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八十三)

(2013-07-11 06:17:39)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论道

离岗待退制度,别人如何认为的我不知道,我是举手,一万个同意,让那些在领导感觉里有能力的人上来,让那些年富力强,有文化,懂管理的年轻人上来,对从事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有力推动,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举措,即便有声音说,这是一种浪费,但是,这种浪费与之物质上的浪费,可以容忍,毕竟这是推陈出新,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泱泱大国,人才济济,不如此强制性的下来,有多少人才被埋没。

 

现在来看,问题不在下不下来,而是每一个下来的人的心态,这种心态会须对自己的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为什么这样去说,例如拿我来说,知道下来这个既定事实,在距离越来越近的关口,自己放慢了工作的脚步,害怕在这样的关口,因“冒进”发生不测,只好让自己刻意慢下来,对一些事情转交给年轻人去做了。

 

在一个自己发现,心里有了准备,心思自然而然的就分心于其他的事情,例如早在三个月以前,自己已经将大量存放在办公室里面的书籍和物品,转移到自己找的地方,用自己心里想法,上级领导找你谈话,当即就可以交出钥匙,毫无牵挂的离开自己的办公室,让继任者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搬进去,履行职责。

 

自己在这之前,想自己退下来的事情多了,特别不情愿去开那些务虚的会议,在去写那些自己认为都没意思的文件和材料,但凡能教给下属去写的东西,自己绝不会去“请缨”,遗憾的是到最后还是落到自己的写字台前,知道自己在这些年里面,没有很好的培养一个“文字工匠”,官样文章可不同于我们日常的想到哪写到哪,它是有格式和“摸版”的。

 

应该说我的这种做法,用同事们的说法,还算作是一个正常范畴之内,而另一些快退下来的人,完全就成为了一件非常难受的事请,因为他知道退下来,意味着权力的丧失,意味着虚荣的精神支柱的垮塌,更有甚者觉得如此的回家,成为了一种耻辱,他们想尽办法可以延长回家的步伐,即便是没有权利,哪怕是组织上给予的一丁点待遇,也绝不错过。

 

现在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我曾经写过,一个已经退下来的朋友,在退下来之前,跟我信誓旦旦的说,自己退下来以后会怎样,会有多大的用处,结果退下来的不长时间 ,再见到他的时候,居然忘记了我们曾经说过的那些话,振振有词的讲到应该享受组织给予的这种待遇,靠,什么待遇,无非就是跟着单位职工吃一顿免费午饭而已,而且还是仰人鼻息,人格在最短的时间里丧失已尽。

 

我一个管人事的朋友,私下里跟我说,他们那里离岗待退的一批人,都不愿意离开单位,组织上没有明确说离岗待退,就要回家,所以他们坚持每天到这里,没有任何事情,看看报纸,侃大山,吃完午饭,在聚到一起打打扑克,下午三点多钟离开,日复一日,在任领导不好说什么,倒是机关的同志们有了议论,最后反映强烈,将这一群“待退”干部组织起来,搬到离办公区远处的地方,用眼不见心不烦的方法处理这些闲人,原来同事们对他们的尊重,就在这占便宜的小事情上丢失,哎,何苦。

 

 

在我身边这样的人和事情也不在少数,自己不好说什么,自己倒是很佩服曾经我的搭档,也佩服我的姐姐,她们的毅然决然,成为了我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觉得对职位的留恋,是一个很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官”的道理已经传了近千年,怎么到关键时候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有人说不愿意离开工作岗位的那些干部,是因为他们没有业余爱好,假如有了业余爱好,或许他们就不会这样,我可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他们还是内心里面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情节,这种情节的外在表现是“不弃不离”,实际上还是官本位的一种变种,还是想在体制内找到自己曾有的那种虚荣的感觉。

 

他们忘记了,组织找你谈话,就是告诉你可以回家安度晚年了,可是你不理解组织的意思,在已经演完的舞台上,自己还呆呆地站在那里,让路过的人看你的笑话,你的迟迟不愿意离开,折射出当官时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觉得有颜面,有权利,满足内心的一种虚荣,别人会用不一样的态度和目光看你,其实,这都是一个人自己得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