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八十六)

(2016-12-12 07:32: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小城的书店各具特色,不过在网络发展的大前提下,实体书店越来越不好干,感觉是苦苦挣扎,除去财大气粗的“公办”实体书店——书城,在那里你感觉到什么是实力,这是其他个体实体书店不敢比拟的,也正因为书的品种比较齐全,去的人也就多,特别是周末的时候,那里成为了好去处,那些买不起书的人,只好在那里“安营扎寨”,沾光书看,这倒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然,更有心的人去了图书馆,听说那里的读书环境比书城更好。

 

很可惜自己年轻时候并没有养成这种沾光书看的习惯,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之前,书店不是敞开式销售,横着的柜台,把读者挡在了外面,根据你的喜好让服务员拿给你,也只能大体一看,服务员就站在你面前,感觉就是催着你,要买就赶紧交钱,不买就赶紧交回来。虽然那时候跟书店的服务员混了一个面熟,但也不敢在那里仔细翻看。

 

现在书店真的进步多了,敞开式的销售,让读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性,不仅如此,书店的舒适程度,超出自己的想象,冬暖夏凉,成为了单身汉和书迷的好去处,经常看到那些年轻人席地而坐,捧着自己挑选的书籍,旁若无人在那里饶有兴致的看着,更有甚者,带着午餐待在那里,做好了耗时一天的准备。

 

很理解这些借光书看的读者,这是最好汲取养料的方法之一,谁让工资结构与书价的相互关系失调,在物质和精神的选择上,物质依然是第一位的,而精神的需求可以这样的变通,对于记性好的这些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既省钱,又不耽误看书的最佳选择。

 

离书城不远就是小城曾经十分有名的个体书店“学苑书店”,无论是在高密路上的老店,还是在书城后面的新店,一度是我最喜欢去的书店之一,我曾经写过,在我的藏书中,一大批的书籍是从那里买回来的,感觉那里的书的品味很适合自己,也成为了自己不间断光顾的地方,虽然没有书城的规模,但是那里的小环境还是让我感觉很亲切,而且那里为老顾客打折的优惠,同样是吸引人的地方,别看打的折扣不大,但也是一种态度,与书城相比,感觉这里更有人情味。

 

很遗憾这样一个有影响的书店,你感觉到一点点地在萎缩,以至于原来就不大的购书环境,到当下已经被一分为二,外边成为了另一个商铺,屋里的另一半成为了“瘦身”的学苑书店,自己最初得知要装修,误以为要想书城那样扩大规模,却没想到装修以后的学苑书店竟呈现出一种“憋屈”的景象,包括那里的工作人员面对读者的询问,都无奈的直摇头。

 

书店经营者的苦衷我们体会不到,估计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年轻人更多的是去网络阅读,实体书店成为怀旧人去的地方,而这些读者现在还有几个人这样热衷于买书?而书店的效益就体现在销售量上,“曲线救国”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作为读者的我,购书者的我,看到这般的景象,确实感觉到一种心疼。

 

汉京书屋有几年时间没有去过了,好像在文化市场里面的那个店面还继续开着,而那里主要是卖教材等读物,与自己印象中的集中华古籍经典书目为特点的书店,是否依然保持着它的特色,不得而知,自己知道二十年前同样痴迷于那个书店,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很多都从那里购买,不知道那个段老板还是那样的敬业,那样的对中国古典名著的如数家珍。

 

至于文化市场里面的我是书店,则别有洞天,感觉像自己曾经去过的中国社科院出版社门市部,里面的书籍品种特别的多,有一些书籍特别的有意思,是我们平时里看不到的,到这里你会有一种发现新天地的感觉,至于这些书的来历,店老板只是用微笑面对,知道这是商业秘密。

 

这里的书籍也很符合自己的口味,更吸引人的是这里书的价格是半价,对于买不起那些新书的读者,无疑这里也是他们淘金乐园,我几次去哪里,感觉很多的书籍自己都想购买,但最终还是让理智战胜了冲动,知道这些书籍即便买回去,一时半时看不到,一旦过了兴奋点,就成为了积压的死书。

 

文化市场里面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大卖场,感觉是一个批发销售的地方,当然也不错过零售的环节,唯独让你感觉不舒服的是,那里的工作人员似乎对数并不是那么的喜爱,对你提出的书目,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告知没有,感觉书成为了他们的负担,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就知道别看这里到处是书,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书跟砖头和沙子没什么两样,自己一般去那里,只好自己寻找一些感兴趣的书籍,看的多,买的少。

 

后来发现在小城的大学路与齐东路交界口处的宝业书店,里面的书籍的质量,与学员书店有一拼,成为了自己经常去的书店之一,虽然里面的一半部分都是教学书籍,知道这是他们的主要经营内容,周边上的大学路小学和三十九中学,这都是经常光顾的客户,每到放学以后这里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足以见得经营者的商机意识。

 

即便这样自己还是能在这里找到一些不错书籍,足以见得经营者的品味不低,一些热门的书籍这里都会找到,而且感觉书籍的摆放,分门别类越来越规范,同样也是在不断地做出调整,但是你发现这种调整更有利于读者的挑选,而不是“战略收缩”,整个店里面分为了三个区域,学生教材区域,学生文化用品区域,读者选购新书的区域,各求所需,直奔主题,感觉是一个很不错的安排。

 

逛书店跟掌柜的逛大商场一样,并不是想要去买什么,而是去感受那里的氛围,面对琳琅满目的物品,你心里面有一种充实和幸福的感觉,这样的假象满足同样是一个人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