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四百一十九)
(2014-08-04 00:03: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自己工作谢幕的日子应该是不远了,前几天脑海里突然产生了一个信号,是不是把自己从开始到现在从事的这个工作写一下,毕竟自己是见证人,从这个单位的申办,到这个单位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自己都是亲历者,也算作一个管理者,十八年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从自己眼前走过的人物,到现在依稀又有着记忆,这段互助保障工作的发展史,对自己不过是一种回忆,但是这也是一段抹不去的历史真实。
知道自己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自己会不会写这些文字,现在不知道,要等真正退下来以后,自己的兴趣是不是还在这上面,感觉写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你撰写这段历史的意义不大,这不过是你自己苦心经营时期的状况,你的继任者是不是还会像你想象的那样,继承“革命遗志”,朝着前辈指引的方向前进,所有未来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自己知道“一朝君子一朝臣”的说法,还知道“新官不买旧官账”的事实,所以想到这些,就有些撒气了。
我认识一个领导,调到一个高等学府担任一把手,这个领导也算作是一个学者型的领导,他在京城的最高学府里攻读完博士学位,自然受到了那里的专家学者的影响,人文情怀比较严重,到了那个高等学府,他沿用了自己师长那里所学到的东西,按照自己认为的那种管理理念,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也许步子迈得有点大,很多教师和学校里的员工,理解不了这个一把手到底想干什么,也提出不同的异议,但是一把手说的事情,你只有执行的权利,很快这个学校就有了不同凡响的名声,后来大家觉得,有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专家学者当领导真的不同与其他泛泛的领导,学校办的有声有色。
在他管理期间,硕大的校园,没有成为现在管理者想到的那样,让所有的空间都盖上校舍,而是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成为了露天的工业化进程的历史展览,还有一大块地,成为了一大片在别人无法理解的湿地,在湿地上让野生的芦苇尽情的成长,野鸭成为了乐园,时不时还会有天鹅的光顾,那里呈现的是鸟语花香景色,展现了四季不同的景象,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靓丽的风景线,在他设计的当初,大学所在区的规划部门,对这位高校一把手的这种做法不理解,到现在大家才感觉到这种留出空间的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我们当下应该认真学习的做法。
可是中国的人事制度就是这样,不管你这个人的能力有多大,业务有多好,只要你占据这个领导位置,你就一定要遵循组织的各项规定,到了年限就一定要下来,不管这个学校是不是离不开你,不管你的学术成就有多大,在当官的眼里,只有权术没有学术,所以干部政策到点离开,就成为了岗位轮换机制的一种必然,在政策规定下,这位大胆且有影响力的一把手,恋恋不舍的把自己已经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学校,交给了另一个继任的官员,他打道回府,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了。
这位领导一度与我关系不错,特别是他去了京城的那所著名的学府完成博士学位,我们一定还有书信往来,他说,认识我晚了,不然的话一定会在工作上给予我更多的支持,一定会提携我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自己听这样的话实在太多了,也大多是像他这样不在位置上的官员,知道这是安慰你最好的方法。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的治学态度让我对他心存敬意,就他自己曾经的水平,到现在能够完成博士学位,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听他说,他的辅导老师,是中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中的一个,成为了他的弟子,一定会在学术上有所斩获,不过这位学成的领导,没有留在京城当专业学者,而是继续他的从政之路,知道从政的感觉,与做学问的感觉不一样,前者给人一种常人都有的快感,而致力与做学问,就没有了这种世俗的快感,需要你耐得住寂寞和孤独。
他的离开很富有戏剧性,他在参加高教部组织的专业性出国考察期间,发生了“政变”,在他出国前,省里的一位领导还跟他说,这两年继续干下去,把学校一定办成全省最好的学校,在国外接到了省委组织部的电话,通知了他人事变动的情况,领导谈话等他从国外回来再说,并预祝他国外考察成功。想一下,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考察成功,就成为了绝妙的讽刺,就这样回国以后,分管领导谈了话,希望离开领导岗位以后,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这些官话与套话,已经让这位高校领导心烦不已,就这样带着未完成自己终极理想的遗憾,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新的继任者,可不管曾经的领导怎样的思路,时隔不到一年,学校也开始了新的改革,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工业化发展历史露天展,不再成为这座学府的特点,那些花大价钱买回来的机械化时代的蒸汽机,发电设备,火车头等等都不见了踪影。那片湿地也成为了学校新的建设工地,一句话,过去的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历史,一切按照新的管理者的思路进行,几年后这里成为了另一番景象,不管别人怎么去评判,大家都知道再一位继任者,还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对曾经的领导思路去否定,按照他的思路再去进行改造。
基于这些现成的事例,自己想记录下自己工作的这个单位发展历史的想法,就有点大打折扣了,你认为这是不平凡,历经坎坷的艰辛历程,对于别人来说,他认为你这是没有能力的表现,会须他采用的办法,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样想去,还是把这些亲历的曾经埋在心里,逐渐的去忘掉这些,你不过是历史过程中的一段,一段不代表历史,不过是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太在乎自己也是一种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