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八百四十八)

(2017-03-18 07:39:37)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咱平民一个,没资格对人和事,吆三呵四,夹着尾巴做人,但凡说的过去的人,咱都交往,交往的原则是扬长避短,这些年就这样走过来,认识了不少人,三教九流,掌柜的一直说我,胡乱交往,我倒觉得挺好,形形色色,各具特色,咱不找别人的麻烦,能帮助的事情尽力,别人也不会把你怎样。

 

认识再多的人,最终还是呈现出减法的规律,退下来以后,工作层面上的关系,一大批人就“消失”了,不管曾经相处的多好,走动的多勤,离开就意味着渐行渐远,这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中国古语说:三年不见当亲不亲,连亲戚都这样,工作关系就更别提了,界定就是工作上的关系,你不工作了,这层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包括同事也是如此,想起了那句话:人走茶凉。

 

自己好交往,好说话,但并不是没原则,对一些自己心里面有些戒备的人,永远保持心里面的距离,别看他守着你的面,表现出多么的亲热,你心里一定知道,这种亲热的后面一定会有某一种企图,即便没有马上提出来,最终他还是会把他的那些自私的想法说出来,拐弯抹角,成为了他掩人耳目的手法,他自己觉得挺管用,用心观察他的人非常的清楚,只是没有人直白的跟他说而已。

 

在我工作的这些年里,还真的遇到过这样的人,最初他表现给你的那种处事态度,真的以为他有那么高尚的情操,心里面还真的有一种敬佩,可是发现自己对这个人的敬佩,被另一些人嘲笑,说我是东郭先生,又说我是一叶障目,自己很是觉得有些冤枉,因为这个被我认定为敬业的人,并没有让我看到他的不同的另一面,我不能跟着别人的认识去认定。

 

后来这个人的做法,跟他自己表述的越来越对不上茬,不仅是我,连他领导都忍无可忍,当着面让他下不来台,训斥他的时候,跟训孙子差不多,而他表现的是那么的镇静,好像是在说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做法振振有词,让领导更为光火,后来索性就不让他去干一些对外方面的事情,到后来听同事告诉我,这个人私心很重,只要有对外联络的机会,除去本职工作要做之外,一定要考虑自己能从中捞一点什么好处。

 

因为我们没什么过急,私下里他还会跟我讲一些自己的想法,听他为自己辩解,觉得说的也不错,还挺为他受到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在领导那里时不时也听他说一两句好话,领导苦笑的跟我说,你真的是太幼稚了,怎么能听别人怎么说,要看他们到底是怎样做的,效果是什么,假如是一两件事情做得不如人意,可以说是个例,但是到了几乎是每件事情都让人不放心,不严加看管一定会出大事情,。听到这里知道他已经在领导那里彻底的没希望了。

 

不过这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极强,不让干事情正好,每天感觉比领导还忙,办公室的电话,领导在的时候他不打,而是到其他部门打,假如领导开会不在,那电话一定就是他霸占着,给下属的那些单位打电话,有着说不完的事情,但是与工作一点没关系,自己也是从他打电话这件事情上,慢慢地知道领导的看法的道理。

 

现在想想无非是私心重了点,蝇头小利在他的眼里都是巨大的利益,想尽办法去占有,要说他的家境并不困难,也是老革命的后代,不知道这种占有欲从哪里来的,说本能,可是更多的人都没有这样,后天接受的教育,让每一个人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欲望。按理说他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却表现出那么的赤裸裸的自私。

 

后来自己离开了那里,去了另一个单位,他自认为跟我关系最好,所以每年一到两次的到我那里探访,嘴里说着是想我了,其实,他想干什么我心里面很清楚,特别是到年底来看我,一定是看好了单位印制的宣传品,他把这些宣传品看成他公关的利器,几乎每年都会准时前往。

 

每次来我这里都会装作一副很认真的样子,跟他之前表现的一摸一样,心里面在想,也不换一下表现方式,难道自己觉不出来这种面孔大家都太熟悉了。第一句话,永远是:近来怎样?干到这份上真不容易,知道这是在取悦你,后面的话就该我跟他说了,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办的?这是切中要害的问话,他依然会客气的说,就是想你,来看看你,坚决不说他来是为了宣传品来的。

 

每年的宣传品,很受欢迎,自己熟悉不熟悉的关系都来要,不过像他这样虚伪的还真不多,更多的人直截了当,给多少不论,只要给我就行,还有一个大胖子,这个人不认生,属于自来熟类型,认识了不到两面,就像关系很近一样,到你这里直白的说,就是冲着宣传品来的,拿了就走,绝不会在你这里多呆一分钟,到后来索性听到他的喊声,直接让办公室的人,拿给他即可,目的明确,显得实诚。

 

不像这位“大爷”,装出一副关心你的样子,到最后才把真实的目的告诉你,假如你留他吃饭,他兴奋得劲头,就知道心里开花了,因为他心里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酒足饭饱,拿着战利品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你知道一年后他又会出现,同样摆出一副关心备至的样子,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想法在脸上都写着,到后来跟他讲明白了,印刷品在办公室,你直接去他们那里要,他很认真地跟你说,那些东西并不重要,看看你,听你说说心里话,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后来“八项规定”不允许制作宣传品,这位“热心人”也无了踪影,在他的心中,谁有利可图清清楚楚,谁无利可图,立刻将他从心目中抹掉,就这么现实,这么赤裸裸,后来听说别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装逼犯”,至于对不对,打死我也不说,刚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