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遐想(之三十八)
(2018-01-07 06:12: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感 |
现实同样如梦,而梦又是一个不一样的现实,人在梦与现实之间交替,久而久之的现实生活感觉如梦一般,而每天做的那些梦,又似乎是你现实的一种变形后的延续,这种观念正迎合了弗洛伊德的看法,他说:“梦首先是清醒生活的延续。我们的梦跟自己近期意识内部的观念往往存在密切关联。在之前一天的遭遇中,总能找到盟的线索,只要认真寻觅即可。”(摘引《梦的解析》第5页)
晚上做梦去了殡仪馆,这是自己最不愿意做的一个梦,更有意思的是你主观意识不愿意,但是内心里的那些东西你无法支配,类似的梦境居然在这一年里怎么都会有那么几次做到,在梦里面自己既有发自内心的一种排斥,也有儿时的那种惧怕,这是自己清醒时候决计不会那样去想到的。也就是说白天你的那种刚强并不是你内心里面的真实,真实的是你的那种惧怕,是梦中呈现的那种心理状态。
就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在之前一天的遭遇中,总能找到梦的线索,”第二天上午自己坐在那里回想这两天看过或想到过的那些事情,找到了引发这个梦的诱因,自己在上厕所的时候,翻阅报纸在报纸上看到了,著名艺术家、画家达利被开棺取DNA,说开棺以后达利特有的两边翘的胡子还保存完好,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信息,储存到脑海里,通过做梦的形式展现出来,而这种展现是用了变形的手法,变成了去殡仪馆送我的一位同学,而报纸上说的是公墓,在脑海里面殡仪馆等同于公墓。
其实,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在你的内心里有一个筛选机制,将每天自己看到和想到的一些事情进行筛选,把大多数“无用”的经历通过遗忘视同删节,留下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在几年时间里都不会被提及。
但是你不难发现所有精神印象都不会彻底消失,就算是最微不足道的印象,留下的印迹也不可能消失,并能在任意时间死而复生。有一天在梦里会浮现出来,不管他怎样的变形,毫无疑问这与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有必然的联系,不仅如此,他还与近一时期的一些与过去想象的事情有关,像仓库里堆放的材料,到了一定的数量,就要整理一下,梦就把这些积压许久的事情做出调整,以此来缓解内心过于增加的负担或压力。
而在梦中做到与朋友之间的那些交谈,也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我多少次的写过,正由于自己比较善解人意,有些人愿意找到我倾述心声,尽管这些内心里的秘密对我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新奇,可是讲述的人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我能够与他分担他的幸福或者痛苦,那时候咱还没发育成熟到对男女之间的事情如此的感兴趣,听着他们跟你倾述,觉得有点自讨苦吃,心里面在想跟我是的想点实惠的事情,让肚子过年比什么都好。
前些日子久日不见的同学联系我,说准备近期一起坐一下,而这个同学我曾经写过已经有四十年没见过了,曾经学校毕业前后的记忆模糊的想到了一些,当然,在这随后的日子里自己也问了一些跟他熟悉的人,脑子里大概有了一点印象,不过从内心的真实来讲,并没有特别想见面的那种急切。
我一直在说,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三年不见当亲不亲”,这是从人性的角度去分析得到的经验,也正验证了那句俗语,人越走越亲,马越走越勤,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大家相隔四十年,这四十年每一个人所经历的,以及所形成的内心里面的东西,是不是还会像当年上学校那样的纯真与质朴,一定相信大家变得出乎你的想像。
还是回到对梦的分析当中,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中在分析梦的材料——梦中的记忆中写道:“复现于梦中的材料,有一部分的源头并非清醒时思想的记忆与活动,而是童年时期的经验。在某些情况下,梦会借助一种神奇的复现力量,让童年时期遥远甚至不复记忆的事情重回内心。”
对于在梦中经常出现的那个场景——殡仪馆,回想起来这也与儿时的经历不无关系,我曾经写过在京城大院居住期间,跟着小学同学去大院外面的同学家玩,他们家的仓库里就放着一个棺材,而那时候自己也就上三年级,对棺材的认知就是与死亡相同,同学看出我对这样的物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故意吓唬我,问我敢不敢去仓库看那个漆黑的大棺材,儿时也有虚荣心,害怕说不敢让人笑话,硬着头皮跟着去了,到了仓库自己一直站在门边,只要看到有小朋友往外跑,放心自己总会疯一般的跑到街上,毫无疑问这件事情给自己内心留下了阴影。
上中学的时候,奶奶病逝,陪着老父亲回老家处理后事,记得很清楚家乡的殡仪馆就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家里的大人没让我进去,让老父亲姊妹的孩子把我领回去了,那个房子的构造不知道如何进入了自己的脑海深处。当然也有二三十年前自己在京城八宝山转悠的经历,八宝山殡仪馆的建筑特点似乎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到了小城以后,特别是工作以后干的工作性质,最初殡仪馆也是每年去一两次,到后来一年不知道去多少次,殡仪馆刻在了脑海之中。
所以自己在梦里面经常做到去那里的梦,地点和房屋的建筑风格,现在可以说是不同地点的记忆中地汇合,记忆特深的是二十年前去的那次京城八宝山,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转悠,看到了砌在告别厅外面的那些水泥台子,就知道了这是用于告别的,很像曾经学校里面砌的水泥乒乓球台子,后来在梦里面这个场景经常的出现。更让人惊奇的是有一次去送一个过世的人去太平间,发现里面的台子和在京城看到的台子完全一样。
很多梦恐怕就是在不断的刺激下改变了原先的位置,从大脑的最深处被推到了表面,所以经常的在梦里面梦到类似的场景,不过梦的类型与我们现实生活一样五花八门,今天你可以做文化的梦,后天你可能就做一个可以飞起来的梦,自己经常在梦里面被风给吹起来,保持好平衡,你会发现很快就会平稳的落到地上,在梦里的那种紧张心情得到缓解,你又进入了另一个梦的场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