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上海(之五)

(2014-04-18 07:01: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在上海,特别是在女儿面前,我们感觉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一样,她害怕我们找不到地方,害怕我们走丢了,她不知道上海这座城市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在我认识掌柜的以后,知道她从小就是在这座城市里出生,在她四岁之前,生活在这里,而且过得还不错,跟着老爸老妈来到小城,也曾经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至于她的前身今世,有很多故事可以去写,但是,这不是这些文字想要去表达的事情。

 

到现在上海依然有着他父亲战友的孩子,而那些人曾经与掌柜的关系甚密,这些在她们留下来的照片里可以看到,但是,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二十年,大家也都忙于自己的事情,见面已经不成为年轻时的向往,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用中国古语的说法,“三年不见,当亲不亲”,这次掌柜的去上海,我特意的问了她一下,是否去见你们的那些姊妹,掌柜说,不麻烦他们了,这么多年没见面,不知道说什么好。

 

自己的祖籍离上海也并不遥远,动车一个小时就到了,好像听父亲说,上海有一个亲戚,论血缘关系还挺近,但是,这些年都不来往,至于原因是什么,估计都是各忙各的,在自己记忆中,这个上海的亲戚是跑远洋的,每次在小城的港口卸货,都回来我们家里探望一下,因为,这个亲戚的对象,就是我父亲曾经资助过的亲戚之一,他们在上海上学期间,老父亲资助过他们,不过真正的踏入社会,特别是成家立业以后,这种“互动”就越来越少了,估计现在让我去见他们,也都不认识了。

 

工作以后几乎两三年就会来到这里,所以这里的景象并不陌生,而且这里同行们的关系可以用称兄道弟来形容,这次并没有跟他们打招呼,一切听从女儿的安排,不想让她不高兴,毕竟这是去“干活”,又不是学习和参观,即便知道在上海有莫奈的画展,有一些文化活动,但这都不是自己最想看的事情,送女儿走,将女儿暂时不用的物品托运回来,是这次上海之行的首要任务。

 

在上海的两天时间里,按掌柜的要求,不要有自己的主张,一切都要听女儿的安排,说明了自己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当“搬运工”,虽然女儿说不用我们做什么,但是,真正开始忙于收拾的时候,家长的作用就显现出来,特别是掌柜的有条不紊的在那里进行,给女儿解决了很多的实际问题,让女儿腾出时间考虑新单位的问题,给女儿更多的时间去与曾经的同事用电话的方式道别,听到女儿在商场里面用地道的上海话跟服务员交谈的时候,自己知道这座城市已经融入了她生活之中。

 

去的当天晚上,老两口跟着女儿去了他们公司旁边的饭店,争同我们的意见,吃了比较正宗的川菜,那个酒店女儿已经忘记了,两年前我们曾在不同的楼层,吃过料理火锅,我在抵达那里乘电梯的时候,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女儿表扬我脑子不减当年,她告诉我们这附近所有大大小小的饭店,与同事们几乎都吃遍了,所以知道那家饭菜质量如何,不过论我自己的喜好,不喜欢那些大饭店,喜欢在上海里弄里面的小酒店,品尝当地的特色,已经成为“白领”的女儿,无论如何不同意我的这种“自由化”倾向,没法子只好跟着去享受。

 

在饭店里,除去我们这桌坐着我和掌柜的两个半百老人,发现几乎所有的桌子都坐着年轻人,男男女女谈笑风生,我们成为了例外,知道餐饮业在这座城市里同样属于年轻人的,一旦结婚成家立业以后,男人就成为了居家的好丈夫,就没有闲钱去请自己的妻子,也同样在那里看到,进进出出的男女,男人的那种殷勤,知道内心里面最想的事情是什么,也看到那些趾高气昂的漂亮姑娘,更知道他们表现出来的这种洋洋得意,最终会引起什么样的结局,掌柜的对我这种好奇,说成是不安分。

 

第二天早饭是跟掌柜的一起出去吃的,根据女儿的“指示”,早餐有我们老两口自行解决,因为女儿整理物品,几乎是一整夜没睡,就不跟我们一起吃早饭了,根据女儿介绍的地方,去品尝了所谓上海最著名的早点,特色馄饨,在那个感觉非常简陋的小饭店里面,品尝了女儿赞不绝口的馄饨,但自己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女儿描绘的那种美味,倒是那里的老板表现出来的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态度,用北方话说,“牛逼哄哄的”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了让女儿在多睡一会,早餐后没有急于回去,在附近转了一下,那么多早点的摊位,那么多买早饭的市民,又见到了边走边吃南方人的习惯,这里呈现的一切,都是都市平静生活的再现,而在这平静的后面,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又要面临着什么,我们无法去想象,知道更多的人就这样什么也不想,稀里糊涂的活着,让他们自豪的就是居住在这个被誉为中心商圈的地带,即便这些财富的聚集,于这里的居民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他们因居住在“富人区”也成为了他们引以为豪的事情。

 

在机场告别的场面是很让人心情很不爽的事情,即便已经经历过一次次送行的场面,似乎有了点抵抗力,但是,谁都可以从彼此的细致末梢的言行举止上,透露出彼此的那种恋恋不舍,主动与孩子在机场里的合影,久久不愿意离去的站立,都告诉了相互的内心真实。看到女儿消失在海关检查口以后,掌柜的没有与我同行,她乘地铁去虹桥机场乘飞机返回,我则是在另一个乘机楼,等候飞机返回。

 

    在等候飞机的同时,我发信息给女儿,写到:“孩儿,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能像从前那样的玩命,父母为你而骄傲,你是我们未来寄予的唯一希望,多跟妈妈联系,你是她的命根。”女儿回复:“知道啦,放心吧,女儿一定会努力,等着跟女儿享福就行了。”过一会,又收到女儿的信息,“爸爸别再喝酒了,切忌。”看到这里眼泪哗哗的流了出来。

在上海(之五)
女儿居住的那个里弄

在上海(之五)
陡峭的楼梯

在上海(之五)
收拾好邮寄的行李

在上海(之五)
收拾干净的房间

在上海(之五)
女儿在换登机牌

在上海(之五)
与母亲在机场合影

在上海(之五)
与老爸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