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八百八十九)
(2017-05-06 06:23:16)
标签:
杂谈 |
假如晚上没有活动,自己一定会留出预计两三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一定要留到晚上,你这一整天干什么?不瞒大家说,一天的时间感觉很快就过去了,到现在精气神都不如以前,一天下来,真干不了什么事情就过去了。
过去在工作岗位上设想退下来自己有了大把时间,一定把更多的时间让给读书,真的有了这些时间,你才发现自己曾经想到的那些事情,真的未必是这样,也并不是自己有意识的去拖延时间,根本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的。
前一天晚上假如没有应酬,一定会在早晨六点多一点起来,喝水算作是尽快清醒的举措之一,接下来就是洗漱的时间,根据消化道的正常反应,决定是否接下来排毒,一般这项工作要等着掌柜的上班以后在做,因为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在卫生间看微信,看报纸。
但是,前夜假如参加场合,一定起不了那么早,很可能睡到自然醒,或者睡到自己都认为有些对不住自己的感觉,其实那是让身体内部的运动后的某种需要给逼起来的,起床以后五脏六腑便会有强烈的感觉,自己也很享受这种一泻千里的排毒过程,知道假如不这样,自己不知道会胖成什么样,觉得一定跟脑满肠肥有一拼。
干完这些事情,掌柜的也就起床准备早饭了,而我则回到“陋室”,打开电脑把昨天写好的博文发出去,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当然更多的读者碍于我这一把年纪,多以鼓励为主,知道我的粗心大意是家常便饭,所以这些年大家都以宽容的心面对我文字中的种种低级错误。
吃完早饭,送走了掌柜的,早间新闻就成为了自己了解国内动向的一个窗口,会须有些人问我,你居然会相信那些,其实,自己有鉴别能力,不管别人怎么说,你一定会知道真正的情况会是怎样,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绝不能听别人怎样去说,这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家里面的劳作,自己虽然干的很少,主要是对家里面的情景有着巨大的适应能力,掌柜的忍无可忍的状态,自己还觉得挺好,生活在仓库里的自己,已经适应了杂乱无章的生活,觉得一个家首先要有一种依赖感,做到睡得着,吃得香,最终有归属感足以。
至于凌乱那是一个人自己感觉的事情,在家里的空间,用自己的话说,从东到西只有十几步,陋室里的这张写字台,这是学习工作的一种继续,再就是客厅里的那张沙发,那是我等待吃饭前的消遣的地方,最后一步的地方大家一定会猜得出,那就是卧室里的那张床,这是自己每天必须用的地方,剩下的自己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厨房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地方,可是自己除去晚饭比较认真之外,剩下的时间,觉得没有很认真的对待这个“加油站”。
到了这个年龄,发现自己的脑子也不那么灵活了,上午的时间,自己知道要抓紧时间的去写一点东西,很多时间自己是在那里坐着发呆,不知道写点什么好,感觉有些像便秘,坐在那里拉不出来,憋足了劲,吭哧吭哧写了那么一点小感觉,写完之后自己发现这一上午就过去了,很有可能把自己散步的时间给挤掉了。
一般自己安排上午的时间,把写作安排在两个小时左右,尽量在十点半结束,之后便是外出散步锻炼的时间,为的是把早饭消化掉,让中午有饥饿感,一个多小时的散步,回到家中已经是中午时分,简单的午饭,不影响自己观看法制节目,退下来的这两年里,养成了午睡的习惯,知道这是为了晚上有足够精力看书做准备。
下午两点起床,烧水冲茶,到网上观看朋友圈里面的新作品,到凤凰卫视里面看一下他们关注的东西,两个小时时间,不知不觉,假如晚上有约的话,自己便会做出行前的准备,假如没有“任务”,便会为晚饭做准备,总觉得现在家里面不能一点贡献没有,毕竟掌柜的为这个家还在继续发挥余热,自己能做的也就那么一点,做顿饭菜到哪?
晚上七点半钟,回到属于自己的陋室,开始自己设定好的阅读,为什么?晚上自己的房间灯火通明,自己喜欢在一个敞亮的房间里面阅读,感觉跟在阳光下阅读一样,而读书的目的并不明确,根据自己的感觉走,近一时期看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作品挺有感觉,前些日子自己购买了他另一套选集,这一阵子几乎就成为了“博尔赫斯月”。
看了他的《私人藏书:序言集》你会知道对一本书的感受可以那样的简要地去写,而不是像我那样生怕挂一漏万,所以力求面面俱到,其结果却是庸常乏味,完全可以把自己感觉最深的哪一点写出来,例如在本书的一篇文章中,他写了对罗伯特·格雷夫斯《希腊神话》的评述,他写道:“他从不追求时髦,宣称诗人写诗就应像一个诗人而不应像一个时期,他相信艺术创造者的神圣性——对他来说,所有的艺术家是同一个人——一个永恒的人。”
他在写一九一一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花的智慧》时写道:“艺术总要为其所表述的事实辩白并做好铺垫,梅特林克在其创作中向我们精心展示种种超乎想象,无法解释的奇怪事情:《盲人》中的主角是两个在林中迷路的瞎子;在同年出版的《不速之客》中,一个老人听到正走进他屋子的死神的脚步声。”每篇作品的点评寥寥几笔,却正中要害,感觉这些文字已经把莫里斯·梅特林克作为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家的特性点了出来。
看书时间过的飞快,但是看书的速度却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快,有时候一本书要看很长时间,这源于自己的精力所限,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时分,为了第二天的继续,为了照顾神经衰弱的掌柜的,不得不在午夜时分之前倒在床上,让她能够安然入睡,躺在床上想到了堆在陋室的那些书籍,何时看完是一个未知数,就目前的这种速度,别说书房的那些存书,堆在床头随手能够得着的书籍感觉也看不完,人生苦短可能就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