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三百一十二)
(2013-10-17 00:11: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职场论道 |
有一天去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个大哥的朋友,好像在某一银行做事,他把车停到我身边,吓了我一跳,他打开车窗,我认出了他,他问我:他认识的那个领导,现在还上班吗?我直言不讳,早就不上班了,去年就离岗待退了,听说,过几天到老干部活动室去看一下,之后就几天呆在家里面,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不去。
大哥的朋友跟我说,刚才遇到了他,问他干什么,他说去上班,还说很忙,朋友问他,接着继续革命?哪位领导煞有介事的样子,感觉依然是领导干部,让我这一说,他恍然大悟,像他这样的干部,是不能问这方面的问题,这是犯了政治路线不坚定的错误,那能拣领导最不喜欢听的问题去问,在他们的感觉里,离开领导岗位,是一件丢人的事请,没有了权力,比丢了魂还难过,忘记了这是一个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的事情。
退下来的官员虚荣心可以理解,但是,让这种虚荣心继续下去,可就是让这些当初的领导往后的日子和心情,就会越来越不舒服的事情了,毕竟更多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已经是无官一身轻,在这般碍于虚荣心,一旦让那些人知道的人,会怎样去想,感觉那位问我情况人的那一脸坏笑,就是在笑话这些虚荣心极强的人。
说实话,在任领导给这些已经没有工作任务的待退干部,找一个“缓冲”的地方,让他们之间逐渐适应真正意义退下来的心理感受,也是无奈之举,前面有这样的先例,不好把心里面的那些话跟他们说,只好用慷公家之慨,来处理这些本不应发生的事情,其实,我知道在任的那些领导心里面如何去想,碍于面子不好说,实际上这些人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负担。
一个没有了任何工作任务的人,一个被解除了所有职务的人,一个成为历史过客的人,在现实社会中,依然感觉自己是一个人物,一个可以对很多事情做出贡献的人,我认为那才是最大的不自量力,不否认他们的敬业精神,但是,当让他们成为一般的工作人员,让现任领导去呼风唤雨,他们在所不辞,那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干部,问题是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下不来,最终他们彻底悟透了自己已经成为了“局外人”,不再需要他们自己认为的能力和经验,他们才会安稳的回到自己应该带的地方。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退下来不愿意回家的那些干部,也是一些没有业余兴趣和爱好的人,他们在位期间,由于他的职位,让底下的一些人,对他们毕恭毕敬,在家里也成为了甩手二掌柜的,家里面的那些人,知道他的现实价值,也不想去这般要求他做更多的家务劳动,为了给他们一个“威严”的面子。
中国的官场,不谋其政,也就没有了呼风唤雨的环境,我经常用“落地凤凰不如鸡”来形容他们,而现实的情况确是如鸟兽散,这是官场的丑恶,其实,他们心里面非常的清除这些,但是这些一旦落到了他们身上,他们的不情愿和愤懑,就足以让他们从心理上有一种失落感,也造成了不愿意承认交权的虚荣心,害怕别人知道他已经是曾经的官员,就是这种虚荣之一。
在我看最大的失落,除去虚荣面子上的事情之外,更多的是失去实惠的懊恼,在位期间的含金量,不说是百分之百,最起码也要有百分之五十,这五十的含金量,就足以让他们生活的“相对富足”,而一旦离开,这些含金量,立马就缩水到几乎看不到的程度,这种物质上的失落,有的时候比政治待遇失落更难受。
想来想去,是官场害了他们,假如自己在位期间,培养一点兴趣与爱好,明白一点官场的必然之路的道理,也不会到真正意义的退下来,表现出来的那种沮丧和虚荣,而有的退下来的干部,就没有他们那样的坏情绪,当然他们调节心理的能力极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实用性早有了心理准备,退下来的时候,找到了替代自己曾经忙碌的新的工作,即便是娱乐,也可以缓解这些本应有,却没有如此强烈的失落感。
都说“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官”,当官一阵子,当百姓一辈子,可是到了关键时候,就忘记了这些,把官当得有滋有味,忘记了自己还会有退下来那天,没有心理准备,真正组织部门找到你谈话,告诉你可以安享晚年了,你才恍然大悟,所谓的职务不过是如云飘散,职位不复存在了,那个你无比眷恋的办公室,自然有新人的领导去帮助你“压阵”,新的继任者,或许比你更有人脉。对于那些没有爱好和兴趣的官员,那些虚荣心极强的官员,退下来的感觉,用一句不好听的话形容:魂不守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