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六百三十九)
(2015-12-15 07:50:42)
标签:
情感 |
分类: 感悟生活 |
晚上闲着没事,看小城电视台的一栏相亲节目,是朋友推荐的,说你看一下,你就知道现在大众的婚姻的心理需要,作家就是要留意这方面的题材,还真的认真的坐在那里看了一些,毕竟这是小城,三线城市,所以对这类节目拍得比较真实,没有那些大城市电视台找的都是“高、大、上”,又是点灯,又是灭灯,后来知道这都是导演有意安排的情节,为了收视率,也为了彰显大城市里面俊男靓女之多,实话实说,显摆。
小城的节目男男女女直接见面,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守着对方讲出来,彰显山东人的实诚,说实话,所谓的实诚不过是居家过日子的一些要求和想法,年轻人感觉还好说,相亲节目大多都是一些中老年人,百分之九十八的都是离异,男方都希望找一个温柔、贤惠、知书达理的年轻女性,而女方也基本都不年轻,形成了要求与现实不太相符的局面,可能是导演的有意而为,男人和女人想法的不一样,形成了戏剧性的效果,看这个节目有类似看小品的感觉,经常笑的前仰后合。
其中有一个男的已经五十有余,自己认为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自报家门房产四五处,每年收入在二十万元以上,有房有车,生活殷实,想找一个四十岁以下的漂亮、贤惠、愿意为他再生孩子的女士为伴,上场这位先生带着一个墨镜显酷,记者问他为什么离婚,离了几年了,他说:因为感情不合,离婚将近五年,孩子已经结婚成家,自己一个人过,记者再问他有喜好什么,他说,锻炼身体,练拳击,跑步,种花种草,在郊区自己拥有近百亩池塘,养着各种淡水鱼。再问还有什么喜好,这位先生不假思索的说,看书。
接下来女方上场,介绍自己的情况,离婚十年,是男的背叛了他,原因是这位女士对丈夫要求过高,丈夫感觉压力太大,所以借着到外地工作的理由,在外地有了另外的人,这样就离开了,唯独年龄比这位男士小不了几岁,经济条件不比那个成功男士差多少,记者问,那么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那个女的也不假思索的说,看书,记者转过身问那个男士,这样成功的女士你感觉怎样,那位男士很真诚的说,从干事业的角度看,他们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各人有自己的事业挺好,记者说,这位女同志的年龄可能不想生孩子,你怎么看?男士回答,这个可以商量,哈哈,一上来说的条件立刻就可以改变,这就是真实的所在。
接下来出场的那些男男女女,回答记者提出的业余爱好是什么的时候,百分之百的都把喜欢读书说了出来,掌柜的看到这里在那里哈哈大笑,说,以后你别说自己是读书人,看没看到这相亲节目中的这些人,那一个都是喜欢读书人,正因为读书读傻了,才造成了家庭不幸,离婚到现在,跑到这里耍彪,丢人现眼,读书人读到最后都成为了这样。靠,这哪跟哪,他们自誉为喜欢读书,那不过是不好意思说他们温柔善良而已,用喜欢读书这个挡箭牌来表示自己的知书达理。据官方统计数字中国阅读量,人均不足零点七本,那有这么多人喜欢读书。
读书成为了有知识的代名词,也成为了有品位的象征,这都是不懂读书人的一种猜想,更多人不知道读书读不好会误入歧途,破坏家庭和谐团结,一家人两家过,严重的一定会向这些到相亲节目里征婚的人一样,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读书对于大众而言不过是你业余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你调剂生活一样,它就像是一种佐料,对喜欢他的人而言,有一种抵抗不住的诱惑,对更多的人而言不读书不影响他的生活。
在我的周围就有这样的事例,当初在夜校里面学习,那时候自己感觉自己的知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更跟不上那些通过学习和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知识朋友的步伐,所以自己心有不甘去了夜校,在那里结识了一批跟我想法一样的同学,其中一个同学跟我想法一样,把读书学习当成了生活中让人高开一眼的事情,而且他自己通过读书已经尝到了甜头,那就是有那些喜欢咬文嚼字的女青年,不到半年的时间,他找到了这样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青年,经常带着她出席我们的读书聚会,那位漂亮的姑娘看到自己的男朋友侃侃而谈,那种崇敬的目光令人羡慕,无形中体现出了学习带给人的好处。
现在知道谈恋爱时期的男女把目光都投在了对方的优点上去,女的看男方喜欢学习,一定认为是积极向上,有文化,知书达理,热情洋溢,会浪漫,可以满足这时候女孩子的虚荣心,其实这些想象中的优点与结婚后的每个人的表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婚姻面对的不是高大上,是生活中的最细小的锅碗瓢勺,鸡拉狗尿,是责任和耐心的体现。而男方觉得找到这样一个漂亮温柔的媳妇完全是自己才华把她吸引,男才女貌是最佳的组合,男同志也忘了最初让你美得难受的那种感觉,会在时间的考验下,不断地发生变化,到最后你一定会面临熟视无睹的必然,就像一个人喜欢吃一样东西,不间断的吃这样东西,很快就会厌烦,这是一个人正常的反应。
我们参加了这个同学的婚礼,新娘子在婚礼上是那样的大放异彩,大家都说这位“读书人”真有福气,抱得美人归,席间跟那些尚没有完成婚姻大事的那些朋友说,就照这样的女青年去找,大家看漂亮新娘的那目光都傻了。
谁曾想到大家都羡慕的这段婚姻三年之后终止了,最初女方喜欢男人读书的优点,结婚后成为了对家庭和媳妇最大不恭的罪状,不干家务,捧着一本书看,书成为了新娘的替代品,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对书的执着,当我们劝这位朋友的时候,已经没有那种美的让他难受的感觉,美在他们的争吵中荡然无存,他说,你永远不相信,曾经的美丽贤惠荡然无存,你面对的经常是东狮怒吼,特别是孩子尚小的时候,家务成为了两个人激战的焦点,以至于后来,这位仪表堂堂的男人,这个自认为有文化,爱看书的男人居然跟一个相貌平平,大他不少的女人搅在一起,那场让所有人羡慕的,感天动地的婚姻用这样的方式谢幕。
类似的事情太多太多,读书成为了一些人的道具,现在明白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他不代表着什么,也不会因为这样就显得多么的伟大,更直白的说,读书是一件挺自私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排它的状态,当你进入作品的时候,你不想任何人干扰你此时的心情,你已经与作者进行着愉快的交流,世间上的那些生活琐事暂时与他毫无关系。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要知道也就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偏离了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人之常情,假如你有家庭,你就要负有家庭的责任,当你不闻不问这些的时候,你的爱读书的这个优点,就成为了自私的代名词,这一点在绝大多数的家庭中上演着,从这方面去看,把爱读书挂在嘴边上的人,不过是满足一种小虚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