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九十九)

(2014-06-28 05:1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都说这个世界变化快,其实现实中很多变化的感觉并不明显,因为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人物和景象并没有感觉大的变化,加之我们习惯于熟视无睹,所以即便有些变化在外人看来是翻天覆地,而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相同的感觉,似乎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我们置身一个新的环境,你才会发现,我们固有的那些认识和看法,已经远离了历史发展,感觉成为了不合时宜的人。

 

陪领导去小城中西医结合医院办事,在我的感觉里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很神秘的一部分,脑海里自然想到的是那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医名家,闭着眼睛给你号脉,之后就是开出中药药方,站在那里看到那些配药的药剂师,从一面墙的中药橱子的抽屉里,取药秤药的过程,在那里你可以闻到中药那浓郁的味道,从这种味道里你能感受到苦与涩。

 

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里就有中药房,这些对中药房的认识都是那时候形成的,我笔下多次写过的那个“团书记”,最早就在中药放里面工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参加过中医培训,成为了主管中药方的负责人,我一直在想,假如“团书记”真的把心思用在中医学的研究上,估计他会有不错的前途,遗憾的是他不想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工作,他认为官职与金钱,哪一样都比干中医要好,所以他放弃专业的时候没有一丝的难过。

 

三十年前的中医,在我的感觉里还比较盛行,在我们的单位里面就有几个中医艺术比较不错的中医大夫,记得很清楚京城的领导到小城疗养,都会找这些中医大夫,给号脉,开一些调养身体的中药,我们单位里面还专门有一个熬中药的中药室,一位经过培训的熬药的护士,每天负责煎药,之后放到要筐子里面,到时候疗区的护士就来取走,发送到每一个吃中药的疗养院手中。

 

记得很清楚我们的那个“团书记”曾经打开特殊中药药材的柜子,把值钱的中药拿给我看,我不懂这些,听他介绍给我,例如熊胆粉、麝香、犀牛角,朱砂,上好的红参,天麻等等,我都在橱子里看到过,他告诉我,单位里的中医怎样,你就看它有没有珍惜的货物,就单位里存放的那些珍贵中药,不客气的话,可以与小城著名的大药房“宏仁堂”比一下,听到这里感觉这位“团书记”大权在握,很有实力。从那以后自己对中药多了一份关注。

 

后来,听说小城的“宏仁堂”出的山楂丸也别好吃,帮助消化,而且味道好,自己也曾去买过一两次,真的感觉不错。在后来,别人告诉我,那里的“十全大补丸”也很好,对男人来说是健身强体,增加性欲的好中药,自己也去打听了一下,由于价格的原因,没有买,自然就不知道真正的作用是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一句话,看到穿着白大褂,站在中药大橱子前面的那些人,就觉得他们很神秘,很有学问,估计他们的身体一定会调养的很好。

 

后来上夜校,我们班里面的一个同学就在宏仁堂工作,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东亚病夫的样子,我曾经试探着问过他,你在这么好的单位,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自己用中药给自己调剂一下,为什么把自己能成这个样子,他苦笑的跟我说,中医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的神奇,你真得了急症,靠中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要靠西医来缓解病症,中医大多是调养。

 

我侄子认识一个澳门的“中医大师”,听侄子跟我说的那才是神乎其神,侄子为了尽孝心,把这位大师从澳门请到了小城,给老父亲和老母亲看病,并让我也去看一下,自己没去,为什么没去?道理很简单,我们有那种空闲时间去喝药调养,再有是药三分毒,注意休息,注意饮食足以,感觉现在的大师最重要的功力不是在他们的艺术上,而是在于他们的营销上,把自己的能力说的神乎其神。

 

那位中医大师给两位老人开了中药调养,听老母亲说,大师来回的路费老母亲给掏了,诊疗费和接待费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拿着这位大师的中药配方,去了“宏仁堂”抓了回来,十副药需要几千元钱,到现在也没有感觉老父亲好转到哪里,现在想想,这同样是心理暗示疗法,钱花了,药熬了,老人也吃了,好与不好与那位中医大师没有了任何的关系。

 

这次到小城的中西医结合医院,自己最初的这种感觉,在那里彻底的被改变了,虽然还有中草药的那股味道,但是你已经见不到自己熟悉的那一面墙的中药大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机械制药的机器,将大夫开的中药处方,输入到电脑里面,身后的那排摆放整齐的罐子,便会闪亮起来,凡是闪亮的罐子,就是中药里面开出的药物的粉状物,将这些闪亮的罐子依次放到另一个容器口上,不多时,你需要的中药就加工成为了颗粒状,自动包装,拿到手中的就是已经密封好的中成药,回到家里面打开一盒,用白开水冲服即可。原有的拿药熬药的过程,在机器和电脑的指挥下一次成型。院长告诉我们,这是中医药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技术突破,将来一定会有新的突破,让中医药轻松走入百姓家庭。听到这里自己才感觉到自己的落伍,人虽然跟着进入了新世纪,感觉中的那些事情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中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