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五十八)
(2014-11-21 06:54: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工作艺术中的一点就是装糊涂,有人形容为“装逼犯”,对于身边的事情,烂熟于心中,但是,他装作一点不知道的样子,不管别人跟他怎样去说,他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好像第一次听说的那样惊讶,如此表现,说是工作艺术,倒不如说是在演戏。其实,他不表现知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让每一个人把自己的观点充分的暴露,了解这些周围人的习性,与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领导绝不怕事情大,也绝不怕手下的人如何去说,就怕手下的人沉默不语,最怕低下的人“凑堆抱团”,真的这样他们一定会用挑拨离间的方法,让他们分开。
当然,这种装糊涂的艺术,也不是一副灵丹妙药,时而在话语中就有暴露,应了中国那句俗语:“做贼三年,不打自招”,人的防范能力,没有那么缜密,总有在思想放松时候,吐露出一些自己知道的事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中,你会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知道他的能力之所以比你强,就是有一颗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心,即便说漏了嘴,他也会面无表情,象没说一样的神情自如,我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咱还知道一旦说漏了嘴,还会脸红,还会不知所措,所以像我这样的心理素质,永远也干不了大事请,更做不了大官。
让我感到不解的是,有这样的“工作作风”是为了权衡各个不同关系采取的“策略”,应该是不得已而为之,谁料之,这种方法被一些手下的人也学了去,他们也学会了装,不过他们没有人精装的那样的自然,更多的时候这种装很容易让人看出来有些不自然,因为他经常要表现出自己的正确,所以就会引用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而这些被他举出来的实例,就包括他们装作不知道的那些事情,不留神暴露了自己知道事情原委的现实。
现在知道这种所谓的“工作艺术”,是一种病毒,传染力很强,这并不是彰显一个人的城府和工作能力,感觉这真正意义是虚伪,不妨把这些装作不知道,实话实说,表明你自己的态度,好与不好,这是你自己的观念,装的时间再长,最终你还是要面临解决问题的现实,你的观点也最终会呈现给你要解决问题的对象面前,用不好听的话说,大尾巴总要露出来。
算下来,自己工作快四十年,会装的还真的不少,这些人一定不喜欢我这样子的炮筒子,还没有表明他的观点,咱就跟他们亮出了底盘,让他们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这样一来,或者是惹的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想帮助你,又估计另一方的态度和情面,或者是恼羞成怒,认为你的直率是对他的藐视。
记得在我第一个工作的单位,来了一个转业干部,他的关系不一般,从部队下来,一般都是先从副职干起,干上两三年,没有大的问题,接下来就成为了单位的一把手,这个空挡,叫“试验期”。他到我们单位,就成为了党委书记,大权在握,觉得底下的人都要献媚与他,唯独自己那时候,正是感觉自我良好的时候,觉得做得正,走得正,谁也不在乎。
自己的这种态度,让他很是不高兴,特别是我对他后来挑选的某一个年轻对象作为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因为我知道那个年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溜须拍马是他的强项,也正巧,听取群众意见,找到了我,自己直言不讳,他听了以后,对我说的心里话,倍加赞扬,说我是一个很正直的年轻人。
后来发现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时时处处在想办法找我的麻烦,而且他提拔的那个培养对象,也开始找我的茬,特别是在团工作方面,由于他是党员,我那时候还不是,还自认为是没有办手续的党员,党委任命他负责联系共青团工作,后来知道是想取代我的团支部书记的职务,由于我还兼任着机关团委的副书记,这是团市委任命的,他无法拿下,所以,只好让那个年轻的党员联系共青团,工作上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做,都在书记那里感觉不符合要求,让自己很郁闷,后来知道就是自己仗义执言惹的祸。
咱这个人脑袋后面长反骨,越是书记不满意,越不听他的,带着单位的小青年到处玩,小年轻与我的关系越来越亲密,那个后备干部插不进手,干着急,书记对我就越发的不满意,后来知道,他的战友,也是我的朋友的哥哥,与他关系不错,我朋友曾经让他哥哥找他说过照顾一下自己的事情,他哥哥反过来的信息,说,你们的书记几乎没说我的好话,朋友问我,你怎么得罪了你们的书记,我真的不知道原因。
后来他精心栽培的那个后备干部,终于耐不住自己旺盛情欲,对自己手下的漂亮女同事图谋不轨,把事情越闹越大了,女同事家人不依不饶,女同事的爱人让他跪着,写了自己犯错误的经过,迫于压力不得已将这个书记一心看好的“苗子”,退回了科室,成为了一般的工作人员,后来知道这位书记也有这方面的嗜好,所以他看中的对象,那才是“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这位书记由于他的性格问题,没在这个单位呆住,后来调到另一个单位任副书记,至于为什么,不得而知。当他知道自己就要调走的时候,或许想起了他的朋友跟他讲的事情,关照我一下,他在走廊里见到了我,把我叫住,向我表示了歉意,到让我觉得不自在,他从包里拿出一张纸,写了一个便条,让我到总务处办理一个固定煤气用户,算作对我的一个补偿,我也成为了单位里年轻人中的一个拥有固定煤气罐的人,那时候这个福利待遇,仅次于分房,后来有的人说,弄了半天书记对他最好,这小子装的真像,靠,他们怎么知道这后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