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七百三十五)

(2016-09-02 07:04:08)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现在人的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例如,喝酒开车的事情,几乎在自己身边就很少,法制越来越严的当下,让人不敢铤而走险,加上开车的人自己有约束能力,就连请客的人听说谁开车来的,也就不再嚷嚷他喝酒的事情了,实在盛情难却,开车的喝了酒,会找代驾司机帮助把车开回去,无非花一个代驾的钱而已,不耽误朋友的情谊,又安全回家,一举两得。

 

说实话,现在到了晚上出租车也很方便,根本不需要亲自开车前往,所以酒后送人的事情,自己干的不少,也许是喝了酒的原因,觉得送人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义务,反正是顺道,就是不顺道,那时候酒劲顶着,觉不出那时绕道,感觉送别人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不容分说把朋友送回去。记得那天晚上跟小城著名作家杜帝参加聚会,散伙以后,自己非要打车送他,他说从你家门口走顺道,自己根本听不进去这些话,绕了一个大圈把他送回家,看着他晃晃悠悠的进了他们家楼下的大门,自己放了心。

 

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有一次晚上举行文化人的活动,活动完了以后,我请大家吃夜宵,这其中有几个小城文学界的大腕,当然,也有姿色不错的几个文学女青年,文化人见到美女,就像打了兴奋剂(也有说是鸡血),表现的十分亢奋,用种种特有的机敏与幽默表现自己的睿智,来赢得那些文学女青年的好感,岂不知,这些小把戏那些文学女青年早就领教过,坐在那里用她们特有含蓄的微笑面对,或许她们像我一样看得很清楚,那些文化人的表现,就像凤凰开屏,就是求偶的一种表现,不过当事人可能没意识到这些,饶有兴致的在那里施展才能,滔滔不绝,夸夸其谈。

 

临近午夜,终于大家都急于回家了,那位文学大腕主动提出要送一个“自己老乡”的漂亮妹妹,说他们家离小妹家很近,其实我们这些知道他家的位置,但不敢说出来,只好把笑埋在心里,知道那是一个南辕北辙的事情,不过是这位文化人“舍身救美”的想法而已,谁也没有阻止他们,看着他们打车兴奋地离开,还有一个好事的男人在那里高喊,祝你们早生贵子,这已经成为了圈子里的常用词,这句话内涵丰富,也成为了调侃。

 

很凑巧,第二天又聚在一起,那位大腕感觉昨天晚上的事情有点自作多情,也感觉送的这个文学女青年也绝非等闲之辈,她的社会经验一点不比这些老年人差,内心炙热的欲火,在那些生冷的话语面前,迅速的降温,恢复理智自己的选择成为了懊恼与后悔的必然,估计最懊恼的是那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打了水漂。


这一天那位大腕坐在我身边悄悄的告诉我,你就替我送她一下,相对而言你住的位置离她最近,我信以为真,聚会结束以后,跟那位女青年说,今天我负责送你,上车后让她跟司机说明地方,听到她报的地名,自己脑子轰的一下,知道那位文学大腕为什么不再去送她了,从东部绕了一大圈,用了将近一小时自己才回到家。

 

现在交通方便,选择回家的方式很多,二十多年前,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过了晚上十点半,要不是骑自行车回家,就是徒步往回走,可没有那么多的出租车任你选乘,那时候自行车是更多人选择的交通工具,公交车到了晚上十点钟也就没有了,只能量这步往家走,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三十年前,我认识一个小姊妹遇到了感情挫折,而她的心上人正是我的一个哥们,处于哥们的情谊,自己出来为他们之间的“战争”作调和,记得很清楚,在火车站边上的一个小酒店帮助说事调解,一不小心就到了晚上十点半,发现太晚没有了公交车,小妹坚决不让我兄弟送,点名让我送她,只好徒步送她回家。

 

从栈桥海边一路东行,走到闽江路与江西路口,看着她进了家门,自己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那时候真的害怕她想不开出现意外,别看是一个很文静的女孩子,可是任起性来,真的挺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一直说,一个人有多温柔,也就有多刚烈,每一个人都是一座未喷发的火山,那次回到家里面自己几乎是累瘫了,后来被誉为“小城第一陪”,这位姑娘后来找到了真爱,她结婚以后见到她谈到这件事情,告诉我你是陪我走路最长的老男人。

 

那时候交通不便的时候,这样的长途跋涉觉得是司空见惯,又记起另一件自己徒步回家的事情,同样是多年前为一位朋友“两肋插刀”的事情,这个朋友智商大于情商,要说论摸样,论个头,论文化水准,那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可是在谈对象问题上总是出差错,一句话,不会哄女人,原本认识很好的一个女青年,大家都认为他们是天造一对,地配一双,可是谈着谈着就没了下文,到了分手的地步,朋友慌了神,找我这个不知死的朋友帮忙。

 

临危受命不敢怠慢,都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向朋友问明白了那位女青年的单位地址,便在她下中班的时候在厂门口堵住她,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的通信设备,特别是工厂打电话是没有人帮你去找岗位上的人,只好用堵在厂门口的办法,力争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让她回心转意,一不小心,从家里走到了那里。

 

就这样自己按照自己设定的方案准时的遇到了她,她觉得见到我很意外,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我的意图,在送她回家的路上,听她先阐述对男朋友的种种意见,听完之后把朋友让来找的意图和真实想法转告给她,也讲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到最后知道,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母亲不太满意这个感觉有点傲慢的未来女婿,正好为了某些事情的意见不一致,这样的离开。那位女青年很恳切的说,你能说动我母亲,我还是想跟他好,自己答应了去他家做他母亲的工作。

 

    去她母亲家做工作的事情,可以专门写一篇,很有戏剧性,记得特清楚,她母亲守着女青年说,假如你的那位男朋友像这位小青年一样,我绝对的双手赞同,两个人没法比,告诉她母亲,自己已经结婚了,自己是为朋友来讲情。

    后来他们俩又恢复了恋人的关系,但是最终两个人没走到一起,最后两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婚姻,呈现出来的都一样一地鸡毛,我的这位最好的男朋友不幸英年早逝,他的这位曾经的女朋友到现在我们还有联系,现在单身的她干着自己的事业,听说干得不错,虽然多年未见面,从电话里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就知道她此时的心情不错。

    哎,没到退休的年龄,自己的两条腿就不好使了,现在想想估计是年轻时候用的太狠,在小城觉得走到那里都不畏惧,记得参加工作以后干采购,因为单位的车少,买的物品又急着用,自己拉着地排车,去了位于小白干路上的塑料厂,拉回一车聚乙烯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