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九十四)

(2014-06-13 03:57: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中国什么时候有一个“读书日”真的不知道,但是,看到媒体上对中国百姓的读书的热情与自觉性有所不齿,自己觉得这与百姓有关也无关,从小我们接受教育,就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至理名言,可现实情况,百姓由于受到种种的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认为读书无用论的不在少数,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发现读书与发财并不成为一个必然的关系,很多有钱人根本不看书,根本不按照从学校接受教育,告诉我们的“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钥匙”现实中这把钥匙没有,同样也可以富足,感觉“读书无用论”有了例证。

 

其实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喜不喜欢阅读,根据每个人的内心里的不同喜好有关,与接受多少教育无关,读书是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事情,在这个物质社会大行其道的当下,尚未满足大众的那种物质诉求的时候,精神需求的读书,就没有那么强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更多的倾向于物质的最终需要,更多的人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状态,是与经济发展和物质的满足成正比的,经济越发展,精神需求也就随之高涨,俗话说:富贵思淫,恐怕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我并不是为不读书找借口,读书时一个需要有“闲情逸致”的事情,要有一个充裕的时间空间,可以排除任何来自周围干扰的环境,阅读需要一个人有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不为外部的诱惑而干扰,有一种“耳无车马轩”的心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是读书人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自己当学都不具备,依然沉醉于灯红酒绿,酒海肉山之中。

 

读书是你与作家相互交流的一个过程,你是而被作家讲述的故事而吸引或感动,即便你时而发现作家的某些观点未必符合你当时的心意,从而产生了与作家不同的感受,但是,当你阅读完了整个作品以后,你才知道你感觉不尽人意的那些地方,不过是这个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表现,对作品的这个构架并不影响,一句话,通过阅读你找到了阅读带给你的那种愉悦。

 

严格意义说过,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都算作是一种阅读,不同的不过是方式不一样,从影响力的大小来衡量,这些阅读更接近于百姓的喜好,他们的知识获得大多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即便这种接受是一种水分很大的事情,但是更多的人不需要去刨根问底的追寻一个时间的真伪,他们被宣传绑架的事实并不了解,拿来主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既简便,又有趣味的事情,只有他们认为就是那么一回事情的那些消息,被否定以后,他们才知道曾经他们确信无疑的那些东西,原来是编造的,或者是不明真相被接受的认知,所以他们继续陷入“新的编造”之中。

 

家里面拥有这么多的书籍,很多人说你是读书人,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读书人,只能说是一个拥有很多书的人,拥有与阅读同样不是一码事请,拥有是占有资源,很像一个土财主的心理,将自己省吃俭用的节省下来的钱,去盖房买地,扩大他的家产,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土地,他自己也都不清楚,不过从满足内心的某些需要的角度来说,这种扩张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请,就像我那那堆方的书籍一样,感觉是一种满足,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阅读是将这些资源合理消耗的过程,你不阅读,这些属于自己的资源,很像是摆在书店书架上的陈列产品,它的意义只有一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又是作家最不希望的事情,他需要读者同作家产生一种共鸣,希望在阅读中分享作家将给读者的生动故事,从这个故事中领略到作家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即便这种与之相同感受的人很少,对于一些大作家而言,哪怕是只有一个读懂他作品的人,他也就心安理得了,好作品是写给能看懂它的人。

 

读书的人是全身心的投入,这一点自己根本做不到,世俗的内心需要,时常为自己不读书找出“合理”的开脱,例如工作忙啦,身体与精神状况不在阅读的感觉层面等等,总可以为自己不阅读找到诸多理由,觉得当下自己几乎没有一个“整块”的时间,静下心来阅读,现在知道不是没有整块时间,而是内心里真是的那种浮躁,让你无暇顾及这种认定的精神享受,一句话,面对的各种诱惑太多,在抗干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多的时间服从于内心里那种浮躁的需要。

 

想想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咱第一境界都没达到,咱哪能是一个读书人,所谓的读书,不过是与身边的一些人相比而言,自己书籍资源的占有量,让他们觉得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去阅读,觉得应该是一个读书的人,岂不知,占有量与阅读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自己更多的时间与他们一样,消耗在生活的琐碎细致末梢上了,因为有快感,所以乐此不疲。自然书籍就静静的躺在书架上,躺在自己视线的范围中,熟视无睹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只有静下心来想到了这些,才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