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互助友爱”

(2013-09-18 06:04: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生活

小上学就知道关心和爱护同学,那是老师教的,我真想不起来关心爱护过那个同学,到是自己经常被大同学“关心和爱护”,不要以为他们是帮我背书包,领着我过马路,替我打抱不平,咱从来就没这种待遇,因为上小学不久,自己就被视为不爱学习的“坏孩子”,愿意找事的“贱骨头”,所以那些大同学是帮助我松动筋骨与皮肉,为被我欺负的小同学“报仇”,现在想想那回真的有些犯贱,没事找事,打不过人家,跑不过人家,只好用承受力面对这些,最初用声嘶力竭的哭声吓唬他们,岂不知,正得了比我厉害和高年级同学的意,你不哭,他们没快感,后来经历这些的时候,哭声越来越小,以至于到最后,成为了像“英雄”一样的坚强,到时一声不吭,摆出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现在北京话叫这种人“青皮”,有点无赖的意思),用愤怒的目光凝视着他们,他们还真的有点发怵,他知道这目光里,带有着复仇的火焰,他们也不可能总在一起,一旦遇到了孤身一人,他们知道复仇的厉害,所以,被打的次数和力量,越来越少,越来越轻,居然在大孩子的撮合下,与他们其中的个别人,成为了好朋友。

 

被坏同学敬重,我曾用过很多的笔墨写过这些,在京城大院里的整个小学期间,好孩子与我成为玩伴的不多,有那么一两个,也是在他们家大人不在的时候,愿意在一起皮打皮闹,看着我尽情的发彪,感觉他们很开心,现在知道是他们也想发泄自己内心里的玩的野性,遗憾,让家里面大人,用他们成人的思维方式给扼杀了,他们只好变成了学会装的孩子,在大人不在的时候,回复孩子玩的野性,在大人那里又成为了,乖巧听话的孩子,他们受宠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必然,但是心灵扭曲也是必然,自己则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野孩子。

 

记得隔着我们家三个门洞的一个同学,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虽然头歪着,嘴也有点歪,经常流口水,但脑子很好使,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操他娘,人家小儿麻痹症的同学都比我学习好,现在看来自己那时候真的是脑子残疾,他们家人不让他外出,我经常见到他趴在窗户上,看我们这些不着家的野孩子疯玩,估计他也想找到这种尽情发泄,无忧无虑的感觉,他会时不时,向我招手,让我去他们家里面呆呆,后来发现,他让我去的时间,一定是家里大人不在的时候,我在他家里得到了他最优惠的待遇,他用自己配制的汽水给我喝,虽然,当时自己并不觉得他配制的汽水有多好喝,但是,看到他颤颤巍巍的动作,觉得他真的够意思,现在知道为什么觉得不好喝,因为加糖太少的缘故。

 

有一次我在他家,他给我放留声机听,虽然听不懂,但看看这个玩意就觉得好玩,就在我跟他说说笑笑的时候,听到他们家的门,有开锁的声音,这个同学大惊失色,我不知为何,后来见到他的父亲,他父亲用军人的严厉,挥手让我赶快离开他家,我怯生生的赶紧离开,从那以后,那个歪着头,颤颤悠悠的同学,再也不敢让我去他家里面玩了,现在知道那会咱的恶名,让残疾人的家长都不敢让他们跟我玩,害怕教坏了残疾人,理解,身体已经残疾了,脑子一定不能残疾,好像我就是一粒毒药似的。

 

其实,自己知道我并没有像邻居大人看的那样的坏,不过是不愿意学习,成绩差一点,家里大人长期不在身边,穿的旧一点,脏一点,受关爱的机会少一点,野性多一点,但是,自己觉得对人还是比较热情的,从来不会故意去找那位同学的麻烦,大家的原因多半是替同学打抱不平而引起的,那时候大家共同的坚守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自己记忆力,主动与邻居孩子打仗的还真没有,更多的“战争”是跟大院外面的那些“邻国”进行战争,而且,觉得大小同学同仇敌忾,面对来犯“敌人”,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是一种很值得敬佩的精神,那次与“邻国”战争,忘了叫我,那才是一个懊恼和不愿意,即便是挂彩,也在所不惜。

 

也真见鬼,自己脸上也不只长了一个什么记号,学习不好的同学凭直觉可以感受到,所以不用多说,很快就可以好成一个头,现在知道那时物以类聚,这些“难兄难弟”但凡有什么事情,都不会忘记我,自然好事与坏事都会有我的份,这些人谁有了“闲钱”,保证会请我一起去跟他们潇洒,当然,他们偷鸡摸狗的事情,也一定让我也加入,现在想想自己命好,文革期间到学校里面去偷喇叭,将喇叭后面的磁铁,敲下来成为我们的玩具,屡屡得手,没有任何走麦城的记录,虽然自己也是心惊肉跳,特别是听我周围的同学讲述学校里,被偷的消息,自己心里面只打鼓,害怕那个同学被抓,交代与谁一起干的就惨了,还好,这些同学跟我差不多,宁死不屈,现在知道那是学校不愿意管这些小事情,想管的话,查一下那些同学手里有吸铁石,顺藤摸瓜,一切就真相大白了。

 

自己最初在大院里面,居住的左邻右舍,有不少与我同龄的同学,包括与我同住一个门廊的女同学,她我曾经写过,长得漂亮,学习成绩超好,但是,上小学以后,我觉得这个同学很讨厌,为什么这样去想,两家就在一个门廊里面,家长问学校的情况,根本不用去学校,到邻居那里,或把那个女同学喊到家中,我在学校的表现,就全面了解了,她成为映衬我学习不好的一面镜子,也成为了周末遭罪的一种必然,可想而知,当初是多么的恨她。

 

现在知道互助友爱是关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而小时候的我,表现出来的友爱,并不是我想帮助的那些孩子希望得到的友爱,自然这种友爱,就成为我一错再错的必然,现在知道,其实那不过是自己在犯贱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