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五十九)
(2014-11-24 03:01:19)
标签:
佛学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工作这些年,上上下下认识不少人,有当官的,与他们的关系,我曾经说过,最初没做管理工作之前,可以称兄道弟,他们的仕途走得好,终于委以重任,实现了他们的理想,成为了我们的领导。一些人不知死活,以为这一下子可就有了救命稻草,有这些曾经的兄弟大权在握,一定会有利于工作和进步。
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此一时,彼一时,曾经兄弟成为了领导,从上任那天起,也就有了不同的视角,以大局的角度看问题,分管的部门不一样,管辖的范围也就限定了,在我看能帮下属的只有一点,在他势力范围内,或者更多人对你的反应,包括领导们对你的认识,他可以稍微的透一点,其他的还真得帮不上你什么,后来知道你自己不努力工作,不展示你自己的工作能力,你亲哥哥也帮不了你。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场”,不同层面上的人,气场也就在他的那个层面上,不要不去攀比不属于你的气场,我已经说过,在职场里面,气场与他的职位,经历,接触面有直接的关系,别看一切官员流露给你的是一派亲民的样子,一旦到了讲政治的场合,你永远也看不到曾经的笑逐颜开,你会有判若两人的感觉,涉及到工作上面的事情,一定是按原则办事,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有什么通融,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领导,他们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是一个人的能力。
这些年自己看着身边的这些曾经是兄弟们的同事或朋友,一点点的走了上来,超过了自己,走到更高的一个台面上,自己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但心里面也有一种“酸楚”,知道自己很多事情,不再会像以前那样直抒胸怀,因为曾经看来无所谓的直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难处,不随你说,你一定会不舒服,随你说,又不是他们现阶段需要的一种态度,因为到现在他们说话落地有声了,代表着领导个人的看法和认识,说的无心,听得有意,所以他们感觉很为难。
这些被提起来的干部,就像一个训练营,他们被选为另一个阵容的队伍,而你依然还在自己的阵营里面,他们就像上学期间的尖子班,知道将来他们的前途无量,你见到他们总是提及曾经一起的岁月,就显得不太合适了,在更多人的感觉你,他们依然是曾经一起战友,其实,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特战队员”已经不同于曾经的这些,,所以从离开的那一刻起,时间距离、心理感受的距离都越来越大,最终你觉得真的遥不可及。
很理解领导与下属的这种距离的无奈,现在的一些人,用人心不古形容不为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一些想尽办法想往上爬的人,总会寻找一些可以让他“借力”的机会,即便这些机会,在我看来是卑下或不择手段,但是,他没没有这种感受,认为是主张正义,他们善于探寻领导与曾经关系不错的那些人的谈话与做事情方面的事情,从中找到他认为违反政策的事情,可以下刀的地方,以便可以向上面的领导反映,在机关里面“谬误说一千遍成为真理”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那些没有什么水准领导,更愿意听信小人的谗言。
自己经历类似的事情就太多了,最初还感觉可以义愤填膺的反驳,后来发现自己的这种激昂态度,并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让领导更为难,后来知道在领导那里,一贯采用的方法是“宁愿信其有,绝不信其无”,应了那句话,越抹越黑。索性以后连说也不说了,相信领导会有水准去“公平处理”,后来又知道更多的领导愿意和稀泥,谁都不想得罪,结果是全都得罪了。
到了今天经历过的事情多了,心里面就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即便看到一些事情,自己也会装作看不见,因为知道年轻人在犯着曾经自己犯的错误,在仕途上犯的错误,似乎很相像,但是,你不经历这些事情,你永远也看不清职场里的那些黑暗和险恶,感觉都是经验教训,都是自己在职场厮杀中被打得遍体鳞伤以后的经验之谈,你现在跟那些年轻人说这些,他们无论如何是不会相信这些“胡言乱语”,他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要敬而远之,他们还没有经历翻脸不认人的那些场景,他们不知道在一些问题上,领导首要做的是撇干净自己,为的是明则保身。
到了像我这样的岁数,跟年轻的人说,自己已经很累了,感觉干不动了,他们不知道这些话里面那些是真,那些是假,而自己心里面知道,这是发自内心的深处,职场上看得越清楚,你的兴奋点就越少,到了无所求的年龄,也就不想看职场里的那些“搏杀”,心理的想法,尽快的离开这个充满“腥风血雨”的舞台,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清静之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摘下多年一直戴着的假面具,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与自己年龄相仿领导,他们有他们的苦水,但是,面对自己这种去意已定的下属,他们表面上说是一种惋惜,其实,心里面非常的赞同,对于职场上的老油条,让他离开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他们知道,装作不知道和真不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情,他们更愿意去管理那些没有仕途经验的年轻人,因为他们职场经验还没有获取,还习惯于坚决执行不走样,腰杆还是软的,还善于往前倾,这种态度领导很受用,那种满足仅次于手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