的那些基层领导这时候就傻了眼,最终的结局不需要讲太明白,一直调令,就成为了另一个不起眼单位里的负责人,在那里在不适应,就剩下回家种红薯了一条路了。
还认识一个女干部,感觉更要命,女同志一旦有了权限,感觉那就是她自己家的一样,用家长式的管理方法去做,说透了就是官迷,这个人自己跟她没什么特殊关系,但是她对我的很多做法都不认同,说我这是拿着职位不当回事,脑子有病,俗话说的“拿着豆包不当干粮”,认为我干负责人的时候把权力分散的太多,显示不出来领导的威严,自己没有他那样的感觉,觉得把权利分到下面,既可以提高下面的人工作积极性,又可以减少自己的负担,一举两得。
后来这个女干部用我的话说把工作当成了自己家里面的事情,有点走火入魔,而且她越干越想干,我不知道她的快感在那里,不停地有人写信告她,不停地有人上访反映她的问题,上面的领导也不停地找她谈话,无论怎样她就觉得只要自己是一把手就不管那一套,我行我素,到最后惹了众怒,她自己还不知道,还在想中国家庭泼妇那样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岂不知,这样的架势在领导那里就是小儿科,一纸免职文件所有的权利归零,用我的话说,自讨没趣。
这篇文字我很早就想写,考虑到一些实际情况,害怕引得一些人看了不舒服,现在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介草民,可以把自己曾经看到职场情况写出来了,但凡留恋职场位置的人,除去满足虚荣心之外,那一定会有他们的现实利益,不然的话谁愿意额外的去出那么多的气力,你也多拿不了工资,你也多拿不了补贴,何苦打着热爱工作,敬业精神的幌子,不过是在那过官瘾,在想着额外的好处,他们忘记了伴君如伴虎,权利是双刃剑的简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