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些到哪(之九百零三)
(2017-05-22 07:44: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微信是这些年兴起来的事情,毫无疑问这也是电信部门想出赚钱的好方法,不过从玩的角度去看,到是一个不错的事情,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在这个平台上介绍给自己熟悉的朋友、同事看,算作是一种消遣,也让熟悉你的人知道你的近况。
当然,通过这个平台你也可以找到那些许久没有联系过的人,发现他们也在这里表现得很活跃,这是之前你从未发现过的一个事情,例如,自己曾经的同事,在职期间大家觉得你高高在上,不太愿意跟你更多的交流,觉得你严肃有余,所以把自己内心里喜欢的舞文弄字掩藏起来,你离开之后,也就无所顾及了,在这里展示一下他的文才。
还有一个老哥,在职期间关系不错,但是看不出他的文采,倒是遇到关键时刻,总会到我这里“求援”,知道我胡诌八扯的功夫,自己觉得这么一个大人开口不容易,总是愉快地把自己的“作品”无私提供给他,他也一直装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样子,可是大家都退下来以后,突然的一天在这个平台上看到他,绝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人,他的文字表现出来的那种才华让你刮目相看,弄了半天他这是装憨。
为什么微信的人气旺,估计就是微信的便捷,你可以多写,也可以少写,当然也可以不写,用表情替你说话,而且少写,让人很容易看,不像我写的那些东西又臭又长,估计上下班坐公交车看合适,一二十分钟才能看完,正好看完到家。很多人就是一两句话,直抒胸怀,爱憎分明。
我一直认为微信算作是一个挺私密的事情,应该有选择性的找一些自己谈得来,有共同兴趣的朋友聊,但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一旦成了气候,那一定会呈现诸侯列国的景象,不同的微信圈,构成了不同的团体,感觉性格相投的聚在一起,其实,我觉得很多的群也未必这样,你被拉进去,自己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拉你进来。
自从微信有了转博客的功能以后,每天把自己博客里的那些文字,转到这里进行晾晒,并不是为了显摆,而是,让一些自己的朋友知道自己的近况,因为,微信流行以来,博客的点击量明显的下滑,很多人从博客移师到微信,觉得这里更易于掌握,更便捷,没办法只好把博客的文字转发到这里。至于自己辛勤耕种的博客那块自留地,自己还在认真耕种,这已经成为了自己养的“孩子”。
也许是自己每天倾泻那么多的文字,给别人一种拉不住的感觉,他们也需要这样婆婆妈妈的写手,所以很多圈子不经你的允许就把你拉到他们的圈子,自己发现以后也感觉莫名其妙,很多圈子里面探讨的问题自己都不知所以然,与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相距甚远,不知为何成为了“圈内人士”,有的可以自己处理,离开那里,有的你发现你没有这种自动离开的权利,感觉是你被绑架了。
还有一些圈子是自己不想加入进去的,不知那位好人把你拉了进去,要知道那里面的人个个都是人精,同样也毫无例外都是小心眼,知道在这里你只能唱赞歌,你稍有一点不满,肯定你就会遭到攻击,因为我已经感觉到这里面肉麻的氛围,到现在保持沉默,怕引火烧身。
我认识这个圈里面的一个人,专门在这个圈子里面给曾经有职务和现在依然在职领导点赞,表达赞美之词,用我直白的话说,就是拍马屁的。平时在圈子里当潜水员,专门看圈子里的那些信息有没有领导发出来的,假如都是一些“小萝卜头”,他绝对的沉得住气,等待着领导的出现,那天领导高兴了贴了一点文字,立刻你就会发现他点赞的痕迹,很像是附在领导身上的虱子。
领导写的那些东西,依我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随心所想,信手拈来,很平常的表述自己的情感,没有求得赞誉的想法,跟所有随性而发的人一样,就是找一个乐,圈子里的人表现得也很正常,唯独这样的人,就怕领导看不到他给的赞誉,其实,在我看这样的赞誉实际上起的作用正好相反,越是赞美,越是低估了领导的文才,一般的文字,让他吹成了非凡,那不是瞒着良心说瞎话。
我不知道领导看了以后怎样去想,或许感觉很享用,换成我的话,就发一条信息,让那个怕马屁的好好学习,学会欣赏真正的美文,领导的文才并没有在这里真正的展示出来,假如把这些随性的文字当成佳作,那么领导的水平也就如此,假若我领导一定会这样去看,这些拍马屁的人,就是赞美皇帝新衣漂亮的人,感觉是赞美,实际是让领导丢人现眼。
在一个让人感觉不舒服的是,微信圈子里面有些人找你帮助投票,说的那才是一个恳切,后来知道这些事情与他一毛钱关系没有,也是朋友托朋友,帮助投票的这个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一概不知,就这样让你给他投赞美票,你心里会怎样去想,实话实说,但凡这样的事情,自己一定不会去帮助投票,除非这个人我特别的了解,而且绝对是有正能量的。
凡事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微信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了解最新消息没有任何媒体可比,成为了你了解世界的第二双眼睛。不过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铺天盖地的这些消息,又让你很难分辨这些消息的真伪,不仅如此,发现更多的人已经成为了微信的奴隶,这场景并不难发现,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那那都能看到举着手机看信息的人。
到现在自己已经明显的感觉到微信占据自己业余时间的比重越来越多,已经呈现出不正常的状态,不停地去看微信信息,知道这是一种依赖的典型表现,有微信的不断发来觉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倒是半天没有微信觉得若有所失,影响你原本正常的生活节奏,所以每天晚上开始胡言乱语的时候,一定把手机关上,让微信歇歇,现在知道微信也是“毒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