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八十四)

(2015-01-12 06:03:57)
标签:

情感

分类: 感悟生活

我挺讨厌那种假惺惺装正派的人,在你面前谈及问题的时候,那一幅公正无私的样子,知道心里面他的那种想法,说得再有道理,我知道这种正义后面的内心想法,是想发泄他内心里的恶臭,这种恶臭又源于他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来,看到他义愤填膺的样子,看到他得理不饶人的咄咄逼人的架势,就知道他心里面是怎样去想的,想制别人于死地,处理这些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亮明自己的观点,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

 

不管他在我面前谈及多少理由,表现出那种愤慨,自己就这样看着他如此这般的即兴表演,从心里并没有恨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当事人根本就不知道他自己在慷概陈词的时候,意识不到他的言语中流露出来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因为,他把那么多自己认为不符合规定的东西举了出来,他觉得这是一件很严重的问题,有一点他疏忽了,他谈及的这些人都是他手下,为他的指令而跑断腿的人,真的说这些人不好,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从自身上发现问题,而这些人往往就不会这样去思考,更何况这种态度的本身,就不是本着想解决问题的态度,一棍子把别人打死,这并不是善意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让我想起了泄私愤这种心理状态。

 

看着他尽情的表演,想起了自己也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就有像他这样的人,记得那是在我第一个工作单位,自己那时候干采购员,那时候自己比较单纯,凭着良心工作,基本上对领导分配的任务,总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顺利完成,久而久之,领导就愿意把更多的工作交给你去做,自己认为这是充分信任我的一种表现,干的那才是欢天喜地,乐此不疲,不知道多干事情是一件好事情,可以体现你的工作能力,但是,也是容易出错的一种必然,当时想不到这些。

 

后来在那个单位负责我的一个领导换了,像今天跟我诉苦的人差不多,表面上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内心里想到的事情,就不是这样的想法了,一棍子打死人,解心头之恨,是他们的真实想法,这个人平时里在职工的言谈中就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人,用别人的话说,小肚鸡肠,婆婆妈妈,想表现出自己是一个领导的架势,所以但凡他说的话,就一定要按照他说的去办,那时候自己是干采购的,他对我买的物品,那才是一个百般挑剔,一上来自己还可以耐着性子跟他讲明这些物品的事情,后来发现这些解释对于他而言,简直就是对牛弹琴,久而久之,自己也失去了耐心,变得烦躁起来,对这样的领导也开始不恭敬了,但凡他找毛病的时候,自己一定会用业务常识来考问他,守着科室里的人,让他下不来台,自己觉得很过瘾,同事们也无不欢呼雀跃,知道我替他们出了气,可想而知到了这份上,那位分管领导会怎样的去想,现在知道连杀我的心都有了。

 

自己在随后的一件事情上,出现了问题,丢了一个物件,其实自己觉得很很奇怪,自己明明数得非常准确,也放得很好,之后去了几个商店买其他的物品,居然回来给仓库保管员的时候,清点物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和司机分析,估计是到商店买物品的时候,被别人偷去了,不然的话再就没有别的解释理由,因为那个物件,既不是吃的,也不是我们家里可以用的,只有单位里用的物品,即便是被人偷了,也就是当废铁卖钱。

 

分管领导知道了这件事情,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终于可以找到修理我的时候了,他先是在我背后造谣,说是我跟司机合伙把这件物品卖了,私揣中囊,这是侵吞公家财务的严重问题,知道这是他的臆想,科长让我仔细想一下事情的整个过程,尽快的找回来那个物件,也就堵住分管领导的嘴,可是非常的遗憾,去了所有停留过的地方,都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公家财务受到损失,成为了铁杆的事情,这位领导让科长找我,先让我写出检查,说根据检查的情况,在研究下一步的处理结果。

 

心里面感觉冤枉,没有任何用处,掉东西是不争的事实,自己只好用心的写了检查,交到了科长手里,科长转给了分管领导,分管领导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大领导,建议给我处分。但是,大领导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因为他知道这个副手心里面最真实的想法,并不是为工作角度出发,而是想达到所有不听我话的人,给一个颜色看一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很遗憾他想给我定一个罪的目的没达到,在党委会议上,一把手谈了他的观点,认为自己从干采购的整个时间里,表现的都是任劳任怨,而且,群众的反应都很好,出现这样的问题,绝不是他自己有意而为,属于工作疏忽,他的检查里面也分析得很透彻,还是本着达到教育的目的,给他改正粗心大意的机会。就这样分管领导没有达到他置于死地而后快的想法。

 

这件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自己早就离开了那个单位,那位分管领导也早就退休了,曾经那么记恨他的想法,也变得无关紧要了,更何况他后来混得很惨,几乎差一点把职位给丢了,回家以后有瘫在了床上,想想这些没有记恨的理由。但是,把他的做法,变成了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实例,到了自己成为负责人的时候,听到这些反应的时候,一定会想一下这些事情的缘由是什么,是有意而为,还是疏忽大意,这本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事情,而且绝对不能停一言堂,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事情,不能感情用事,处理决定不是教育人的尚方宝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尽量的少用。

 

我知道自己的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让反映问题的同志大为光火,认为不站在他的立场上,帮助他说话,在他的感觉里,讲了那么多事情,应该跟他一样的义愤填膺。他不知道平时里自己就对每一个人有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否公正暂且不说,但是,自己知道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去看待同事,看待工作,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按自己自私的心理去做事情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失去民心,因为你觉得自己是那样的大公无私,其实你平日里的表现,他们都知道这些人内心里想到的是什么,不过是当事人自己不知道而已,越装成公正无私的样子,让人越觉得越好笑,在群众的眼里更多的是你平日里留给他们的那种印象,总是一脸严肃,看谁都不顺眼的样子,何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