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故事(之五)
(2014-05-08 00:33: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物素描 |
一个人的世界对于小何来说是孤独的,但是,他用许许多多他自己意识不到的方法来消磨,例如,他会每天下班以后,把单位里里外外的卫生打扫一遍,不要以为这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前院后院,楼上楼下打扫一遍就要有一个多小时,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也属于小何的管辖范围,这是他每天早晨起来做的事情之一,这同样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感觉他对花木有一定的了解,这些年小院子里的那些花木,在他的精心修剪呵护,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整个小院显得优雅洁净,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他会独自坐在院子里面,感受他的劳动成果。
小何也会时不时坐在院门口,与下班回家的邻居寒暄上几句,跟熟悉他的人在大门外与他对弈,这也是他最高兴的时候,单位小院的这条马路非常之短,居民住户算下来百十户人家,感觉小何几乎每家都认识,每家人都对他不错,特别是邻居院里的那个“革命老太太”,家里面的大小事情都会找小何帮忙,自然也会力所能及的送点吃的和用的,表示感谢,当听说我们要搬走的时候,看到那老太太依依不舍的样子,知道这种和谐的邻里关系,小何功不可没。他的勤劳和善赢得了邻居们的信任,而那个革命老太太,她去世的老公是一个职位不小得政府官员。
知道小何也不愿意搬走,在这里不仅仅有很好的人缘与口碑,关键在这里他可以找到显示他能力,有成就感的事情,那就是他每天给员工做早饭的时候,单位考虑到大家都居住的不叫远,每天为了不迟到,很多人不吃早饭就往单位赶,随身带着点吃的,在单位里凑合吃点,久而久之,有些员工胃口出现了问题,单位里做早饭成为了关心职工的一项措施,早饭的任务交给了小何,他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从他以后感觉他对自己的分内工作更出力了,早饭越做越有水平,每天几乎都不重样,特别是混沌与水饺、炸酱面,大家赞不绝口。员工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到最后绝大多数的员工都来享受这份组织上的关爱,其实,是小何的厨艺吸引了他们的胃口。当然,早饭剩下的菜饭就够他一整天的食用了,可以省下买饭的钱了。
他晚饭很简单,但必须小酌一口,虽然他酒量不大(在我看来就是没酒量,顶多两瓶啤酒的量),但是,感觉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内容,受经济的局限,他喝的酒都是最便宜的大桶白酒,一桶酒可以喝半年,每天晚上喝一两,假如是周末中午也要喝一两,最初觉得他这种生活方式有点不对头,既然没有酒量,不喝酒为好,为何要硬撑着喝这些劣质白酒,后来我理解了他的这种依赖,这是他自己保护自己很有效的方法,不然的话,生理机能的那种渴望,会让他感觉十分的难受,这种精神麻痹,可以让他在短时间里忘掉那些撩人心扉的那种本能的欲望煎熬。
用小何的话说,电视也是他空闲时候的最爱,同样是他消磨时光的最有效的办法,这也是城市人比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的地方,他总是用他在家里面的事例作比较,他说,在家里面干一天农活之后,洗一下,累的你只想躺在床上睡觉了,即便农忙过去了,也不会像城市人那样晚上大多数时间守在电视机旁,农村的家庭更关系的是电费的问题,所以基本上不看电视,即便看,也会在八九点钟关掉。
这些年小何养成了城市人的习惯,晚饭以后在酒精的作用下,昏昏欲睡,他便倒在床上睡觉,用他自己跟我说的生活方式,借着酒劲倒在床上睡觉,睡到十点来钟醒来,开始收拾饭碗,之后就是洗澡的时间,洗漱完后倒在床上看电视,喝大茶,到半夜二三点钟,感觉到困意了,再躺下继续睡觉,一觉到天明,电视成为了他的精神伙伴,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这样。曾经有一次电视机出现了问题,感觉出来他的着急,办公室里的那些人表现出来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让他很是着急,我看除了他的这种心理,让办公室的同事抓紧时间让人来修,电视修好了,小何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小何跟我说,他愿意看山东电视台的那些反映农村的婆婆妈妈的事情,婆媳关系,邻里关系的矛盾,说很多节目的内容都像发生在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里,自己知道这些节目“生活帮”,主持节目的“阿苏”和“小莫格”。小何很坦诚的告诉我,上海台的《百里挑一》,江苏台的《相亲》节目也是他最喜欢看的节目,他眉飞色舞的跟我讲述那些节目中的人,知道他已经“深陷”其中,问他,你看这个节目干什么?他说了解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掌握一下他们的所思所想,我告诉他,这些节目是经过加工后的事情,并不是生活中的真实,他不相信我说的这些,现在想想这样的节目也是他的一种假象满足。
我一度曾经要求小何学习电脑,告诉他这是一个不太难的事情,而且学会了电脑,你可以把你自己想到的那些事情记录下来,你可以写信给你孩子与他沟通,你还可以通过上网了解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即便不想关心这些,你可以在网上找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去看,李如仪不好的片子,一个很逗人发笑的故事,这是你摆脱寂寞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并主动演示给他看,他说自己的拼音字母不太熟,估计用不了电脑,为了让他学会电脑,我把拼音字母教给他,让他把新华字典里面的字母发声表抄下来,死记硬背记住,告诉他你可以记住拼音字母,你就成功了一大半,最初感觉他信心很足,但是,不久以后就发现不在感冒这件事情了,问他为什么不在学了,他告诉我,等着他回家以后用不上这些,农村上不了网。我知道这种固执,这种不接受新事物,是他悲剧命运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