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79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八百五十)

(2017-03-20 08:12: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作家杜帝新出的散文集《跳伞塔》里面,有一篇名为《砍价》的散文,是写我跟他去小城的文化市场的事情,那是多年前的事情,我早就忘了,他依然还记着,好像是那篇文字已经在他的博客刊载,也在小城的早报上刊载过,我成为了一时间大家的笑料,看了杜帝的文字,也确实觉得自己脑子缺了一块。

 

这些年自己虽然没有大钱掌握,可是兜里那点小钱,除去到书店买书之外,还有剩余的“闲钱”,一定会不定时去小城的文化市场转一下,有时候看好的东西,自己就出手,包括前几年出差到外地,也喜欢到文物市场转转,看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价格又不是很高的物品,也会一咬牙买回来,后来知道我买回来的那些文物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假货。

 

买书咱算是“内行”,包括出版社打几折给书店,书店给读者最高的折扣是多少,自己很清楚,假如在这个书店没有任何照顾,自己一定会去其它的书店,像书城前些年一直昂着高傲的头颅,给读者积分,不打折扣,没办法自己更多的书只好去其他书店购买,在那里最少也可以获得九折的优惠,那几年买书疯狂,每次买书都在几百元之多,九折优惠算下来也省不少。

 

但是,去文化市场淘宝,自己就一点不懂行情了,不仅如此,还在那里经常的受骗,买回一些根本不上讲的假文物,还好这些假文物,对一些朋友来说,他们喜爱,趁着他们到家里面或办公室里面,感觉喜爱的同时,让他们拿走,赚了一个豪爽的人情,其实,是把这些假冒物品拿走,用俗语说,眼不见心不烦,那些物品都是自己走眼的例证。

 

工作期间的那些年,经常去外地开会,自己有那么几个有同样爱好的同仁,特别是油田的那个朋友,财大气粗,跟我有同样的嗜好,喜欢逛文物市场,我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看的多,买的少,他则是不言不语,那一会见不到他了,那一定是悄悄地出手去了。

 

那年我们一起在黄山脚下开会,周日去了屯溪老街,那里很多文物商铺,我们主要目的是跟着安徽姐姐去一个“三生砚”的店铺,去买那里最富盛名的歙砚,姐姐与那里的老板关系不一般,听姐姐说,歙砚的升值潜力很大,买一块留着升值,自己口袋里不到一千元钱,知道也买不到什么好砚,倒是油田的那位朋友卯足了劲,要收藏一块好砚台,结果在去的路上,找不到他了,在那个砚台店里等了很长时间,才见到他的身影。

 

后来才知道他在那里看好了一把明清时期的椅子,在那里跟人家讲价,最终以几万块钱的价格买下来,并帮助托运回家乡,用他媳妇的话说,在那里看的很好,很结实,寄到家里过了不到两个月,发现那把明清时期的椅子快散架了,不得不找人帮助修理,发现同样是一个假冒产品,是贴皮货。

 

也是那次,除去买了一小块歙砚,还买了一只“欧米伽”老表,花了五十元钱,觉得挺好,拿给油田的这位朋友让他过目,他看了以后笑我孤陋寡闻,说样式的表到处都有卖的,而且价格还比这便宜,自己不信,觉得自己买了一个大便宜,后来正像朋友说的,那一个市场都有卖的,最便宜的只有十元钱一只。

 

还是跟油田的朋友,去了另一个地方,在那里的古玩城里面,见到了两方印章,自己很喜欢,卖货的那个摊主,把这每印章吹得天花乱坠,说是过去一个有名人的章,是他们家人偷偷的卖掉,把自己给说晕了,稀里糊涂花了三百元买了回来,放在书架的显眼处,当成了宝贝。

 

有一年去北京潘家园转悠,发现了摆在地摊上的这种印章,不仅刻的内容一样,而且图章外面的花纹和雕刻也都一样,最后朋友告诉我,类似这样的图章,在河南农村里面,批量生产,不过是用化学药品侵蚀过了,给你一种陈旧的感觉,问了一下价格三十元一枚。

 

后来济南的一个朋友到我办公室里面,看到放在厨子里面的这一对图章,感觉他挺喜欢,让他拿走了,他还有点不好意思,跟我说,他在济南有几个搞文物的朋友,一旦卖出高价钱,我绝对的能做到,卖的钱一人一半。

 

那天济南这位朋友不仅拿走了一方章,还拿走了几块石头,看着他认真的包裹,小心翼翼放到自己的挎包里面,心里面就好笑,知道与我买的时候心情一样,感觉是如获至宝,其实,自己早就知道这是赝品了,只是我不好意思跟他说太多,让人家高兴一会算一会。

 

后来见到他,问及文物鉴定如何,他告诉我,那一对印章还真的有点来头,听到这里我就笑了,告诉他去京城潘家园,那里价格更便宜,他听后也笑了,说了实话,到济南以后把那一对图章送给朋友看了,朋友说,对你很失望,这么假的物品都看不出来,水平也太低了点。

 

作家杜帝在那本散文集里面,写我在文化市场不会砍价,让他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没有夸张的成分,这件事情事后想想,确实是自己不对,确实不会讲价,别说是买文物,咱买菜都是不问价格,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心里面想再贵也贵不到哪去,掌柜的看我买菜,说整个就是一个脑残,既不问价格,又不去仔细看菜的质量,站在那里提出要求,人家称好以后,报出价格,给钱走人。

 

把这种不闻不问的习惯,用在了其他的事情上面,那天确实跟着杜帝去了文化市场,他对几家卖石雕艺术品商店非常熟悉,那天确实是一个有点姿色的女老板在那里,杜帝看好了店里的一块手把件,老板说是寿山石,我不知道砍价可以拦腰砍,觉得老板给降二十元钱,就很给面子了,便在一旁帮助老板说情,杜帝有苦说不出来,最后还是买了那个把件,但对我提出的价格表示强烈不满。

 

    至于杜帝后来写我买假玉的事情,那更是丢人现眼,合适的时候我会把这件事情写一下,再一次证明自己脑子缺一块,眼睁睁落入骗子的圈套,从那件事情过后,自己认定去文化市场超过五百元的物品一概不买,后来发现把价格定在这个位置上,除去买邮票和个别纪念币,还有那些烂石头,其他的物品都只能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