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七十一)
(2014-12-12 05:22:43)
标签:
娱乐 |
分类: 感悟生活 |
未来怎么敢去想,计划没有变化快,既有现实中的变化,又有自身随着时间推移内心里产生的变化,曾经想到过的那些事情,到了眼前才知道那是一种空想,因为现状已经不允许你如此这般的去做,错过了你最好的时机,想法并没有错,但是,现实的情况让你无可奈何,调整想法,是一件不得已的事情,就这样一件件事情的改变,你最后也就失去了兴致,只好认命了。
两年前,自己为退下来,做好了各种准备,特别是自己的书屋落成,以及自己做出的整理书籍的那个“宏伟计划”,为此激动了一阵子,觉得那才是适合我做的工作之一,那时候感觉腿脚不利索,自认为已经跑不动了,所以干点不跑路的工作,整理书籍,看书学习,就是那个阶段的最适合于我做的事情,这些年自己假借工作忙,将自己曾经分类过的书籍,又胡乱堆放在一起,没有了类别,自己找起来都费事,要知道自己曾经对上万本书,放在那里都一清二楚,现在已经没有这样好的记忆了,特别是堆放在书屋的书籍,就是胡乱的放进去,要想找一部书要费很大的功夫,整理书屋成为了那个时候最想干的事情。
美好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成为了泡影,暂时的留在岗位上带徒弟的事情,变成了固定模式,政策变了,没有特殊的原因,你就在这里呆到六十岁,不仅如此,发现自己手头的工作,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呈现出了越干越多的景象,到目前为止手头上需要写的东西,不下十几个,而这些文字都需要做大量的调研,绝不会像我写类似的文字轻松自如,不需要什么逻辑和讲政治,那些文字将来都会在工作中得到成功与失败的验证,所以不敢掉以轻心,也就觉得很累。
都说老同志应该关心照顾,可是自己发现在单位上,这一点似乎并没有体现的充分,唯一对你忽略不计的就是考勤,其他的事情感觉一点不少,而且感觉越来越多,特别是各种会议,让你觉得苦不堪言,很多事情与你无关,却因所谓的“排位”你也要坐在那里充数,对于年轻人来说,那是一种对你职位的认定,对于我这样已经没有这种感觉的人来说,那就是受罪,我已经说过,很多人还想通过表现,企图继续往上走,仕途对于年轻人有无限的诱惑力,而这些对我而言已经成为了昨天的故事,你已经定格在这个位置上了,仕途留给比你年轻的人,你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资格,只有当观众了,如此这样参加会议就成为了“占着茅房不拉屎”的人,讨人嫌。
人老了脑子反应慢,领导交办的工作,知道不能拖延,可是,要想跟上领导的步伐,那才是一件费劲的事情,这是多年来的感觉,为什么是你的领导,那一定是比你想的多,智谋也多,很多工作上的思路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产生,他也就不停地需要验证他想法的可行性是否存在,那么他底下的人,就成为了最终的试验者,让你充分领略“领导一张嘴,小兵跑断腿”的深刻感觉,大量的文字材料就是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造成的。
咱这个人沉不住气,交代的工作就怕个耽误了,接下来之后就成为了一种心病,总想尽快的完成,让自己尽快的轻松下来,后来发现,自己对新事物的感觉,并没有领导的那种兴奋,而且多多少少有些不同的看法,要想把自己不同的看法弥合到领导看法之中,同样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我这个人固执,越老越如此,即便知道这些事情与自己毫无关系,但是感觉不舒服就不想这样去做,其实,到最后依然是按照领导意图,俗话说:胳膊拗不过大腿,就是这个意思。
靠,这件事情刚准备结束,新的任务就又来了,故意不让你得以喘气的机会,不知道这是不是领导艺术中的一种,知道一个人满负荷的工作,就不让这个人想更多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很多,一旦闲下来,有时间想自己的这些事情,自然就有了逆反心理,对领导和管理是极为不利的事情,所以下手下的员工就是这样,让你连气都喘不过来,没心思想其它的事情,让你变得简单,好操控。
自己知道这无穷无尽的工作,更感觉到这样下去,自己曾经设想的那些事情泡汤是一定的,跟领导说过,这般下去,基本上就倒在岗位上了,领导更会说,你一定要注意身体,感觉不适是一定要躺下来,脑血管可不是闹完的,哎,他不知道最好的防范,就是回家养着,工作上的事情那有让你感觉轻松的事情,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你还要去做,因为没有人替代你,就像领导说的那样,这件事情不怨我,是你在职期间没有培养好底下的人,什么事情亲历亲为,现在你想交给谁都做不到,既然这样也只好自己做了。
领导“点穴”绝对是高手,他指出的问题正中下怀,确实在职期间总害怕麻烦底下的人,很多事情可以让底下的人来写,自己主动地承担了下来,久而久之,下属成为了“闲人”,干一些零七八碎的工作,真正需要文字类的工作了,一筹莫展的他们,你才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致命错误,以至于到现在依然呈现“承担”的后患,让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每天趴在电脑前,抓耳挠腮,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写那些讲政治的文字,别人不知道,自己经常分心到其他的事情上去,这篇文字就是这种分心的结果,自誉为:歪打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