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2013-09-24 05:54:33)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物素描

人一生中要经历多少坎坷,谁也说不准,在小何身上感到了这种命运的不公,除去他只身一个人在我们这座小城打拚将近三十多年,将自己青春和热血洒在了我们这座日益扩大的城市,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就有这位农民兄弟的功劳,这个城市越来越彰显出他的“雍容华贵”,而我们的这位参与城市建设的人,却一天天的衰败下来,这个城市再好,似乎与他毫无关系,到现在他多么希望,可以与这座熟悉的城市相融合,成为这座城市里的一员,而现实的问题,却不得不让他承受严酷的现实,这座城市的保障系统里,没有他的名字,没有他的身份,同样也没有的权益保障。

 

两鬓斑白的小何,已经没有曾经的气力,面对种种艰苦的工作而无所畏惧,现在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一天天的衰老,体力也在支撑不了高强度的劳作,疲惫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而家乡里田间劳作时的那种强度,他自己也不知道会不会适应了,一句话,他像城市人一样的迅速退化,毕竟他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当他听说我们即将开这个办公的地方,他的担心与忧虑就表现在他的脸上,知道一旦我们离开,他将面临着新的选择,这里曾经的宽松环境不复存在,新地方将是怎样,是一个未知数。

 

中国的谚语,非常的精辟,说:屋漏又遇连阴雨,船破又逢顶风浪,说的是祸不单行,这不幸也发生在小何的身上,小何正在为孩子的终身大事的资金一筹莫展的时,又赶上了为他下一步如何艰难抉择的关口,家乡传来了不幸的消息,他已将近八十高龄的的父亲,开农用车去地里干活,与对面的车辆发生刮擦,翻到沟里,肋骨断裂,将肺扎破,在医院里抢救,记得是一个周六的日子,电话里听出他的焦急,理解他的心情,让他赶紧回家处理事情。

 

小何的父亲在重症监护室里住了半个月,总算是从死亡线上挺了过来,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本应到病房里观察一段时间,而已经身无分文的一家人,不得不选择,回家观察修养,这半个月的重症监护室抢救治疗,已经让他们全家耗尽了所有的财力,小何告诉我,他父亲自己偷偷积攒的三万多元养老的钱,在这次抢救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假如不是找到这三万元,绝对不会从死亡线中逃脱,半个月的时间,除去找事对方给的一万元钱之外,再就是兄弟们的慷慨解囊,这一场意外,把老父亲的养老钱花光了,兄弟们积攒的那点钱也被消耗已尽,全家人在也拿不出来,住院观察的钱了,只好将仍需住院,却无奈的父亲,抬回了家。

 

大家都知道像小何父亲这样遭受意外不行的人太多了,虽然单位的同事们,都对小何家里面的不幸表示同情,想表示一下自己微薄的心意,可是一个不足十五个人的单位,更多的员工工资还不高的前提下,大家可以拿出多少说不准,我认为就是每个人拿出百十块钱,那也是杯水车薪的现实。正巧遇到了群众路线教育的机会,关心职工,解决职工的困难,是开展群众性离线教育的根本,办事处党支部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表示出了,希望组织能为小何家里面,尽一点微薄之力,员工自己愿意捐助,那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就在这个大前提下,商量是一个意见,则是,我亲自去小何的家里探望,了解事情,有的放矢的开展救助。

 

想去小何家里探望,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虽然,这些年去农村的次数并不少,但是,都是在周边的农村里,自己知道这里的经济条件与社会环境与那里绝然不同,这些年里总是听小何谈论他自己的家庭,他的家人与亲属的情况,自己除去表示同情意外,感觉小何表述的农村,依然在贫困落后的现状之下,自己一度构想成大西北的样子,不过我听小何讲过,他们一年两次收获,都可以卖一些钱回来,知道肯定比大西北好得多,一直没有这种机会,原本想等我退下来以后,自己去那里深入地了解,也许是天意,带着单位组织的委托,与小何一去了他们的家乡,去探望我一直以来构想的中国农村的景象。

 

想象不到,已经离开家乡三十年的小何,虽然每年都会回去,但是,当我们的车开进了莱芜境内,感觉已经开到了他家乡的附近时,他却不知道走那条路回家,他说的乡镇的名字,在汽车定位导航仪器里也找不到,我在猜想,假若在小诚,告诉他去某一个地方,他会毫不犹豫的找到那里,而自己家乡就在眼前,却发现不知道从那条找到回家的路经,这个细小的情节,足以让我知道家乡离她的距离有多远。虽然他曾经是那么肯定的告诉我,他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这里看看,找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现在知道这是一句无奈的话,他已经离自己的故土很远了。

 

到了小何的村庄,说实话,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并没有像我在大西北想见看到的那些泥土房,但是,再去小何父亲家的时候,见到了他父亲院子里那几间快要倒塌的泥土房,小何告诉我,原准备立秋以后,老父亲拿出点钱进行翻修,谁知道出了这事情,这房子何时翻修遥遥无期了,进门见到了小何的父亲,感觉恢复的还好,小何的大哥陪伴着他,虽然经历了一场大的灾难,但是他父亲感觉并不在意,更多的是感谢组织这么老远来探望,我把单位带来的三千元钱,交到了小何老父亲的手中,希望他安心静养,早日康复,祝他健康长寿。并且把带来的慰问品,一起交给了他的家人,之后告辞。小何的老父亲让儿子们搀着到门口,我提议给他们照张合影,小何的老父亲很高兴的接受了提议,给老人和他的两个儿子照了合影,挥手告别。

 

到小何家里探望,家里面的建筑与摆设,比他老父亲家要好得多,知道这是他这些年里,在外打工挣的心血钱盖的,他的儿子专门从城里赶了回来,小何告诉我,他儿子想在城里请我们吃饭,我跟小何的儿子说,爸爸在城里工作很辛苦,挣的那点血汗钱,实在是不容易,要知道这些,要学会为家里面承担,父亲越来越老,将来还要你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他已经付出了他所有的精力,相互理解吧。

 

小何家人挽留我们吃中午饭,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再回来的路上再次想到了小何,真的小何告老还乡,没有收入,没有体力,他该怎样的生活?在外闯荡一生,最终的结局竟是这样,命运对他真的太不公了。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群众路线教育的实际行动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泥泞的土路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去小何父亲家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父亲家大门外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慰问品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把单位送的慰问品拿给父亲看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将慰问款交到小何父亲的手中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与小何父亲交谈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在小何父亲家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父亲家快要倒塌的旧房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与父亲、大哥在老父亲家大门口合影,“忠厚傳家”四个字是小何父亲亲笔题写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父亲家的危房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柴草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乡间景象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去小何家的路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家院子里堆放着大蒜,准备卖出去。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家里面的客厅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的媳妇看我们来冲茶款待,但不正眼看老何一眼。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的家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我告诉小何的对象,你到城里一起与丈夫找工作,比你在这里挣的多,你应该走出去看一下,看我的年人情就是小何的大公子,现在在一个路桥公司里做事。


走群众路线探访小何家人(下)
小何的媳妇,根本听不进我的劝,认为守着土地是农民的本分,我真的无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