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三十七)
(2013-12-23 05:59: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其实自己知道写这些文字,起这样一个名字有点不妥,想到哪写到哪,是自己随心所欲的天阔天空的神聊,而这些文字是写自己神不知鬼不觉买的书的情况,应该起名为“被发现的心理暗示”,想写买的书和当时自己身体的情况非常的接近,记得那天自己拖着沉重的腿,几乎是一瘸一拐的走到了书店,原本想找地方坐一下再去看书,去了以后却发现,原本无人问津的座位,那天却被读者坐满了,心里面有一点不爽,但已经去了,不可能直接的再走,索性就硬撑着在书架前慢慢的寻找,对上眼光的书籍,自己调选出来,放在了柜台上面,最后自己实在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便让服务员买单打包。也就在买单的时候,发现被占用的那些座位已经腾空了,自己美美的座在那里,那疼痛不已的双腿得以缓解,十分钟以后,提着自己买的书,又一瘸一拐的走出书店,谢天谢地,出门不多时自己打上了的士车回家。
第二天自己打开包装,看到了自己选定的这几本书,当时也没有感觉到这些书的内容方面的问题,用自己通常的做法,在书的扉页上签上自己从何处购买的文字,在落下自己的大名,证明这本书已经属于自己拥有,要是在十年前,自己还一定要加盖自己大名和艺名的图章,自己最初是这样想的,加盖了图章,就不怕梁上君子的偷书行为了,走到哪里看到自己加盖的图章就是证据,后来知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人家把你加盖印章的那也撕掉,一样你不知道那本书曾经是你的。
这种经验的来源很简单,是自己二十年前突然萌发的想法,自己有一套非常想得到的书籍,转遍了整个小城所有的书店,也没买到这套书籍,听自己书店关系告诉我,这套书已经脱销很长时间了,而那时候文学圈子里面,正在热聊这本书的作者和他的这套代表作品,自己没看过,自然就失去了发言权,不仅如此,他们的谈话,自己也就找不到感觉,所以抓紧时间的翻阅这套书籍,成为了医治自己心头疾患,突然之间想到了图书馆,自己手头上还有图书馆的借书证,想到那看一下是否可用借到,自己去图书馆问了这套书的情况,还好刚刚让一个人借走,说三天后换来,约定好三天以后自己将这套书借了回来,看的上瘾,但是,到了归还的日子,知道延误的滞纳金是自己吃不消的,逼急了脑子开始想坏主意,索性说给丢了,无非就是按五倍的罚款,为了占有书籍,可以说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干,幸亏拿回没动去图书馆偷书的念头,不然的话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看书日子了。
到图书馆讲了自己将书“掉”了的事情,那里的工作人员将信将疑的看着我,让我将丢书的情况写一个说明,加盖单位的公章,之后罚款书价的六倍,虽然罚款确实有点高,但是那时已经走火入魔的自己也顾不过来这些,按照要求写了情况说明,到单位里盖了公章,把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那点零钱全都带上,这套书成为了自己的“战略品”,操他娘滴,自己还为自己拥有这套书而感到兴奋不已的时候,这套书的发行社“商务印书馆”又加印了这套“世界汉译名著丛书”,不长时间,书店里便摆放着“无人问津”的这套书籍,自己给自己下台阶,先睹为快吧,不然怎么可以跟文学圈子里的那些人神侃,从那以后自己再也不去动这般心思。
不过后来,还真的不用动这种心思,因为自己从痴迷状态中“醒了”,看看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就知道自己“误入歧途”有多深,就像我一直写到的那样,在现实生活的面前,既然自己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就要向世俗低头,最关键不是你一个人,而是身后有无数的眼睛,特别是自己家人的那怨恨的目光,你真的不敢直视她们,你曾经向她们 保证过让她们幸福,而现实却让她们捉襟见肘,让她们为你担惊受怕,内心里确实感觉到无比的愧疚,以至于到现在也成为自己不断反思的一个事情。
离开了空想世界的遨游,回到了现实世界的纷乱,又重新穿上虚伪的盔甲,用平常心面对世俗的那所有的一切,后来知道自己就从来没清高过,一直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这般想去,假如这是在大革命时期,我最终就是一个叛徒,当面对着美味佳肴,美女如云,自己会轻而易举放弃自己选择的艰辛和所谓理想追求。
到了现在已经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可言的年龄,读书成为了自己重新回归的一种状态,知道这种状态不同于曾经的那种心气,这是一种相对于没有功利的状态,是一种跟着自己内心“游动”的状态,不再会强求自己什么,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自己的读书,世俗的生活中的那些所有,功利主义不再困扰自己,你知道自己选择的这些是你生命中适合于做的,而不是被别人强制,你在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你从关注社会,转移到关注自身的感受,你的身体告诉你,找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去做,让心情处于一种相对的平和状态之中,因为自己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去感受倒计时带给我们的种种感受与想法,听天由命,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