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六百七十六)

(2016-05-07 05:22: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在高中班里面自己的年龄最小,有的比我大两岁,绝大多数的都大一岁多,问为什么大,其实,自己从京城过来等于跳了一级,所以混进了高一年级的队伍,原本学习一塌糊涂的自己,感觉更吃力了,所以整个学校阶段都在苦苦挣扎,要不是遇到了一个学习好的“同桌的你”,很难想象自己高中是怎样读下来的。

 

这几年高中的个别同学走得很近,几乎每周末都回凑到一起打排球,踢毽子,也会不定时的搞一些活动,大家参加的积极性很高,要知道四十年前,我们这些学生高中毕业的时候,老师提议照一个毕业照,每个同学要向家里面要几毛钱的冲扩费,就这样有的家庭也拿不出这笔费用,高中期间的毕业照只是拿了钱的同学照的,很遗憾还有一些没有照相的同学。

 

四十年前,同学家里面的经济情况都差不多,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处于清贫状态,都在按照“计划分配”的大原则,合理支配每一个月的开支,那时候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捉襟见肘的时候并不少见,因为按照正常的花销,用每个月的收入总和,被天数去除,留下一小点备用的钱,剩下的就是柴米油盐必须用的款项,也正因为没有计划外的资金,对学校老师的要求,除去必须交的学费,一定在开学的时候拿给老师,其他的事情就要根据每个人的家长心情和家里面经济实际情况来确定了,每个学生似乎都有被拒绝的时候,那时一个很无奈的事情,那时候是一个孩子,理解不了大人支撑家庭的不易。

 

每次要到农村或工厂去学农学工,都要有一定的费用,听到消息以后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知道这是大家的另一种假日,离开学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那该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情,但是,同学们聚在一起,真正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些同学就会直白的跟大家说,估计家里面的大人不一定能同意,后面的话不需要去说,就知道家长不一定同意给去的费用。

 

别看自己家里面相对而言经济条件要好一点,对学校提出的各种活动一般的都支持,几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参加,成为各种活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但是,自己的口袋里不客气的说,几乎是分文没有,老师让交多少钱,回家跟家长说出数字,大人把钱给你,交到学校以后,自己就一分钱不剩了。学工劳动的时候,口袋里有一个月票卡,在没有任何的款项,根本不用害怕小偷光顾。

 

最关键那时候虽然兜里面一分钱没有,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适应,而到了现在假如兜里面没钱,一定会心里面不踏实,为了避免没钱的尴尬,自己把一部分钱放在自己随身的月票夹里面,为的就是怕身上没钱,晚上出去回不了家,特别是冬天大冷天的时候,更养成了每次出去摸口袋的习惯,目的就是千万别忘记带钱。

 

就像我说的那样,高中期间每次都会有没参加的同学,看到他们那无奈的目光,除去表示同情,再也不知道怎样去安慰他们,其实,那时候年纪小,想出去玩的想法占上风,真到了农村跟着老农去干活,心里面也有些想家,觉得不去的那些同学呆在家里面该是一件多好的事情,那种猎奇的心理到了那里很快的就失去了兴致,要不是有同学们的陪伴,估计也呆不了那么多的时间。

 

过了四十年后的今天,女同学基本上全都退休了,男同学也就这一两年也就全部退休了,经历了这些年的摸爬滚打,都有了自己的小成就,小事业,也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的已经当上了爷爷和奶奶,姥姥和姥爷,感受到父母曾经经历过的那些艰辛,也不会在为那次活动的出资感到吃紧,钱不再是困扰大家的问题,别说是在这座城市里面活动,即便走的再远点也不是一个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到了这个年龄,面对的问题是自己的身体与心里面的那种玩的愿望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例如前两天这些同学组织的“踏青”活动,从心里面讲这些同学并没有感觉自己老到那里,觉得依然青春靓丽,激情四射,对踏青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像在学校期间一样积极踊跃报名参加。

 

这是去小城的某一个景点,想法很简单,去爬爬山,挖点野菜, 同学们聚在一起乐呵,就这样大家去了那里,在爬山的过程中,大家就感觉到了这把年纪参加这样的超强活动的体力问题,看到那些年轻人从身边走过,居然有一支队伍的领队高喊,赶紧超过这群老人队伍,不要让他们耽误我们的速度,听到这里才感觉到我们的缓慢的步伐和真实的年龄,已经在外人看来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老人了。

 

要不是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搀扶,想要完成这样的爬山活动,可以说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大家都平安的回到了出发地,但是大家共同的感觉都是腿脚发软,不仅仅是缺乏锻炼的事情,不承认自己上年纪也不行,虽然接下来大家兴趣盎然,在酒桌上依然谈笑风生,自己心里面在想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身体与心里的那种真实距离。

 

过去有一副好身板,活力四射,感觉到那里都不成为问题,可是苦于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允许这样的潇洒,只好对有些事情处于一种无奈状态,放弃的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家人的不同意,因为量入为出是那个时期,所有家庭遵循生活方式,没有计划外的支出款项。现在也依然沿用,即便现在每个人都不在为钱而担忧,但是发现我们的身体和精力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想的很轻松,实际上身体在想法的后面。

 

从那里回来,就一个感觉腰酸腿痛,晚上早早的睡了,即便这样第二天依然是不太敢走路,感觉疲惫依然,想到这些,觉得我们这代人人真是一个悲催,上学的时候的时候苦于经济窘迫,不得不放弃很多一起外出的机会。到了工作以后,把最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企业,献给了家庭,到了退休不再为经济担忧的时候,身体又开始拖后腿,这样下去大家的见面机会只能是喝茶聊天了,剧烈的活动不适合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想到这里心里面那才是一个五味杂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