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七十七)
(2016-12-03 09:54: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掌柜的退下来以后,就去了另一个单位“补差”,五十岁退下来,还算是精力旺盛的年龄,加上有点小“业务技能”,混碗饭吃不成问题,退下来比较容易找工作,像她这样的人很多单位都喜欢,首先不用给缴纳劳动保险,其次没有公积金一说,而且还有“业务技术”资格证,单纯就是打工者,加上这些人一般家里面负担不重,对工资待遇不是特别的计较,所以用这些人很划算,自然找工作不成问题。
掌柜的前后换了两个单位,第一个单位感觉有点不计后果,掌柜的害怕担责任,主动提出离开,虽然那个单位挽留,掌柜的可不是没原则的人,依然决然离开,平头听说掌柜的不干了,立刻又介绍另外的单位,现在这个单位就是她退下来的第二个选择,一呆就是六七年,用掌柜的话说,这个单位比较正规,干起来放心,就在这单位干到“退休”了。
前些日子掌柜的外出查体,一不小心崴了脚,去医院拍了片子,发现骨裂,毫无疑问属于工伤,在家里面歇着,歇到六十多天的时候,发现掌柜的就有点坐不住的感觉,掌柜的这个人太自觉,认为自己在家里面休息,还拿着别人的发的工钱,于心不忍,经常自言自语,说是不是该去上班了,也知道你也伺候的够了,我一上班大家都解放了。
掌柜的骨裂的地方不在大骨头上,位置在一个不太受力的小骨头,位置相对好一些,即便这样也要休息恢复,但不太影响行走,在家里不太需要我做更多的工作,一日三餐,再就是出去买菜,成为了那一个阶段我的主要工作,用掌柜的话说,两个月的考验,勉强给打六十分,因为发现不影响在家里面的走动,自己也就没太当回事请,依然到处跑,经常喝的醉醺醺回来。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家都知道的养伤原则,但是,过了六十天掌柜的就有点坐不住了,先是去银行看了一下补差单位是否将工资打到工资卡上,发现一切照正常方式,包括单位的福利一点不少,掌柜的就有点过意不去了,感觉还是尽快的回到工作岗位上,不想在家里面吃“白食”,她个人就是这样的自觉,换成我一定多歇一段时间。
现在看看论思想觉悟,毫无疑问是掌柜的比我要高,别看是一个纯粹的民主人士,发现工作态度到敬业精神,以及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都比我要高一个层面,这不是我自己夸掌柜的,掌柜的在家里面歇着,她的同事先后多次打电话问候,而且希望她尽快的养好伤,回到单位里面,这里除去有人缘的关系,更多的是掌柜的眼里有活,而且做事情有条理性,工作效率比较高,很少跟别人计较干多干少,自然上上下下都喜欢这样的“劳模”。
掌柜的是我初中的同学,好像在初中的时候,她在班里面还算做是一个比较受“重视”的同学,不管怎么样算作是班委会成员,分配的工作是卫生委员,虽然不是班长或书记,感觉进了班委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那时候班委一共五个人,而同学多达五六十人,不管怎样班委有一票否决权,平时里这五个班委经常的在公众场合里抛头露面,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到了高中以后,掌柜的不再跟我一班,分到了另外一个班里面,倒是中学期间的班委的两个女同学,又一起在高中的班里面,一个是初中的女班长,到高中成为了团支部书记,另一个是初中的班委学习委员,到了高中依然担任这个职务,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她。虽然到了高中的后半学期,杀出几匹黑马,都是男同学,但是这位学习委员依然在她们的第一方阵里面。
唯独让人感到不解的是,这些曾经在学校里面“叱咤风云”的人物,步入社会以后,突然地就销声匿迹了,若干年后,这些人基本上都走了专业之路,女书记成为了医学教授,女学习委员被我誉为“美籍华人”,成为了著名的翻译家,飘洋过海去大洋彼岸,在那里成为了著书立说的人,在我的感觉中,他们都应该是这座城市里的栋梁,根红苗正,而且那时候家庭都有一定的背景,走又红又专的路不费气力,可是她们都没有从政,都选择了业务专业。
包括掌柜的也是如此,巧合的是分配到一个单位里面,她的不声张的性格,后被形容为“低调”,让她失去了很多的机会,特别是自从跟我搅在一起以后,她奋斗目标就寄托在我的身上,而她自己却同样选择了从事医疗的工作,感觉她很享受专业带给她的那种乐趣,也显得更加的低调,要求进步在她那里就成为了“不光彩”的事情,特别是看到一些人特意的去迎合领导,口是心非,她的反感发自内心,也毫不掩饰,也会得罪一些人。
其实,我自己跟她这些年比较了解她性格中的一些事情,要我是领导一定会培养这样的人去做管理工作,心直口快,不计较小事情,而且有较好的人脉关系,技术也说得过去,最起码是一个率先垂范的典型,把自己的事情做得让别人无懈可击,一句话很有计划性,不需要领导再三嘱咐,但凡有什么大的活动,她都会做好准备,家不会掉链子。
很遗憾,这样的老实人,在单位里面一般的不被领导看好,领导喜欢的是溜须拍马的那些能说会道的人,像掌柜的这样干好自己的事情,不管不问任何的事情,更不把当官的看在眼里,有属于自己的把握尺度,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想在她那里走关系夹三,绝对的没门,一律排队来,不管你是什么领导,好像心里面天生就对当官的有一种抵触请,包括我找她走后门,都经常被她拒绝,多多少少有点知识分子的铁骨。
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到家里面探望,让她更坐不住了,坚持着去了单位,跟领导说,虽然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可以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单位的负责人也不拿她当外人,像是见到了救星,说你来的正好,下周要去省内查体,单位的一些老同事由于种种原因去不了,你正好替补他们,知道你行动还不是很自如,没关系让年轻同志帮你拿着行李,下周就靠你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