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情(之三)

(2015-01-21 05:10:12)
标签:

育儿

分类: 感悟生活

有了清楚记忆之后,回老家最长的一次是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准备跟苏联打仗,响应林副统帅的号召,部队家属前往农村,投亲靠友,身在部队大院的我们这些部队家属的孩子无一幸免,全都被送回了家乡,记得很清楚我跟哥哥一起被送回了老家,在那里的乡村小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也正是这次所谓的疏散,让我的学习变得更糟糕,直接影响到了后面整个学生时代,严格意义上自己是那个事件的“受害者”。

 

操着一口京腔的我,成为了学校里的一景,在那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年代,突然出现一个从京城跑过来的孩子,在班里面也算是一件挺热闹的事情,很多同学问你一些当时觉得很奇怪的问题,后来知道这是孩子们的好奇是因为从没有走出过自己的乡土,他们想象不到外面的景象会是怎样,这种盘问就不足为奇了。


自己最初觉得是一个挺牛逼的事情,看到大家用异样的目光看你,自认为有点了不起,有一种大城市人的那种盲目牛逼哄哄,可是过了不久,自己这种良好的感觉就消失得一点没有了,老师操着当地家乡的口音讲课,自己就像听天书一样根本听不懂,就这样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停地往下滑,到最后自己就是能听懂老师的讲课,索性也装成听不懂,老师也看出这个学生的不可救药,根本不在乎我的存在,就这样自己原本还勉勉强强跟上课程的水平,变得一塌糊涂,接下来回到京城,可想而知学习成绩是怎样的一种结果,哎,麻绳帮豆腐——没法提。

 

回到家乡的我,很快就有了玩伴,我大姑姑的孩子中,老大跟我哥哥年龄差不多,他们很快就成为了好伙伴,用朝夕相处形容不为过。而他们家里面的老二,记得很清楚叫“亚丁”,跟我年龄相仿,自然就成为了我的玩伴,上学放学我们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唯独不一样的是,放学以后他要赶回家去干活,而我则把书包一放,便开始了自己的神玩,奶奶肯定不督促我学习之类的要求,有时候去大姑家看亚丁干活,切猪草,自己觉得有意思也帮助他干过,但时间长了就知道这是一件挺烦人的劳动。

 

记忆中我的这个玩伴小时候患过重病,靠自己的生命力顽强的活了过来,所以他的个头很矮,总给人一种病怏怏的感觉,即便这样他依然每天要承担很多家务劳动,心里面为他这般辛苦而打抱不平,可是每次见到他的父亲,自己还是在最短的时间离开,害怕见到姑父那双“凶狠”的眼睛,那时候他是大队长,在农村里这就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了,所以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挂在他脸上的这一脸严肃,后来知道是做给别人看的,让村民见到他这副摸样不敢靠近,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记得我们回家乡躲避战争的事件是深秋的季节,很快就到了冬天,在江南的农村绝对没有像京城那样的集中供暖,到了冬天可以用难熬来形容,穿成大包子一样的我,出去疯玩之后会有热的感觉,多半的时候心里面就一个感觉,那就是冷,奶奶有一个铜炉,是用来暖脚的,里面放上木粉,点着以后发出的热量将铜炉烧热,将脚放到上面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自己将这个物品变成了自己暖手的宝贝。


由于自己没有带棉鞋回家,上学的路上单鞋冻脚,奶奶给我和哥哥每人买了一双当地的特产,用稻草编得草棉鞋,里面全是用一些绒布之类的布裹里,外面就是稻草,刚穿的时候觉得温暖无比,可是穿上几天,特别是草鞋遇到水之后,变得松软,同时也就变了形状,在等干了以后,保暖程度大打折扣,遇到下雨天,穿着这种棉鞋,走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每行进一步都感觉非常的困难,害怕把鞋给粘下来,只好再找稻草把鞋绑住,一句话,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何时回家,回到自己熟悉的大城市。

 

记忆中在家乡过春节也是那个时期,我曾经用文字写过这段经历,临近春节之际,村子里男男女女感觉都像是打了兴奋剂,大家都用不同的形式在迎接着春节的到来,杀猪成为了最有代表性的事情,听到猪的惨烈叫声就知道那里准备杀猪了,自己胆子小,不敢近距离的看杀猪的整个过程,但是,好奇心让我离着老远看热闹,特别是奶奶家里面杀猪的时候,你真正感觉到离年不远了,看到晾晒在那里的一块块猪肉,特别是杀猪当天用猪肉炒的菜,你感觉就是一个无比幸福,记忆中最好吃的就是蒜苗炒肉,平时一碗米饭就可以吃饱的我,有了这样好吃得下饭菜,多吃出一碗,撑得那才是一个肚歪。

 

在京城没有过年的感觉,感觉大年三十吃顿好饭,大年初一有人过来拜年,桌子上摆放着很长时间见不到的糖果,而是记忆中过年就是有糖果可以吃的时候。在家乡自己的这种观念被颠覆,忙节的景象到现在记忆深刻,特别是奶奶考虑到我们哥俩从北方来,估计对面食有特别的需要,所以会抽时间蒸两锅馒头,时间就在过了小年不长的时间,闻到锅里面飘出的面头的香味,自己早已经垂涎欲滴,馒头蒸好的当天晚上,自己一口气吃了三个大馒头,给奶奶吓得不轻。

 

大年三十在农村是要守岁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农历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燃放鞭炮,跟长辈的磕头,换取长辈的赏钱,记得很清楚自己跪下来给奶奶磕头,自己的了有生以来第一次的赏钱,两毛钱。兴奋的自己不知道如何是好,可想而知,到了小学四年级自己兜里面竟然一分钱没有,两毛钱对我当时而言觉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自己很珍惜的把这张钱放在棉袄口袋里面。经常偷偷拿出来看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幸福感觉。

 

我这两毛钱不幸被自己的小伙伴,也就是姑姑家里面的老二,那个叫亚丁的孩子给瞄上了,出了春节不长时间,他就教唆我把这钱用掉,还给我做了“周密的安排”,分几天花掉这些钱,每天花掉三分钱,去离我奶奶家不远的一个小商店里面,买五六块糖果,到现在还记得那个糖果放到嘴里,并没有特别甜的感觉,第一个感觉就是咸,特别难吃,但是为了朋友只好就这样分几次将自己的存款给花掉了。


靠,钱花完了,自己没有了利用价值,跟在我后面的这位小兄弟,开始展示出他不屑一顾我的样子,因为知道他的学习比我好,自己的作业还要靠他帮助完成,自然就成为了他的附属,不敢得罪他,现在知道这是一个有心计的孩子,最近回老家的时候,见到了他,已经成为了爷爷的他,已经早已忘记曾经的这些糗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