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六百二十八)
(2015-11-04 06:08:13)
标签:
情感 |
分类: 感悟生活 |
自己拥有第一个可有自己名字的图章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开始买书,虽然在扉页上写上自己购买的时间,签下自己的大名,显然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虽然自己发誓不借给别人书籍,其实跟本做不到,周围自己的朋友那么多,有几个经常到家里面来玩,其中的一两个人简直就成为了我们家里的成员,早早过世的惠青君,在我侨居泰山大人家里面,丈母娘对他的感觉比我要好,他有一个好人缘,自然就有了来我这里的动力,那时候虚荣心作崇,把书就摆在那里,装成有文化的样子,朋友看到喜欢的书开口要借,你真的不好意思不借,这些朋友的执着,你想象不到,他说一个名字的书,我告诉他我正在翻阅,他立刻就会有第二本想要看的书,你说不借能行吗?写好欠条,约定好归还日期,很不情愿的看到他带着书走了。
还好这位惠青君看书的速度,对书的爱惜程度比我更甚,借我的书籍他一定会回到家里面,用他特有的技术帮我包上书皮,还给你的时候跟没翻过一样,他对书表现出来的那种仔细,感觉有点过于讲究,而且他对我在书上乱画的行为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说这是对书的不恭敬,这一点我不听他的,自己读书时的那一刹那的感觉,标注在那里,这是当初读书时的最真实感觉,他认为这是“玩世不恭”,我拿出一位大人物的批注史记的书籍让他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读者的标记,他说,那才是对书籍的不尊重。
我去过他的家里面,他的做法更极端,但凡确定要看书,一定先要洗手,之后戴上白色手套,说这保护书的最基本的要求,我可没有这种习惯,所以到他家里面只是坐在那里聊天,知道他有些书自己没有,心里面也有想借的意思,但是自己知道绝不能开口借,这是他的命根子,这个人就是这样的极端,看到他摆放整齐的那些书,只有大面上看的份了,而且他买的书加盖了不少的印章,问他为何盖那么多的章,他很神秘的告诉我,防备借出去不还,靠,谁敢管他借书,那仔细劲,就是告诉大家莫开尊口,身边的朋友可以借他书的我没听见。
很遗憾这位对书和邮品那么仔细,那么认真的人,过早的离开了,他的妻子对这位书生表现出来对书的痴的深感不满,认为读书人性格有问题,早知道就不找读书人了,所谓的有文化一点感受不出来,感受出来的是他们的虚伪的清高,而清高在他妻子眼里,就是没本事的一种借口,听说朋友去世以后,那些他最钟爱的书籍,被冷落在一个角落上,用编织袋子装着,后来这些曾经是朋友最疼爱的书籍沦落到什么地方不得而知,倒是自己希望她的女儿能喜欢,能把这些带着父亲心血的书籍保留下来,成为永远的纪念。
也正是受了朋友的这种启示,觉得自己买的书籍,除去写上自己的大名,一定要再盖上属于自己的印章,这样才可以万无一失,自己到刻图章那里,第一次刻了一个人名图章,看到工整的字体,心里面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时候知道老工人不识字,拿工资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图章,盖章画押。像我们这样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多多少少能写几笔,觉得刻图章没什么用处,还是受了朋友的影响,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图章,在自己的书中盖了不少,正面、后面、侧面、每一百页的位置上都盖上,好像这样就不会丢了一样。
现在知道这是自己安慰而已,别人想不还给你的书,总会找出一百个理由,撒一百个谎,就像我当初借阅图书馆的书籍,不想归还,便找出各种理由说不小心能丢了,人家让写丢书的经过,自己那时候正赶上喜欢胡编,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到最后感觉这个年轻人还算作是“真诚”,用罚款作为最终的处理意见,后来知道图书馆里面的书是不能随便窃为己有,罚款的数额,让我真的后悔不已,想把那本书还回去,可是一想自己已经把盖有图书馆图章的地方给剪掉了,编辑的地方也做了有效处理,还原的可能性没有了,记得那个月交了罚款,吃了将近一个月的咸菜馒头,一点油星的菜也没吃,从此以后自己坚决自己买书,不去图书馆借书,害怕犯同样的错误。
自己拥有的第一枚藏书章,同样是我的这个惠青君朋友在我们单位疗养,他同房间的是来自西藏文化馆的一位疗养员,惠青君很快就跟他混熟了,听说这个人多才多艺,而且还有刻图章这门手艺,便让他帮助刻几枚,朋友到市场上买的石料,是他帮我让这位西藏文化人帮我刻了一枚藏书章,朋友如获至宝的拿到我家,我不懂篆刻艺术,看到不规则的石头,看到扭扭捏捏的那些字体,说不出什么样的感觉,朋友看我表情一般很是失望,说这可是一个“大人物”,你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这枚藏书章现在放那已经记不起来了,但是自己很长时间里都把这枚章盖在自己买来的书中,一直在想惠青君的那些图章下落何处。
四十年后,朋友帮我找京城著名的雕刻大师帮我刻了一方印章,是赠书章,自己知道这位老先生在京城可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他的作品在韩国影响力很大,国内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找他刻章,听朋友说,三毛死前最喜欢这位老先生的图章,老先生跟她也成为了忘年交,给三毛刻了一组图章,朋友让老先生给我刻的这枚章,主要的用意希望我尽快的出书,这章就可以用了,说实话,对于爱书的人来说,章不过是证明是你的名字而已,没有别的特别意义,尤其是赠书章,不出书,这个章有它的保存意义,而真的用上了这样一个章,那些不喜欢书的人将你赠给他的书随便一扔,那本书和书里面你认真盖得章就什么也不是了。所以从几年前自己买回来的新书,就很少加盖自己的图章了,为的是等自己不在了,家人处理起来更方便,带着章的书卖出去,对故去的人不尊重,不盖章的书,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很多事情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不懂它的人感觉里就是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