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死人的小何
(2013-03-12 00:10: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物素描 |
蛇年春节正月十五过后,小何请假回家,给年迈的老父亲过生日,今年他头一次过春节没回去,要是说他不想家,那才是假话,即便家里面的现状让他有些寒心,但是,中国农民特有的节日传统,还是让他处在犹豫中,最后还是为了省钱,毅然决然的留在单位里面,我们所有的员工因他的坚守,我们都过了一个祥和温馨的春节,七天假期值班任务都交给了他。
小何这次回去三天的时间,我是上班后见到他的,问了他一些情况,他告诉我,这次回去,与老伴一起去县城,看了孩子要买的房子,一个二手房子,二十五万一套,现在全家人东借西凑,交了首付,孩子准备贷款十五万,十年还款期。听到这里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问小何:把自己仅有的那点“私房钱”都拿出来了?小何点头示意。
我问过小何,为什么一定要在城里买房子,家里面前两年给孩子新盖的房子不能住吗?小何同样是不理解的说,这几年农村的年轻人纷纷离开了家乡,在县城里面买房子,找对象,已经成为了一个潮流,在城市里有房子,相对而言找对象比较容易,现在年轻人都赶时髦,都不愿意继续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
我觉得在买房这个问题上,小何是“拉硬屎”,就我知道他家乡里面,现有土地每年收成的情况,累死累活一年下来,挣不到三万块钱,留下来年的种子、化肥的钱,自己可支配的款项也就二万元钱,抛去日常开销,估计最多剩一万五千元,而小何的孩子在县城工作,每月工资二千多一点,现在年轻人成为了月光族,不管家里人要,就不错了。今年春节前夕,小何的大公子电话告诉小何,春节家里面什么过节的食品都没有,小何没办法,到商场里买了一些食物寄回老家。
小何在这里工作,月薪一千八百元,自己每个月节省着用需要三百元,因为他兼做早饭,在吃的方面可以省一些,小何的穿戴基本上都是同事倒下来的过时的衣物,可以说没有任何花销,这样每个月可以攒一千五百元钱,一年下来也就是一万八千元,这些钱还不包括意外情况,去年小何感冒发生,去医院打针吃药,花去了将近两千元钱。
最关键问题,交了买房子的首付款以后,全家已经是身无分文,我一再让小何留一点保命钱,也被他无私的全部付出,下一步面临的问题远超出了小何的想象,据小何说,房子是一个二手房,房子在县城的位置,以及房子本身的结构,他孩子都不满意,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改造装修,这些钱从哪里来?
有了房子,就要有相对应的家具和相关所需用品,这些钱从哪来?等在城里扎根下来,“筑巢引凤”有了结果,结婚的钱,订婚的钱又从何出去找?而这些问题还是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用理想的方法来测算,就面临着如此之大“缺口”,假如小何儿子找一个没有工作的对象,那就更加的悲催了。
小何今年五十五岁,他媳妇是五十六岁,已经都即将进入老年行列,他们既没有生活保障,也没有医疗保障,那一天身体跟不上了,挣不到这些钱以后,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不言而喻,我看着脸上依然笑眯眯的小何,坦诚地跟他说,你不觉得发愁,我都替你发愁,你这是为什么?
要说小何的孩子算是一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学毕业以后,也曾经胸有大志的想干一番事业,但是,这个社会不是所有想干事的人都可以干事,眼高手低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在一个国企里面做事,县城里面的情况就是如此,混日子的代价就是平淡,就他的家境,可以用清贫来形容,而他本应该为自己家庭现有的情况清楚的前提下,帮助家里面改变现实,而这个年轻人却没有从家庭的实际出发,用虚荣代替了现实,从一定要买房子的这件事情上,我就感觉出这个年轻人的自私。
虽然小何对孩子买房子的事情,从来没有说过不好的意思,也理解小何急于让孩子成家的美好想法,问题是在没有这种经济实力的前提下,硬撑着去办这件事情,我认为就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假如小何的孩子,不买这个认为他有“颜面”的房子(实际上他并不满意,他理想中的是新盖在市中心的好房子),在家乡里面自己的大瓦房里面“招凤”,全家人所面临的情景就决然不一样了。
听小何跟我讲,十五万贷款,十年还款后,要多交将近十万元的利息钱,根据小何目前家境情况来看,除去小何可以攒出来的款项,他老伴攒出来的款项,三万元左右,十年间他们将自己所有的节省下来的钱都用于还款,十年以后将贷款钱都还完了,他们已经是快七十的人了,手头里依然分文没有,他们的晚年如何度过?这还不包括孩子买房子的装修钱,找对象的订婚和结婚所需要的款项,愁死人。