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六十六)
(2014-04-09 00:02: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论道 |
都说群众路线教育让一些有权位的人老实了一点,不再敢如此的长官意志,知道群众路线自我检查时候的自我批评内容是真实的,一旦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就让那些不让底下人说话的做法和言论,引起一些“底下人”的民愤,会感觉到自己追寻了多年才戴上的乌纱帽有点要掉的意思,所以说,表示一下自己改正错误的一种姿态,让上面的检查团看到自己已经“触及灵魂”,为的是让自己一次性通过,他们的诚恳不仅仅欺骗了检查组,同样也欺骗了手下的人,所以说,群众路线活动一上来就有人给界定了,对于某一些人来说,是认认真真走过场。
现在好了,第一批群众运动的各位掌有权位的人,顺利地通过了验收,感觉他们一夜之间又回到了最初,一言堂,官僚主义等等又回到了日常的工作中,而且下面的人看到他如此的“变本加厉”知道了其中的奥秘,所谓的反省,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官场上的这种人前人后,已经成为了明哲保身的一种办法。为什么官僚主义根除不了,很简单的道理,沉迷于官僚主义的那些人有快感,一呼百应,一言堂都是权力的象征,底下人的畏缩与俯首帖耳,一呼百应,都是满足他内心的这种虚荣的需要。我见到太多唯唯诺诺与这些掌权者交往的面孔。底下人的这种低三下四,久而久之成为了掌权者想当然之,谁也不允许违背他自己的长官意志,自我膨胀到一定的程度,那些看出问题所在的人,像善意的提示给他,结果便是自讨没趣。
现在的某些掌权人好大喜功,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认为自己想到的那些事情,一定尝试新工作思路的一个很好的创意,想当然的觉得这件事情有必要,不干不行,权力在没有制度的监督下,就会成为了心魔,他无视任何看到问题所在人的意见和建议,他沉浸在自我的想象之中,就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做事先拍脑袋,叫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或办法,之后就是拍胸脯,认为一定会受到普遍欢迎的事情,自我幻想是他膨胀到什么也听不进去的程度,而现实告诉他,做事情一厢情愿是很危险的事情,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要有一个详尽的调查,要有一个科学的决策,要有一个对应的手段与办法,这才是我们做事的一种态度。通常的结果接下来就是,拍大腿,痛心疾首,在接下来就是拍屁股走人。
并不是自己有多高的水平,有些事情管理者找到你,夸夸其谈,兴奋不已,自我感觉良好,听一下就知道这个脑子热的管理者,他们考虑问题有点不合时宜,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忘了自己工作权限内的本质是什么,其实,上面赋予你的工作权力,仅仅是围绕自己小圈子里面的事情,找出他的共性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干自己权限内的工作,千万别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面的,干不属于自己要干的事情,这种做法就叫越位,当然他们自己感觉不出来,这种看似“工作创意”的做法,实际上是内心权力欲膨胀的结果。
远的不说,自己干的这个行当,上面的一些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这种想当然的毛病,他们不了解,也不知道下面的具体情况,想当然的在那里闭门造车,提出一些让底下人无法实现的所谓的思路与办法,给人的感觉就是让马儿跑,还不让马儿吃草。看到他们下发的那些文件,一个感觉就是气不打一出来,文字中离不开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而文字的实质内涵,绝对成为了官僚主义的最明显的体现,他们的想当然,已经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程度,还好,自己不再管业务上的更多的事情,好与不好让继任者自己去感受,问题就在于这种脱离实际的文字,就能够心安理得的往下发。
你更不敢相信,写这些文字的人,曾经是那样的喜欢搞调查研究的人,曾经是如此低调,和蔼可亲的人,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一副学者风范的人,后来知道在机关里面所有的表面现象,都不要去相信这些,因为在这些貌似认真的后面,都有你无法想象的目的,到现在通过了忍辱负重的坚守,终于把前面的人推到了圈外,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把手,就像我一上来写的那些,曾经所有忍受的屈辱,都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一点点释放出来,以至于有些时候它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内心里的那种邪恶试放的时候,他感觉是理所当然,理直气壮,以工作的名义来实现。
职场的那些权位在握的人,似乎都犯有这种毛病,什么时候可以收缩或收敛?我想只有他知道自己的膨胀造成了“不良后果”的时候,离开自己的权位的时候,自己一言九鼎不复存在,学会了不同角度看问题,知道一言堂带给底下人的感觉是什么的时候,大家嘴里面不说,但心里面已经与你“貌合神离”了,屈从不是信服,而是一种无奈。
让人难过的是,这些昏君终于离开了,总以为可以来一个清明廉政的管理者,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长官意志自然的表现了出来,知道这时候就是远离他的时候,别自找没趣,在领导那里你可以没能力,但决不允许有想法,更不可以功盖过主。这般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的离开,眼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