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二百一十二)
(2018-09-28 07:50: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咱这个人彪,永远也长不大,经常被人当猴耍,知道了也生气,但是就是记吃不记打,过上一阵子又被人家忽悠,到现在才知道你轻信上面那一套,那你一定死得很快,现在更多的管理者都是口是心非,表面上装扮成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还主动地问你对自己的看法,让你帮着对工作中的问题提一下意见和建议,咱这个人还真的以为领导有豁大胸怀,看到他那么的诚恳,便坦诚的把自己的看法说一点,岂不知,这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现在知道从人性的角度去看,那有愿意听不同意见的人。
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记得很清楚在小学里面老师就提议给某一个同学提意见,其实老师的本意就是想让同学说几句好话,以此显示老师培养的同学有多优异表现,靠,我们这些没长心眼的同学,以为这一下子自己报仇的机会到了,主动伸手,老师本不想让你起来发言,但是又碍于没有其他同学举手,迫于无奈,让你站起来说两句。
自己还真的觉得有行使自由发言的权利,肯定这个同学学习不错,课堂纪律也不错,但是,觉得这个同学帮助其他同学的互助友爱的精神不够,去问他一些自己不会的问题,他表现出来不耐烦的样子,我认为这与班干部的身份不符。
老师听到这里就脸色相当不好看了,但是还能压住火,没有举手的,就主动叫那些他认为听话的孩子,人家那些脑子够用的同学多精,站起来净说好话,而且把这些成绩归功于老师的辛勤指导,老师听的那才是一个高兴,接下来做点评,在表扬这些给予肯定同学之外,还例举了很多发生在他认为好同学身上的优点。之后话锋急转直下,开始批评我这样学习不努力,还专门看别人缺点的同学,希望自己先做好再去给别人提意见,这样才能让其他同学心服口服,靠,谁知道老师和那个同学一次性得罪了。
应该记住教训吧,过两天又遇上这样的事情,老师让给他提意见,这时候老师就主动出击了,没等你举手,便叫你起来,言外之意,你不是能提意见吗,这次看你小子能说什么,虽然咱脑子不好使,反应慢,但给老师提意见还真的没想过,不过被老师叫起来,不说明显不行(到后来才知道就是不说等于救了自己,视同于没意见),站在那里想了一下说,那么就提一点,希望对我们这些学习不好的同学多帮助,别把眼光放到学习好的同学身上,我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这样才能加快步伐赶上。
老师的脸显然又开始变了,还没等你坐下,老师便发言了,难道对你们这些学生关心不够吗?知道我是多么的心急如焚,你知道我是怎么跟你们家长沟通的吗,我不说是呕心沥血,也可以说是费尽辛苦为你们的进步努力地去工作,你们就不自己去想想你们走到这个程度怪罪谁,就是你们自己,你们拖了班里面的后腿不觉,还怨我们帮助你不够,岂有此理。听到这里你说我还能混出一个好吗?
后来自己知道问题出在自己听不出好赖话,人家同学老师说的那些都是口是心非,是让你表杨他们,绝非是让你给提意见,语文没学好,听不出所要你表达的真实意图,一听说提意见,就真的以为是找不足之处,那还知道那不过是一种虚套的客气,真是的目的是让你说好话,听不明白意思,不就跟着倒霉。
现在看心直口快就是彪,特别是工作以后,所谓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说是体制内的民主生活制度,哪有的事,第一次在单位受挫折就是又犯了大脑简单的错误,年底总结领导点评手下的同事,当然从虚荣心上讲希望说好听的,领导以表扬为主,也有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在知道婉转的说意见和建议,就是意味着你在这方面做的还有欠缺,还需要继续努力。
接下来就是员工给部门领导提意见,最初自己刚来,看不出部门长身上的缺点,轮到我发言说,刚来还没有感觉领导的缺点,或许过两年才能看出来,等看出来再提,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可是领导听了心里面不舒服,后来想想确实自己脑子不够使,你就说领导干得挺好不就完了吗,说了那么多的废话。
就像别人说的那个笑话,一个人不会说话,专捡别人不愿意听的话说,家里面的父母和亲戚都犯愁,因为他说话经常得罪人,但是,又不能总让他呆在家里面,出门必须带着,说这一天他的舅舅孩子过百岁,当姐姐的必须去参加庆典,在家里面再三根他的儿子说,求求你,到了舅舅家千万什么话都别说,你就低头吃饭,咱们吃完饭就走。
这个彪儿子跟着母亲去了舅舅家,进了门孩子按照母亲的要求一言不发,到了吃饭的时候也是低头吃饭,舅舅和舅母看到这孩子有进步,在那里表扬了孩子,也对姐姐教育有方给予了肯定,大家都很高兴,吃完饭舅舅的姐姐提出回家,舅舅一家人送出大门口,临别的时候那个彪儿说话了,舅舅,我这次到你家我可什么话都没说,万一你儿子死了不该我的事。
现在看看咱就是这样一个彪人,给部门长撂下了那句话,人家真的当成了一回事情,很多时候都防着你,也不敢跟你走得太近,而且对你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知道稍有闪失自己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倒好逼着你做事小心翼翼。
换了第二个单位,似乎自己知道了一些这方面的教训,在遇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事情,一定自己检查自己的时候多,给领导提意见的时候一定要模糊,不能提实质性的问题,到后来发现连模糊都不行,直接就开始肉麻的吹捧,感觉更多人很享用,别看领导一脸严肃,但是到后来证明这样的肉麻是确保你顺畅工作的基本保障。
不要以为领导的气度随着政治风气的不断加强而变得越来越大,人性中的东西是不变的,所谓的承受能力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因为你不知道他内心里到底想了一些什么,只有到后来的工作中你感受到他的那种态度是不是对你的认同或报复。
那年必须相互提意见,领导一板正经的找你,让你掏心窝子给他们提意见,自己想了再三,说,既然你们非让我提,那么就讲两点,第一个是废寝忘食的工作看来是一种敬业,但也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不负责任,严格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的事业不负责任,没有一个好的身体那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希望注意作息时间,该休息一定休息,革命工作永远也做不完,一定要讲究科学,劳逸结合才能革命长久。
第二条,作为市管干部知道工作是日理万机,忙的不行,要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工作,几乎是忙得焦头烂额,不管怎样我还是希望你们要抽时间下基层了解情况,你们下基层不仅仅是了解基层的问题,也是给我们打气鼓劲,领导莅临指导的意义绝非是走过场,让员工看到这些工作领导多么的重视。对面的领导一脸严肃的在那里记录,当听完你这些发言之后,他会意的微笑就知道谈话成功。
不要以为时代发展人的气度就越来越豁达,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情,我们的管理者气度越来越小,小到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还不是我们想到的,是从网上看到有心人写的,想借用一下,没想到根本就登陆不上去,把选用的那段删掉,顺利通过,正是因为这些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曾经做法,现实逼着你去做机器人,甘愿掌控,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