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北的感动与感受(之四)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到化旦尖措孤儿学校,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而运送货物的卡车,预计抵达的时间要到下午五点钟以后,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在整个学校的院子里,除去有一个蓝球场之外,在没有任何的文化娱乐设施,大一点的孩子,正在篮球场上玩的尽兴,感觉到休息日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兴奋,其中有几个孩子的篮球技术还算不错,让我们这些外来人看的有趣。
操场的另一边,一台洗衣机前,大一点的同学正在不停地洗着衣服,而靠墙边上的晒衣绳上,已经挂满了孩子们洗的衣服,听支教老师跟我们说,这些衣服都是爱心人士送来的,从羽绒服,到运动服,各式各样,但是,我们不难发现,那里的孩子依然穿得破破烂烂,特别是那些年龄稍小的孩子,感觉就是缺乏关爱的样子。
在孩子们的住所边上,便是他们的教室,其中一个教室里面,有一台电视机,一个较大的孩子主管着电视节目,围坐在那里的孩子们不算少,见到我们这些陌生的面孔,他们都表现出不好意思的样子,很快的就一个个的走开了,教室里面昏暗,没有开灯,听支教老师告诉我们,这里停电是经常的事情,还好书桌还算是不错。
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根据老师们的要求,将教师里的板凳搬到操场里面,形成一个正方形状,这些排列整齐的椅子,也成为了孩子们跨栏的好玩处,从大孩子到小孩子,蹦来蹦去,感觉是乐趣无穷,跑累了就在板凳上坐着休息,还有一些孩子在锻炼倒立和弯腰的功夫,当初自己不理解这些孩子为什么要都学着弯腰,后来我再拉卜楞寺,看到那些小僧人的练习宗教仪式的舞蹈时,见到了这种功夫的运用,弄了半天弯腰是宗教舞蹈里面的一个基本功夫与动作。
我看到女孩子们在跳皮筋,而她们所拽的皮筋,其实已经没有了弹性,如同聚乙烯绳一样,但一点也不影响她们的自娱自乐,跳的是那样的专心致志,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纯真无邪,似乎你在这时候会有最深刻的感受,但是,面对我们的镜头,他们还是表现出了女孩子特有的羞涩。
让我惊讶的一幕,是一群孩子在为一名支教老师抓头发里面的虱子的景象,孩子们很认真的抓了很长的时间,老师就坐在那里任凭学生们的寻找,看到这里自己感觉浑身发痒,感觉是自己也象着了虱子一样,其实,这是我们所谓接受文明的与之不同,也是民族习俗的不同,我曾经问过那里的老师,是否可以洗澡,他们很爽快地告诉我们,可以洗澡,而现状还是让我感到惊讶。
让我难忘的另一幕,是我们随行团员中的一位,拿出她随身带来的小食品,分发给她身边的那些孩子们,那些孩子在接到分发的食品的时候,都会非常有礼貌的说一声:谢谢,并鞠躬致谢,这是我很久没有见到的场景,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不仅对这些食物的不屑一顾,即便是接受你的馈赠,也不会表现他们的感恩,我想这就是我们所谓城市接受现代文明的孩子的表现,没有感恩的心,如何去回报养育他的这个社会。
运货的大车终于赶到了,这时候学校里突然的热闹起来,孩子们跑到大门口两边,用掌声和欢迎的呼喊声,向运货的大车司机表示欢迎,大货车按照要求停靠好了以后,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忙碌了起来,争先恐后的帮助帮运货物,满满一车物资,很快的就卸了下来,篷布早已被孩子们给叠好,带着满脸汗水和泥水的孩子们,露出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
化旦尖措校长在货物接受以后,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不善言辞的化旦尖措校长,用他特有的手势,双手合十,作揖感谢,表达了他感激之情,接下来是学校里的孩子们,向来自远方客人献上代表着最高礼仪的哈达,接下来的两个小节目,算作是他们展示给远方来宾的教学回报,两个藏族学生用他们响亮而优美的歌声,呈献了他们最美好的祝愿,接下来便是一个小女孩送上的一首优美的歌曲。
仪式结束以后,孩子们主动地列队,到学校的大门口两边,挥动着他们稚嫩的小手,高喊着“一路平安,扎西德勒,欢迎再来”,目送着我们的车辆缓缓离开,孩子们一直在那里,直到我们的车子拐弯,再也看不到了,我跟戴升尧说,此时此刻,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放生的大哭一场,我们做的那样微乎其微,却得到了孩子们如此真诚的表达,觉得自己太卑微,我自己做的太少。
摆放椅子的学生们
学校的大礼堂,这里曾经是粮库。
拿到赠与的食物再三表示谢意
跳皮筋的女孩子们
尽情玩耍
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