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一千五十七)

(2018-02-12 08:09: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京城的朋友有两年没来小城了,我从岗位没下来之前,几乎每年来两次,要说有什么事情,还真的没什么特要紧的事情,感情到这份上,利用周末的这两天,过来一起聊天散步,喝一个东倒西歪,之后晕晕乎乎的回京城,这种交往按俗语说,人越走越亲,马越走越勤,回头想一下不无道理。

 

认识他二十多年了,也是为了共同的事业相识,他的事情我好像写过不少,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正踌躇满志,想把这个事业做的无人能比,估计这源于他是学者型的原因,描绘出一副无比绚丽的事业蓝图,不仅如此,还认真钻研了这项事业的特点与前景,当我们还是一头雾水的时候,他已经出了一本专门介绍这项事业的书籍,在业内引起轰动,我曾经在京城的西单图书大夏里见过。

 

像所有的新任领导一样,见到他的时候一脸严肃,估计是他自己认为作为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就要用这样的姿态面对下属,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我作为外地来学习的同行,同样也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还好,我这个人不太在意这些事情,你严肃我就嘻嘻哈哈,让你严肃不起来。

 

那时候我们刚刚起步,他们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单位的福利也不错,西服革履,后来知道这是他们的工装,自己心里特别的羡慕,心想将来我们发展起来以后,也给职工制作工装,显示出窗口行业的作风,那时候脑子不够用的,想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那时候最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开展业务,到那里也是学习他们的经验。

 

就是那次见面,他送给了我们学习参观团每人一本他编写的专业知识书,自己那时候真的很佩服他,从那以后就是我们交往的开始,可能是自己虚心的态度打动了他,私下里谈了很多工作方面的事情,自认为得到了真传,回来以后也想按照他的思路开展工作,后来发现城市的规模限制了你更多的想法。


京城五百多万企业职工,而那时候小城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万,你想达到京城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再一个在京城的职工思想认识比咱这里要开放,把事情讲明白了,基层工会干部就知道这项工作的特点是什么,二话不说参加,到小城对基层的干部讲多遍感觉也是也将信将疑,感觉就是说不进去,但到了吃饭时间喝酒绝对的厉害,没做成工作,让他们把自己灌趴下了。

 

他干的风生水起,在全国都赫赫有名,每次去京城开会,基本上都是他做经验发言,他们的工作成为了标杆,也许正因为这些殊荣,让他感觉飘飘然,实际上作为领导看的很清楚,你的小尾巴一翘,就知道你犯了什么毛病,接着就会用他们的方法点你一下,让你知道取得这些成绩不是你的成绩,是领导支持的好,下面给面子,你不过是一个经办机构。

 

现在想想年轻时候都犯过这样的毛病,一旦发现自己的这个事业有点起色,就误以为自己的功劳,脑子里开始膨胀,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干到这种程度,换成其他的人绝对达不到这样的业绩,越是这样想就越偏离了最初的那种规划,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好言相劝,认为是不懂业务的表现,其实作为旁观者而言,他们看问题更客观。

 

他的管理风格,有些人可以忍受,有些人就不愿意这样,就会用他们的方法来对抗,好像是他的严厉惹恼了手下的一个人,那个人在要害岗位工作,想找一个领导的毛病那简直太容易了,那个时候用于公关的一些费用,分管领导批了以后,就按照目标开展工作,送给业务单位的那些物品,有些是与同事一起办的,有些是自己到业务客户加送的,二人为公,一人为私,那个员工写信到上级机关,说是公关物品去路不明,明显就是说有贪污的嫌疑。

 

京城这个朋友我可真的了解他,把单位的事情当成了自己家里面的事情,单位里的钱就跟自己的一样看的非常之紧,记得我有一次去,他请我吃饭,那时候单位没有吃饭的标准,随便花,但是他还是找了一个特别小的饭店,买了特别便宜的红酒,他是当场喝吐了,我回到宾馆直接就睡了,到后来我一直拿这件事情奚落他,你给单位省接待费,你没想过,万一喝出毛病来咋办。

 

面对检举信函,领导要让他讲出一个所以然,有些可以想起来,有些自己送的真的也忘记了,领导工作方法简单,讲不出来的视为问题,其实,真的不是什么问题,三百两百的事情,就是自己拿着也富不起来,更何况他根本就没这样的想法。

 

领导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口口声声说,保护干部,把人调到其他单位任职,就避免了这些麻烦,就这样他去了另外的单位,让他痛苦了很长时间,认为自己辛辛苦苦的打下这辉煌的事业,为了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就这样被调离。

 

接他的人我也很熟,工作方法与我的京城这个朋友决然不同,他到任以后,发现了很多职工依然怀念前任领导,他采取了几个办法,立刻就把职工的这种想法给冲淡了,给职工加薪,确定职工的每个月的福利,这两手让职工尝到了甜头,相比之下前任领导就没有什么特点了,新人领导抓住了职工内心里面最想的事情,满足这些就达到一片赞扬的效果。

 

事情过去那么多年,讲起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都会流露出一种窝囊的表情,应该是知道了自己的认真和勤俭是多余的,发展的目的就是让职工的实惠,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把钱省下来,省给谁?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让职工多得一点,有什么不好?

 

现在已经进入文化圈的他,这次到这里是考察文化市场,从他离开同行业之后,跟他的往来不仅没有停,而且越来越密切,他那一脸严肃的表情不再有,知道在端着也没意思,大家都很熟悉,谁的毛病都心知肚明。

 

他的酒量有限,但他是一个性情中人,高兴的当口,忘记了自己很差的酒量,跟别人较上劲,最后喝的找不到北,就像他这次来一样,跟他再三说,别硬拼,但是面对激将他的对手还是表现出一种不在乎的样子,结果被搀着回了房间。

 

第二天带他到我书房看一下,之后,一起散步聊天,知道吃完中午饭他就要坐火车回去了,走在路上他说,我这是干什么,欢天喜地的来了,喝了一个不省人事,到现在还脑子发张,下午就回去,这不明摆着自找难受吗?笑着跟他说,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到这年龄了还跟那些年轻人较劲,跟我学,爱谁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