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哪写到哪(之三百六十八)
(2014-04-21 06:26:4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论道 |
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终于告一段落了,历经大半年的时间,经历了那么多的“阶段”,就这样一步步地走来,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知道作为一个小单位的一把手,与大单位的一把手,乃至更上面的一把手,犯的错误是一样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等,无疑都在身上或多多少的存在,所以对照检查的时候,跟其他人一样都作了检查,即便心里面有点不服气,感觉咱这个破事,在那些高官的眼里不算事的事情,也装模作样的在那里做深刻的检查,没办法“统一动作”,只好如此。
想想我们这代人,经历的各项运动数不胜数,可以用“运动油子”形容,亦真亦假的运动,包括跟自己根本不着边的运动,经历的太多了,以至于现在感觉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一上来都是煞有介事,后来一个个都“蓬头垢面”,在后来面无表情,最后在皆大欢喜中,大家都笑逐颜开。到了现在知道所有的运动都是上层建筑的某些需要,作为臣民的我们,知道个屁事,只有那些上面的人物,对职位的窥视与不择手段,才引起了那么多的事件,不用一种运动的方式来肃清,很难用“和风细雨”解决得了。
特别是那些工作组的成员,煞有介事的坐在主席台上,念着在任何单位都可以讲的通稿,最初不知道这些,认为工作组人的水平真的不得了,后来知道这是同一的声音,不需要你有多大的水平,即便你有水平,也不允许你自由发挥,因为政策和策略已经摆在那里,不需要你去发挥,照本宣科是讲政治的最好的体现,后来知道那些所谓的督导组和工作组,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心里面同样跟咱一样,空牢牢地,心里面同样是发怯。
打破这种神秘的是自己逐渐认识人多了以后,居然有几次来的所谓工作组里面的成员自己十分的熟悉,私下里喊我老师,场合里他们成为了领导,讲政治的基本要求就是装作不认识,煞有介事的坐在那里聆听他们的“重要讲话”,大家都知道心里面会怎样的去向,却都绷着脸在那里唱高调,上级的指示那有错误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去贯彻执行,到底这种贯彻起到什么样的实际效果,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一定要认真地做完,他们完成了任务的同时,你也按“规定动作”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这十年里面的几次运动,不知道那个胡参谋出的馊主意,让所有的人都写读书笔记,最后由工作组负责检查验收,真不知道那些检查组是否能认真地去看,但是,这成为了“硬性规定”,最初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后来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全当组织上让咱别把钢笔字给丢下,这种抄写也算作是一种从电脑上的回归,就这样找来相关的材料,开始了“硬笔书法”的操练,至少二万字的笔记,不用多长时间就完成了,原本希望检查组看后表扬两句,后来检查组连看都没看,知道他们想每个人都去看,是一件根本办不到的事情,组织上需要你自觉。
每次运动过后,都以为通过这场运动,可以改变某些部门的工作作风,后来发现,这是自己的异想天开,很多部门依然故我,后来知道走形式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大家都用同样的心态去面对,暂时的“好转”不过是做给一些人看的,骨子里那些人的劣根性,怎么能从几次所谓“和风细雨”的运动而改变哪,自己知道要想彻底的改变,就要真刀真枪的,让大多数的领导“归零”,才能够触及灵魂,这种做给别人看的事情,成为了一种隔靴搔痒,根本不起作用。
自己一直认为干完手头上的这些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岂不知,接受了这项工作,就面对着官僚主义的种种不同的态度,最初感觉应该是不难的事情,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骨子里面的“权贵思想”,渗透在我们的大脑深处,自觉不自觉地就在日常的工作中显现出来,并以细致的面貌出现,感觉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权贵的思想贯穿其中,表现在工作中的来来回回中。
每一个有点职位的人,不把他们所掌控的那点权利表现出来,似乎就不是他们的风格,不说是妆模作样,也有点故弄玄虚,根本不懂具体业务的那些人,也在哪里指手画脚,你不能去说他们说的那些事情不对,惯用的奴才手法,拿回去,放上几天,在报上去,也就从他那过了。
干这个工作,你假如不是领导,真要有点好的耐性,你知道领导那里永远是日理万机,而你的那些事情不过是众多工作中的一点,你快要急死了,那是你自己的感觉,所以,学会耐着性子去等待,知道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倒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你要勇于承担,到咱这岁数,早应该“急流勇退”了,承担正好成全了自己,挽救了别人。要不然都说:仕途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