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独立电影展(之二)
(2016-01-04 05:16: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音评影论 |
正像俗语说的那样“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就属于后面那种,不管《三叶》这部纪实片剪辑得多么的需要改进,但不影响像我这样观众的热情,四个小时不知不觉就看了下来,不瞒大家说,憋了一泡尿,一直到影片结束才去卸掉,不忍心演出过程中离开,害怕漏掉一些自己喜欢的情节,而那些懂技术的人已经忍无可忍,我认识的几个大腕,演到一半的时候就离开了。
播放完毕之后,导演跟观众互动,实在不敢恭维观众的提问,但自己还是坚持到了最后的散场,被小城的文化名人赵宝山叫住,让跟他一起到小城大学路上面的小酒馆一坐,借着兴奋劲,谈一下大家的感受,那天记得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坐在我的左边,趁没喝酒的当口,简单问了这位独立电影迷几个特俗的问题,第一个是她做什么工作?回答,极为简单,没工作。第二个问题,那平时做什么?回答,帮助朋友做影视工作。第三个问题,生活靠什么来支撑?回答,这些都不是问题。
靠,自己真他妈的是老了,像我们这代人,从小就被饿怕了,在这之后就受到了数十年“正面”的教育,我们被统一了思想,有了共同的认知,劳动光荣,勤劳致富,对获得的劳动岗位无比的真爱,知道那才是你自力更生的最现实的做法,所以努力的表现,想尽办法让领导认同自己,寻找各种机会往上爬,绝对惧怕失去工作,唯唯诺诺过了这一生。
现在的年轻人敢想敢干,个性十足,早已经不是我们这些循规蹈矩人的年代,要不然这两天看消息,一位年轻的女职工写辞职信,理由很简单,天这么冷,实在起不来,特此提出辞职。领导回复:理解。后来爆料这个女工离单位只有一刻钟的步行距离,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个性展示。
这位坐在我身边的年轻女孩子,抽烟很有样式,喝酒很有架势,来者不拒,那天晚上最初的事情还能记住,最初是我们五六个人在那里聊天喝酒,后来逐渐的来人,到最后那个小酒馆的散啤酒已经喝完了,又开了几箱啤酒记不住了,后来的情节都遗忘了,第二天听说,到最后已经在那里有十五六个相关的人聚在那里。
那天晚上随后赶过去的还有辉明兄,还是他有自控能力,在那里呆了不多时间,假借不舒服提前地走了,贾老师干脆就没过来,就剩下我在那里跟着胡吃海喝,好像导演林子墨随后也赶过去了,自己借着酒劲简单谈了一下自己的感受,至于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是如何想的不得而知,不过也没有什么?每个人从他不同的感受去看,自然就会有不同的认识。第二天头痛欲裂,下午和晚上的片子错过了。
接下来的这个星期感觉很快就来了,十二月十一日下午在小城文学馆的播放,根据安排应该是获奖大片《老头》,导演杨荔钠,但是,考虑到晚上在良友书坊将由中国独立制片电影“教父”级人物张献民到场跟观众见面,介绍独立电影的发展情况,临时将《老头》改为导演杨荔钠的片子《老安》。
片子拍的很有意思,导演关注了北京的一个姓安的老人,年逾九十四岁,是一个舞迷,只要身体允许,就在天坛公园露天场舞场跳交际舞,他是那里的老熟人,在跳舞中结识了比他年轻很多的舞伴小魏,一个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五十多岁的退休职工,在舞场里面大家都知道这是老安的固定舞伴,他们的关系非同寻常,假如那位男舞伴抢先跟小魏跳舞,老安一定会生气的把他们分开,小魏成为了他的专属。
而在老安的家里面,他老伴正在为这个管不了的男人生着气,特别是知道老公结识小魏这件事情上耿耿于怀,影片一上来就演老两口为小魏的事情拌嘴,不管怎么说,老安是死了心也要对小魏好,理由是小魏比自己的儿女还要好,住院拿药的事情全靠热心的小魏,另外家里面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立刻就给办,对她好是应该的。
虽然老太太知道老安跟小魏也闹不出什么具体的事情,因为小魏也有家庭,有丈夫、女儿和女婿,但是,处于爱,处于妻子的这个身份,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他对老头子这种做法那才是一万个不愿意,但碍于自己身体的原因,也管不了这些事情,只好通过发牢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片子的大部分导演渲染老安与小魏之间的这种关系,小魏对老安的感情完全是一种近似于儿女对老人的这种感情,而老安则感觉小魏比自己儿女都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离不开这样一位忘年交,不难发现这种感情是很复杂的,既含有男女之间的真爱,表现在跳舞中也不允许别人跟他的女伴跳舞,表现出爱是自私的这种心态,但是这种爱又是一种依托,老安必竟是九十多岁的老人,稍有风吹草动就要住院,住院期间的忙里忙外全靠小魏帮助他,以至于老安把工资的一半都给了小魏。
给观众的感觉好像这是一个描写三角恋的故事,其实,我不这样去看,这是导演敏锐的感觉人的身上的那种自我保护装置,爱是一个人的本能,无论你的年龄多大,爱的那种心里始终伴着你,也根据你身体的情况,表现得明显与不明显,像老安这样健康体魄的老人,加上天生喜欢跟女同志在一起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他喜欢上自己舞伴小魏的必然性,但是,这种喜欢,或者是爱,并不是肌肤之爱,而是一种视觉审美的爱,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依恋。
接下来演了小魏女儿的婚礼,他作为小魏的朋友亲自参加,感觉是他们家中的一员,老安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但是,老安的老伴十分生气,认为这是严重的作风问题,说为了老安这种做法,她都无脸面对邻里,一句话,她认为老安和小魏两个人的关系是一种不伦不类的男女关系,极为不正常。
老安住院了,小魏忙前忙后,帮助办理住院手续,帮助联系老安的孩子,告诉他父亲住院的事情,可是孩子们电话里的回答让小魏不知所措,小魏曾经在老安的病床前开玩笑的说,不行你就找一个人来照顾你,老安坚决不同意,导演用这样的镜头来表现两个人之间的那种关系密切。
叫绝的老安越是依赖小魏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让故事有了起伏,有了悬念,在老安住院后的不常时间,小魏突发脑溢血死了,大家为了不让老安伤心,大家都瞒着他,老安打电话给小魏,总是小魏对象接的,告诉小魏住院了,不能过去看你。其实这时候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同样对老安保密,片子里演老安身体刚刚恢复,就在病房里教小护士跳交谊舞。表现出老安生来具有的那种开朗豁达的心态
老安终于出院了,毫无疑问他最关心的就是小魏的情况,他又独自一个人来到天坛的舞场,遇到了自己熟悉的人,他们当中有些人不知道保密的事情,见到他安慰说小魏真可惜,你也要想开一点,后来老安得到了真实的消息小魏死了,回家说给老板听,老板其实也早知道了,故意的冷嘲热讽。
镜头一转,演了老安只身一个人去了安放小魏骨灰的公墓,在那里嚎啕大哭,表示对小魏的思念,画面非常的感人,作为观众的我猜想,老安一定挺不过去,在这样大的打击下,他一定会倒下去,忘了人的自我修复能力的存在,更忘了每一个人的心理想法不同的现实,老安用号啕痛哭的方式,把内心里的悲伤发泄了出去,他得救了。
接下来导演把镜头切换到了老安的家里面,老安的老板质问他是不是去了墓地看望了小魏,老安没有辩解,直白的告诉了老伴,或许是老板伴知道这件事情已经终结,原谅了这一场她感到无比气愤的“婚外情”,老安坐到他老板的身边让摄像师给他们两个人拍合影,两个人都会心地笑了。
影片好就好在抓住了老安的性格中的那些多情的东西,结尾处看到依然潇洒的老安,又回到了天坛露天舞场,在那里又寻找到了一个让他动心的女舞伴,而这个舞伴,导演也特意的做了渲染,那就是另一个老大爷指着这个女人破口大骂,说他是勾引男人的破鞋,即便这样也不耽误老安的召唤,那个女舞伴给老安买的汽水,老安拿出钱来给她,被她婉言谢绝,片子到最后两个人手挽着手走向远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